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醫古文(一)2022年復習資料合集
2025-10-1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想參加自考的考生,只要符合條件就能報名,想順利通過2023年的考試,多做真題和復習資料是關鍵。本文專門整理了2022年醫古文(一)的復習資料,幫助大家更有針對性地備考。

課程定位與核心目標
醫古文是中藥學專業的基礎課,也是全國自考的必考科目。這門課的核心目標就是幫大家掌握讀懂古籍的能力。考試重點會放在古籍閱讀理解上,尤其要關注古代醫藥文獻的解析技巧。
課程內容與學習要點
課程分為兩大部分:文選和基礎知識。文選精選了40篇與醫藥相關的古文,通過學習能積累常用詞匯、語言規律和修辭手法,比如“晉侯”“大厲”這類常見詞的含義,以及“主是謂”“是以”等特殊語序的翻譯方法。基礎知識部分則系統講解古漢語的語法結構、文化常識,比如通假字、古今字、詞類活用等知識點,幫助考生建立完整的古文理解框架。
復習重點與實用技巧
備考時要特別注意:
1. 詞匯積累:重點掌握實詞、虛詞、成語典故的常見義項,比如“少時”“奇之”“謹遇”等詞語的多義性。
2. 古文解析:熟悉“今譯”部分的翻譯邏輯,例如“公疾病,求醫于秦”要理解為“晉侯生病,派人到秦國請醫生”。
3. 實戰訓練:通過《扁鵲傳》《華佗傳》等文選,練習拆解古文結構,比如“何怪”“以……為”等特殊句式。
考試準備建議
建議考生結合真題反復練習,尤其是文選中的“詞語”欄目,如《秦醫緩和》里的“二豎子”“膏肓”等專業術語,以及《華佗傳》中“熊頸鴟顧”等描述性詞匯。同時關注“語序”部分的規律,比如“主是謂”對應現代漢語的“這是說”,“是以”相當于“因此”。
結語
醫古文考試看似門檻高,但只要掌握方法就能突破。建議每天花30分鐘精讀1-2篇文選,配合工具書查證生僻字,逐步建立古文語感。堅持積累,就能在考試中游刃有余。
熱門推薦:
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