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84 學校體育學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120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00484 學校體育學 南京師范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學校體育學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段)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其任務是培養應考者系統地學習有關學校體育的基本知識,了解學校體育的產生與發展、地位與作用,掌握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的意義特點以及體育課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范、學校課余體育開展的方法。熟練掌握學校體育管理與開發各種知識。使學生掌握組織與實施學校體育的教學、鍛煉、訓練、管理等各項工作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為學校體育培養高素質的體育教師人才。(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教材內容共分為五章。在對學校體育產生與發展、特殊地位與作用等進行簡要介紹基礎上,重點介紹了與學校體育密切相關的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學校課余體育、學校體育的管理與資源開發的內容,以及理解認識學校衛生工作與學生健康教育中的學校體育工作與學校衛生工作的結合,體育、健康教育與學校健康相互促進的意義。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要求應考者對學校體育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1.使學生了解學校體育在國民教育和國民體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正確理解學校體育的特殊地位與作用,提高學生對學校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忠誠黨和人民的體育事業。2.學習并掌握開展學校體育課教學、課余體育訓練、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實際操作的方法。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開展學校各項體育工作的能力,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學習本課程之前應具備體育概論基礎知識,學校體育學是體育科學與教育科學交叉的,以現代教學論為一般理論基礎的一門新興學科。本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程,為今后開展體育教學,課余體育活動,課余運動訓練奠定良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它與體育概論、運動生理、運動訓練、運動生化、運動心理等相關課程可起到滲透、參考、互補的作用。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第一章 學校體育概論(一)課程內容本章簡要而全面地了介紹學校體育的產生與發展、特殊地位與作用。(二)學習要求了解學校體育的產生與發展、特殊地位與作用,從而認識實用學校體育學這門課程的基本概貌。(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學校體育的產生與發展;2、掌握:學校體育的特殊地位;體育是良好行為和道德培養的最佳教材;3、熟練掌握:現代學校體育發展的主要特征、學校體育的作用。第二章 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學校體育課程的意義與特點、學校體育課程的管理、體育課教學的基本要求和規范等內容。(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深刻理解學校體育課程的意義并掌握學校體育課程與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掌握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管理的多種模式、體育教學大綱的管理與經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管理與經驗、體育課程設計與管理的基本矛盾與策略、以及體育課目標設定、內容選擇、過程設計、教學方法、技能習得、鍛煉身體、滲透教育、歡樂體驗、安全保障的的基本要求和規范。(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體育課程的含義、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的成立、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的意義、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學校體育課程的特點、認識中國體育課面臨生存挑戰;2、掌握: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管理的多種模式、體育教學大綱的管理與經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管理與經驗;3、熟練掌握:我國體育課程與教學在新中國成立60年取得的成績、體育課程設計與管理的基本矛盾與策略、體育課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選用、技能習得的基本要求和規范。第三章 學校課余體育(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學校課余體育概述、課間操、班級體育活動、學校運動會、校內運動競賽、學校運動訓練等實際的學校體育內容,及其開展的方法、設計實施、形式內容等。(二)學習要求理解并掌握學校課余體育的意義、形態及其特點、目標與成功標志、以及課間操、班級體育活動、學校運動會、校內運動競賽、學校運動訓練等內容開展的方法。(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學校課余體育的意義、課余體育的含義、課余體育的目標與成功標志、特色課間操的案例、學校運動會的優秀范例;2、掌握:學校課余體育的形態及其特點、課間操的設計、體育教師對班級體育活動的指導、學校運動競賽的特點;3、熟練掌握:學校運動會的設計、學校運動競賽的設計、學校運動訓練的基本原則。第四章 學校體育的管理與資源開發(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學校體育管理與經營的概說、學校體育校內與校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校內與校外學校體育場地資源的管理與經營、校內與校外學校體育信息資源的管理與經營、校內與校外學校體育器材資源的管理與經營。(二)學習要求掌握學校體育管理與經營的含義與內容、學校體育管理制度、學校體育管理組織、學校體育管理方略與方法、掌握體育教師的基本職責。了解校內與校外學校體育場地資源的管理與經營、校內與校外學校體育信息資源的管理與經營、校內與校外學校體育器材資源的管理與經營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學校體育管理與經營的含義;2、掌握:學校體育管理制度的分類,體育教研組管理形式與內容、學校體育管理方略;3、熟練掌握:學校體育管理的方法、體育教師的基本職責。第五章 學校衛生工作與學生健康教育(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學校體育工作與學校衛生工作結合中的學校體育工作與學校衛生工作的聯點以及相互促進;體育、健康教育與學校健康促進等內容。(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學校體育工作與學校衛生工作關系以及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與學校健康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認識到體育教師與校醫的共同責任。(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學校體育工作與學校衛生工作的聯點;2、掌握:學校體育工作與學校衛生工作的相互促進;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林歸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步驟等。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實用學校體育學》,毛振明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問答題(包括論述題)等類型。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