海歸求職回復率還不如國內畢業生?開什么玩笑!
2023-09-29 13:26: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選擇留學,那其中海歸求職回復率還不如國內畢業生?開什么玩笑!?本文則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整理了資料,接下來咱們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萬萬沒想到,這都9102年了,竟然還有人對出國留學抱著“家里有礦”或是“花錢鍍金”的神仙印象,心疼地抱住不是趕due就是刷paper的留學生。
究竟從何時開始海歸變得“不那么吃香”了?受阻原因有哪些?就業現狀又如何?
海歸求職頻遇冷
多方“阻力”需謹慎對待
雖然近幾年國內加大海外人才引進,形成了極大的“拉力”,但海歸在找工作時還是出現了諸多“阻力”。
“僧多粥少”已成定局
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有高校畢業生820萬人,再創新高,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刷新紀錄,每一年都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是面對龐大的用人企業和蓬勃的數字革命,高學歷的年輕人正變得稀缺。
報告顯示,中國高學歷的年輕人才中,海外留學生的占比已近半數。碩士學歷幾乎是留學生的標配。78%的雇主對海外留學生的學歷要求為碩士,比2017年的調查結果增加了15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前程無憂
《2018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
信息不對等
留學生們生活在國外,社會關系、朋友圈大多也分布在國外,這會導致他們與國內的社會、人脈脫節,最終很難獲取有用的信息。
根據《報告》調研顯示,“不了解國內就業形勢”、“錯過秋招”、“缺少內推資源”是目前阻礙海歸求職的三大主要因素。
▲資料來源:PreTalent
《2018應屆海歸求職力研究報告》
這就很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國內的學生們開始筆試了,海歸們還在寫論文;國內的學生們面試結束了,海歸們還沒有領到畢業證……
自我認識不足
海歸們都對自己出國學習的這段經歷充滿著自信,他們認為自身在“外語水平”、“國際化思維”、“執行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擁有著極大的優勢。
國外的求學經驗開拓了他們的視野,有著本土和國際的雙重文化背景,更容易被國內的公司所需要。
但是當下雇主們已經逐漸從“海歸=精英”的思想中脫離出來,招聘時更趨于理性,雖然對海歸們的適應能力、專業技能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但是在執行力、研究分析能力等方面雇主們普遍認為海歸并不具有優勢。
很多雇主都表示了海歸在國內面臨求職壓力主要原因就是自我認識不足,自我定位過高和對薪資待遇要求過高。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期望與低現實之間的落差很容易使得一些海歸們無所適從,進而自暴自棄,“一瓶不滿,半瓶晃”,從而導致HR和海歸們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日前,教育部曾發布2018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其中,畢業回國人員總數達51.94萬人,占比78%。是什么吸引留學生回國呢?
企業和政府扶持
歸國吸引力大
雖然海歸就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是,從企業的需求以及國家政策等方面來看,歸國就業不失為留學生們的最佳選擇。
企業青睞留學生
《2018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顯示,金融、高科技、教育、傳媒以及機械制造對海歸有著極大的需求。
▲資料來源:前程無憂
《2018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
其中有18%的海歸集中就業于金融行業,另外有9.3%的海歸就業于IT/通信/電子/互聯網等高科技行業。
優秀的外語能力、溝通能力、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成為了海歸們的核心競爭力。
優秀留學生的知識、眼界和學習能力不僅滿足企業在不同地域市場的人才需求,也是雇主保持和擴大技術和管理優勢的一項策略。所以很多雇主在選擇雇員的時候更傾向于留學生。
國內政策利好
我國政府針對歸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出臺了相當優惠的政策,比如:畢業回國一年內申請購車享受減免稅的優惠;針對留學生落戶,北上廣深紛紛出臺了自己的政策;國家對做科研的留學生給予了評職稱、高額科研經費等優惠。
除此之外,國家給歸國創業的留學生給予了最高十萬元的免費補助,在公司創立初期提供免費辦公室,幫忙報銷公司署理費等。
在這些大背景之下,海歸的平均起薪要比國內的平均起薪高出30%-60%。檸檬精們還想繼續高呼“留學無用論”嗎?
那么為了防止“海歸”變“海帶”,留學生應當做些什么?
留學生應該做什么
才能海歸不海帶?
保持與國內的信息交流
如果有回國工作的打算,就要不斷關注各方校招的信息,多參加一些企業的海外宣講,趁早了解國內的招聘情況。
如果是去國外讀研,更要盡早規劃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爭取做到專業對口,還要抓住大學四年在國內積累的人脈,及時溝通,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海外留學生確實存在著不可否認的自身優勢,當下很多互聯網企業都需要海歸的海外經驗和對中外互聯網的熟悉度。
在擁有這些優勢的同時,留學生在國外時要努力補齊自身短板,多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和公司實習,豐富自己的履歷、提升自己在職場上的能力。
回國之后還要從國外的環境中脫離出來,重新快速適應國內的環境,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調整心態
正視國內的“就業難”、“留學生就業難”的就業情況,正視國內外工作環境、薪資差別產生的落差。
同時,對自身要有一個理性定位,要有一顆平常心,不因為自己在國外待了幾年就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強,避免因“眼高手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導致對就業的排斥。
強調在最后!千萬不要在留學階段浪費寶貴的青春,要珍惜海外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驗,朝著既定方向努力,哪里都是你展示的舞臺!
以上就是“海歸求職回復率還不如國內畢業生?開什么玩笑!”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到考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留學頻道,為您提供更多精彩內容。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