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慶師范大學專升本化學工程與工藝考試大綱
2025-07-0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官方通報2025年安慶師范大學專升本《化工概論》考試大綱參考24年考試大綱,本站專升本欄目備考安徽專升本的大二大三學子整理了24年考試大綱,內容包含了考試范圍與內容、考試目標與水平層次和考試內容等信息,更多詳細內容見下。

一、考試范圍與內容
本綱要規定的考試范圍和內容,以教育部所頒布的《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為依據,主要內容包括:現代化工各領域有關化學工程與技術的基
礎知識、典型工藝與生產過程以及近年來發展的新動向、新技術、新趨勢等, 總分為 150 分。考試側重考查考生對化學工程與技術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時注意考查考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參考教材如下:
1. 張娜,王強,時維振主編《現代化工導論》, 中國石化出版社,2013 年。
二、考試目標與水平層次
本綱要確定的考試目標由知識與技能要點、考試條目和考試水平三部分組成。“知識與技能要點”考查考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試條目”是“知識與技能要點”內容的細化;考試水平是具體確定所考查的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的考查層次。
本綱要的考試水平分為四個層次:A(識記)、B(理解)、C(掌握)、D(綜合運用)。每一較高層次同時包含其較低層次的考試水平。其具體含義為:
A(識記):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識別和記憶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確地辨別、再認或再現相應的基礎知識,如要求學生能從題目所提供的材料中識別出學過的知識(再認)或者能按題目要求復述學過的知識(再現)。即在記憶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學習成果。例如:“石油煉制”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除“識記”的要求外,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與其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化學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有哪些?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初步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所學過的知識及方法解決新情況下出現的簡單問
題。例如:煤氣化的原理及工藝。
D(綜合運用):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在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具有系統的、靈活的、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石油煉制過程工藝等。
三、考試內容
一、緒論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化工的內涵 | 1.化工的定義2.化工的特點 | √ | √ | ||
| 化工的分類 | 1.化工的分類 | √ | |||
| 化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 1.化工與農業2.化工與醫藥3.化工與能源4.化工與國防5.化工與人類生活 | √√√√ | √ | ||
| 化工的發展趨勢 | 1.化工的發展趨勢 | √ | |||
| 化工基礎知識 | 1.化工生產的基本概念2.化工單元過程與化工單元操作 3.工藝程序結構 | √√√ | |||
二、天然氣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天然氣資源 | 1.天然氣資源 | √ | |||
| 天然氣的組成與 分類 | 1.天然氣的組成2.天然氣的分類 | √√ | |||
| 天然氣的化工利 用 | 1.天然氣的化工利用 | √ | |||
| 天然氣的處理與 | 1.天然氣處理與加工的涵義 | √ | |||
| 加工 | 2.天然氣加工的主要產品 | √ | |||
| 天然氣化工產品 的制備 | 1.天然氣轉化制合成氣 | √ | |||
| 2.天然氣轉化合成甲醇 | √ | ||||
| 3.天然氣制乙炔 | √ | ||||
| 4.天然氣制炭黑 | √ | ||||
| 5.天然氣的氯化加工 | √ | ||||
| 6.天然氣硝化制硝基甲烷 | √ | ||||
| 7.天然氣合成氫氰酸 | √ | ||||
| 8.天然氣制二硫化碳 | √ |
三、煤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煤化工的原料及其范圍 | 1.煤化工的原料--煤2.煤化工的范圍 | √√ | |||
| 煤化工的發展 | 1.煤化工的發展 | √ | |||
| 煉焦 | 1.煤的成焦過程機理2.配煤的目的和意義3.煉焦化學工業產品4.煉焦產品的回收與加工 | √√ | √√ | ||
| 煤的氣化 | 1.煤氣化原理2.煤氣化工藝3.煤氣化技術的應用 | √√√ | |||
| 煤的直接液化 | 1.煤的直接液化反應機理2.煤的直接液化工藝3.典型的煤直接液化工藝 | √√ | √ | ||
| 煤的間接液化 | 1.煤的間接液化技術2.FT 合成反應3.煤的間接液化工藝4.典型的間接液化工藝 | √ | √√ | √ | |
四、碳一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碳一化工的定義及特點 | 1.碳一化工的定義2.碳一化工的特點 | √√ | |||
| 碳一化工發展的推動力 | 1.能源結構的調整2.環保的要求3.科技的進步 | √√√ | |||
| 碳一化工發展的熱點 | 1.合成氣的生產技術2.合成氣路線合成液體燃料3.合成氣路線合成基礎有機化學品4.天然氣(甲烷)直接合成基礎有機化學品 | √√ | √√ | ||
| 典型碳一化工產 品的生產 | 1.二甲醚2.碳酸二甲酯3.甲醛4.醋酸 | √√ | √√ | ||
五、石油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石油化工概論 | 1.石油化工概論 | √ | |||
| 石油 | 1.原油的一般性質2.原油的元素組成3.原油的餾分組成4.原油的烴類組成5.石油中的非烴化合物6.原油的分類 | √ | √√√ | √√ | |
| 石油煉制 | 1.原油的預處理2.原油的蒸餾3.催化裂化 | √ | √√ | ||
| 4.催化重整5.加氫精制和加氫裂化 | √√ | ||||
| 石油烴類熱裂解 | 1.熱裂解的原料2.熱裂解的反應原理3.熱裂解工藝4.裂解產物的急冷操作5.裂解氣分離 | √ | √ | √√ | √ |
| 芳烴的生產 | 1.芳烴的來源2.芳烴的轉化3.芳烴聯合加工流程 | √√√ | |||
| 石油化工產品 | 1.乙烯系列產品及用途2.丙烯系列產品及用途3.碳四烴系列產品及用途4.芳烴系列產品及用途 | √√√√ | |||
| 典型石油化工產 品的生產工藝 | 1.環氧乙烷、乙二醇2.氯乙烯3.丙烯腈4.丙酮、苯酚5.順酐6.環己烷7.對苯二甲酸及二甲酯8.雙酚A | √√√√ | √√ | √√ |
六、高分子科學與高分子合成材料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高分子科學的發 | 1.高分子的定義 | √ | |||
| 展 | 2.高分子科學的發展 | √ | |||
| 高分子的組成、 | 1.高分子的基本組成 | √ | |||
| 性質及分類 | 2.高分子的基本性質 | √ | |||
| 3.高分子的分類 | √ | ||||
| 高分子合成工藝 | 1.高分子合成方法2.高分子合成工藝 | √ | √ | ||
| 通用高分子材料 | 1.塑料2.橡膠3.纖維 | √ | √√ | ||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1.離子交換高分子材料與吸附性高分子材料2.高吸水性樹脂3.螯合樹脂及配位高分子4.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5.導電性高分子材料6.感光性高分子7.醫用高分子8.智能高分子材料 | √√√√√√√ | √ |
七、精細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精細化工的形成與發展 | 1.精細化工和精細化學品的定義2.精細化工的形成與發展 | √ | √ | ||
| 精細化工的特點 | 1.小批量、多品種、復配型多2.間歇生產裝置3.高技術密集度 4.經濟效益高 | √√√√ | |||
| 精細化工產品的分類 | 1.精細化工產品的分類 | √ | |||
| 典型的精細化工 產品 | 1.涂料2.膠黏劑3.香料及香精4.化妝品 | √√ | √√ | ||
八、生物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生物化工的特點 | 1.生物化工的特點 | √ | |||
| 生物技術的應用領域 | 1.醫藥領域2.農業領域3.精細化工領域4.石油化工領域 | √√√ | √ | ||
| 生物技術的發展趨勢 | 1.生物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2.生物化工的主要發展趨勢 | √√ | |||
| 生物催化劑--酶 | 1.酶及酶催化2.酶制劑的發展3.典型的酶制劑 4.酶的應用 | √ | √√√ | ||
| 生物加工工程 | 1.生物反應器2.生物產品的分離提純 | √ | √ | ||
| 典型生物化工產 品的生產技術 | 1.蘋果酸2.反丁烯二酸3.谷胱甘肽4.發酵法甘油5.L-賴氨酸 | √√√√√ | |||
九、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工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綠色化學的產生 | 1.綠色化學的產生 | √ | |||
| 與發展 | 2.綠色化學的發展 | √ | |||
| 綠色化學的研究 | 1.綠色化學的定義 | √ | |||
| 內容及特點 | 2.綠色化學的研究內容 | √ | |||
| 3.綠色化學的特點 | √ | ||||
| 綠色化工 | 1.綠色化學的“十二原則”2.綠色化工技術的特點3.綠色化工工藝 | √√ | √ | ||
| 典型的綠色化工 產品 | 1.綠色催化劑--分子篩催化劑2.綠色無機化工產品--綠色環保焊膏3.綠色精細化學品--綠色燃料添加劑 4.綠色生物化工產品--綠色生物制藥 | √√√ | √ |
十、化學工業面臨的挑戰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化工污染 | 1.化工污染的發展2.化工污染的來源3.化工污染的特點 | √ | √√ | ||
| 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 1.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2.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 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4.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5.我國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 √ | √√√√ | ||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核形式
(1)采用閉卷筆答方式。(2)考試時間為90 分鐘。2.試卷結構
(1)按考試水平分
| 考試水平 | A | B | C | D |
| 百分比 | 20% | 30% | 30% | 20% |
(2)按考試題型分
| 題型 | 選擇題 | 填空題 | 名詞解釋 | 簡答題 | 實踐應用題 |
| 百分比 | 20% | 15% | 15% | 30% | 20% |
科目2《大學化學》考試綱要
一、考試范圍與內容
本綱要規定的考試范圍和內容,以教育部所頒布的《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為依據,主要包括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三個部分,總分為150 分。考試側重考查考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注意考查考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參考教材如下:
1. 鐘國清,蔡自由主編《大學基礎化學》(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9年。
二、考試目標與水平層次
本綱要確定的考試目標由知識與技能要點、考試條目和考試水平三部分組成。“知識與技能要點”考查考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試條目”是“知識與技能要點”內容的細化;考試水平是具體確定所考查的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的考查層次。
本綱要的考試水平分為四個層次:A(識記)、B(理解)、C(掌握)、D(綜合運用)。每一較高層次同時包含其較低層次的考試水平。其具體含義為:
A(識記):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識別和記憶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確地辨別、再認或再現相應的基礎知識,如要求學生能從題目所提供的材料中識別出學過的知識(再認)或者能按題目要求復述學過的知識(再現)。即在記憶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學習成果。例如:“氧化數”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除“識記”的要求外,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與其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水分子中化學鍵的種類。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初步運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所學過的知識及方法解決新情況下出現的簡單問題。例如:酸性條件下,高錳酸根氧化草酸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D(綜合運用):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在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具有系統的、靈活的、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計算醋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大小。
三、考試內容
一、物質結構基礎知識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 | 1.原子的組成2.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特性3.四個量子數的取值及物理意義 | √ | √√ | ||
|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則和方法2.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系的關系 | √√ | |||
| 元素基本性質的周期性 | 1.原子半徑2.電離能3.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規律 | √ | √ | √ | |
| 化學鍵 | 1.離子鍵的特征及本質2.共價鍵的鍵型:σ 鍵、π 鍵和配位鍵3.共價鍵的特點 | √ | √√ | ||
| 雜化軌道理論與分子空間構型 | 1.sp 雜化、sp2 雜化、sp3 雜化的分子構型2.等性雜化與不等性雜化3.雜化軌道理論解釋分子空間構型 | √√ | √ | ||
二、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化學反應速率 | 1.平均速率與瞬時速率2.碰撞理論與過渡態理論3. 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分別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 √√ | √ | ||
| 化學平衡 | 1.實驗平衡常數與標準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及意義2.平衡常數與平衡轉化率的計算3.濃度、壓力和溫度分別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 √ | √√ |
三、化學分析概論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誤差與數據處理 | 1.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準確度與誤差2.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3.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 √ | √√ | ||
| 滴定分析法 | 1.滴定分析的基本方法2.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 √ | √ | ||
四、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弱電解質的解離 平衡 | 1.弱電解質解離常數表達式2.解離度的意義3.稀釋定律 | √ | √ | √ | |
| 酸堿質子理論 | 1.酸堿的定義2.共軛酸堿對的判斷 | √ | √ | ||
| 酸堿溶液pH 的計算 | 1.一元弱酸、弱堿中的氫離子濃度的計算公式2.一般式與最簡式及其判定條件 | √√ | |||
| 同離子效應與緩沖溶液 | 1.同離子效應的定義及判斷2.緩沖溶液的緩沖原理及其pH 值的計算3.緩沖溶液的選擇和配置原則 | √√ | √ | ||
| 酸堿滴定法 | 1.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劑的變色原理與變色范圍2.酸堿滴定的基本原理3.酸堿指示劑的合理選擇。 | √ | √ | √ | |
五、沉淀平衡與沉淀滴定法
| 知識與技能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要點 | A | B | C | D | |
| 溶度積原理及應用 | 1.溶度積的概念2.溶度積與溶解度的換算3.溶度積規則及其應用 | √ | √ | √ | |
| 沉淀滴定法 | 1. 銀量法終點的確定及其應用 | √ |
六、氧化還原平衡與氧化還原滴定法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氧化還原反應 | 1.氧化數的概念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3.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 √√ | √ | ||
| 電極電勢及其應用 | 1.原電池的概念2.電極反應與電池反應3.電極電勢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4.能斯特方程的使用5.電極電勢的應用 | √ | √√ | √√ | |
| 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法 | 1.氧化還原滴定法的特點2.氧化還原滴定中所用的指示劑類型 3.高錳酸鉀滴定法與碘量法 | √ | √√ | ||
七、配位平衡與配位滴定法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配合物及其應用 | 1.配合物的定義、組成2.常見配合物的命名 | √√ | |||
| 配離子的配位解離平衡 | 1.配合物穩定常數的意義2.影響配位平衡的因素 | √ | √ | ||
| 配位滴定法 | 1.EDTA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 | √ | √ | ||
八、吸光光度法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 1.吸光光度法的特點2.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3.朗伯-比爾定律4.顯色反應及影響因素 | √ | √√ | √ | |
| 光度分析法及其儀器 | 1.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2.吸光光度法測量條件的選擇3.了解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 | √√ | √ | ||
九、電勢分析法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電勢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1.基本原理即能斯特方程2.參比電極,指示電極 | √ | √ | ||
| 電勢分析法的應用 | 1.直接電勢法2.電勢滴定法3.原理及終點的判定 | √√ | √ | ||
十、脂肪烴、芳香烴和鹵代烴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烷烴 | 1.烷烴的同系物和同分異構2.烷烴的命名3.烷烴的性質 | √√ | √ | ||
| 烯烴、炔烴和二烯烴 | 1.烯烴、炔烴和二烯烴的結構2.烯烴、炔烴和二烯烴的化學性質 | √ | √ | ||
| 芳香烴 | 1.芳香烴的分類與命名2.苯的結構3.苯環上的親電取代反應定位規則4.苯及其一取代同系物的化學性質 | √ | √ | √ | √ |
| 鹵代烴 | 1.鹵代烴的分類、命名和性質2.不同類型鹵代烴鹵原子的活性差異 3.鹵代烴的親核反應歷程 | √ | √ | √ |
十一、醇、酚和醚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醇 | 1.醇的分類和命名2.醇的結構3.物理性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如甲醇、乙醇4.醇的主要化學性質,如酯化反應、氧化反應等 | √ | √√ | √ | |
| 酚 | 1.酚的分類和命名2.酚的主要化學性質,如酸性、顯色反應等3.重要化合物,如苯酚,甲苯酚 | √ | √ | √ | |
| 醚 | 1.醚的分類和命名2.重要醚的結構及理化性質,如乙醚等 | √ | √ | ||
十二、醛和酮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醛 | 1.重要醛的結構及物理性質,如甲醛、苯甲醛等2.醛的化學性質,如加成、氧化、還原反應等 | √ | √ | ||
| 酮 | 1.重要酮的結構及理化性質,如丙酮等 | √ | |||
十三、羧酸及其衍生物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羧酸 | 1.羧酸的分類和命名2.重要羧酸的結構及物理性質,如甲酸、乙酸等3.羧酸結構對其性質的影響 | √ | √ | √ | |
| 羧酸衍生物 | 1.重要羧酸衍生物的結構,如乙酸酐、DMF等2.重要羧酸衍生物的化學性質,如乙酸酐 | √ | √ | ||
十四、含氮和含磷有機化合物
| 知識與技能要點 | 考試條目 | 考試水平 | |||
| A | B | C | D | ||
| 胺 | 1.胺的分類和命名2.重要胺的理化性質,如苯胺的烷基化反應等 | √ | √ | ||
| 含磷有機化合物 | 1.含磷有機物的結構2.有機磷農藥的應用 | √ | √ | ||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核形式
(1)采用閉卷筆答方式。(2)考試時間為90 分鐘。2.試卷結構
(1)按考試水平分
| 考試水平 | A | B | C | D |
| 百分比 | 30% | 30% | 20% | 20% |
(2)按考試題型分
| 題型 | 選擇題 | 填空題 | 簡答題 | 計算題 |
| 百分比 | 40% | 20% | 20% | 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