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綱1139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01965 食品標準與法規 江南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是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是從事食品生產、營銷和貯存以及食品資源開發與利用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也是食品工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與法治管理的科學,是食品科學與質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門新學科。本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食品法規、標準,認證等的基本概念,熟悉法規、標準與市場經濟和食品安全體系的關系,了解并熟悉我國和發達國家的食品法律法規體系,標準,并逐漸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食品違標違法事件的基本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及工作實踐打下寬厚的基礎。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選用“十一五” 國家級規劃教材(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吳曉彤、王爾茂編,科學出版社,2010年),全書分九章,教材篇幅適中,通過學習考生應掌握以下的內容。1. 了解食品法律法規的基礎知識,掌握食品法律法規的概念。2. 掌握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主要內容及應用。3. 了解國際和發達國家食品法律法規,能夠借鑒國外先進的法規體系來改進我國的法規體系。4. 掌握標準和標準化的概念、分類、標準的結構、制定、編寫和實施。5. 了解我國的相關食品標準,熟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保健食品的標準,掌握食品安全生產控制標準。6. 了解主要發達國家有關食品標準,掌握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和方法,掌握ISO22000和ISO9000及HACCP的聯系與區別,了解國際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7. 了解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內容和適用范圍,掌握質量安全的認證程序,了解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辦理程序。8. 掌握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認證的過程和原則,有機農業生產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保護產品的申報。9. 了解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和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的內容,掌握HACCP體系,學會實際生產中應用HACCP 體系。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先修課程有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食品衛生學、食品工藝學
(四)說明
大綱中打有“*”號的部分學生可以自行掌握。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食品法律法規的基礎知識
(一)課程內容
1.了解法律法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食品法律法規的概念、適用范圍、食品行政執法與監督。2.了解我國的立法過程和食品法律法規的體系和淵源。
(二)學習要求
1 法的基本概念(1)法、法律、法規的基本概念 (2)法律的基本特征2 我國的立法體系(1)立法的概念 (2)立法主體(3)立法過程3 我國法律法規的體系和淵源(1)法律規范、法律體系 (2)法律淵源4 我國食品法律法規(1)食品法律法規的概念 (2)食品法律法規淵源(3)食品法律法規的適用范圍、實施 (4)食品行政執法與監督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 基本概念:法律、法規、立法、食品法律法規、2. 法律的基本特征3. 立法的過程4. 食品法律法規的適用范圍、(重點是食品法律法規的概念、適用范圍、法律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
(一)課程內容
1.了解我國食品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及其結構;明確法律法規對食品生產的要求。2.掌握食品法律法規的應用
(二)學習要求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1)制定和實施食品安全法的意義 (2)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3)進出口食品的監督管理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1)立法目的 (2)適用范圍(3)生產者、銷售者的法定產品質量義務 (4)產品質量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1)立法目的 (2)主要內容4*. 我國與食品相關的法律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生產者、銷售者的法定產品質量義務。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主要內容。(重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生產者、銷售者的法定產品質量義務,應用食品法律法規分析和處理食品違法事件)
第三章國際和發達國家食品法律法規
(一)課程內容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國際食品法律法規的基本概況及其實質性要求;掌握有關發達國家食品法律法規體系,如美國、日本等,并能夠借鑒國外先進的法規體系來改進我國的法規體系;以應對加入WTO的挑戰和機遇。
(二)學習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內容:1. 了解WTO/TBT協定和WTO/SPS協議主要內容2. 了解國際食品法律法規的基本概況掌握其實質性要求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WTO/TBT協定和WTO/SPS協議(重點是WTO/TBT協定和WTO/SPS協議的內容。)
第四章 食品標準知識
(一)課程內容
通過本章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標準的分類和標準體系;明確標準和標準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標準的結構、制定標準的基本原則和一般程序,并學會編寫標準。
(二)學習要求
1. 標準化基礎知識(1)標準和標準化的基本概念(2)標準和標準化的基本特性(3)標準化的目的與作用2.標準分類和標準體系(1)我國標準的分類(2)標準體系3.標準的制定(1)制定標準的一般程序(2)編寫標準的基本原則及要求(3)標準的代號和編號4.標準的實施、監督與管理(1)標準的監督管理(2)標準的宣傳與實施(3)標準的修訂5.標準的結構(1)標準的結構(2)標準要素的編排(3)標準的層次劃分6*.標準的編寫(1)資料性要素的編寫(2)規范性一般要素的編寫(3)規范性技術要素的編寫(4)資料性補充要素和其他要素的編寫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基本特性2.標準的分類,標準化的目的與作用3.制定標準的一般程序、編寫標準的基本原則及要求(重點掌握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標準的分類和制定。)
第五章 我國的食品標準
(一)課程內容
全面了解我國食品標準的概況,以及實施食品質量與安全全程控制對食品標準的要求;掌握食品標準主要指標體系的建立與生產工藝的關系;明確不同食品標準指標所控制的關鍵工藝參數的核心;學會借鑒用已有的標準來規劃新產品標準中技術要求內容的原則框架。
(二)學習要求
1.食品基礎標準2.食品產品質量標準(1)綠色食品標準 (2)有機食品標準(3)無公害食品 (4)保健食品標準3.食品安全衛生標準(1)定義 (2)食品安全生產控制標準(3)食品中農(獸)藥、激素及抗生素最大殘留限量衛生標準(4)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和生物毒素限量衛生標準(5)輻射食品衛生標準4*.食品檢驗方法標準5.食品添加劑標準6.食品流通標準中《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熟悉綠色食品標準、有機食品標準、無公害食品、保健食品標準的相關內容2.掌握食品安全生產控制標準;了解食品檢驗方法標準、食品添加劑標準、食品流通標準(重點放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保健食品標準的區別上)
第六章 國際食品標準
(一)課程內容
全面了解國際食品標準的內容;明確不同國家對食品標準的具體要求和不同國家食品標準的差異,并有效利用這些國家食品標準的差異來設置我國出口食品標準;掌握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程序與方法;學會怎樣把我國食品標準提升為國際標準的途徑和方法步驟。
(二)學習要求
1.國際標準化組織(1)國際標準化組織組成 (2)ISO9000族標準(3)ISO22000族標準 (4)ISO22000與ISO9000族標準的關系2.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1)宗旨和職能 (2)工作方式與程序(3)組成 (4)國際食品法典的構成3.主要發達國家有關食品標準(1)歐盟食品標準 (2)美國食品標準(3)日本食品標準4.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和方法(1)采用國際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目的和意義(2)采用國際標準的基本原則 (3)采用國際標準的方法5.國際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ISO22000和ISO9000及HACCP的聯系與區別2. 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和方法3.了解主要發達國家(歐盟、美國、日本)有關食品標準的內容4.了解國際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重點放在ISO22000和ISO9000與HACCP的聯系與區別上,掌握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和方法,了解國際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第七章 食品生產市場的市場準入
(一)課程內容
通過學習,掌握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內容和實施意義,了解食品衛生許可的主要內容,熟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辦理程序,依據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更好的確保食品生產市場的繁榮與穩定
(二)學習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內容:1. 了解食品分類2. 掌握食品質量安全主要包括哪三方面的內容3. 掌握質量安全(QS)認證的程序4. 掌握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內容,使用范圍5. 了解食品生產許可證與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關系6. 掌握生產許可證的辦理程序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 食品質量安全主要內容2. 質量安全的認證程序3.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內容,使用范圍4. 生產許可證的辦理程序(重點掌握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內容,食品質量安全主要包括內容。)
第八章 食品認證管理
(一)課程內容
熟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的認證過程;掌握這些產品的概念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區分。熟悉有機農業生產的基本原理以更好的生產有機食品。
(二)學習要求
1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無公害農產品的概念;(2)無公害農產品的特征(3)無公害農產品的標志 (4)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體系(5)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2 綠色食品認證(1)綠色食品的概念;(2)綠色食品的分級(3)綠色食品的標志 (4) 綠色食品的標準體系 (5)綠色食品的認證3有機食品認證(1)有機農業、有機食品概念; (2)有機食品的特征;(3)有機食品的標志 (4)有機農業生產的基本原理(5)有機食品的標準 (6)我國有機食品的認證程序4 地理標志產品認證(1)地理標志產品的概念 (2)地理標志產品的特征(3)地理標志產品的標志 (4)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業、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的概念2.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特征3.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程序4.有機農業生產的基本原理5..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的條件(重點掌握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業、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的概念,特征,有機農業生產的基本原理,了解相關認證程序。)
第九章 食品質量管理體系
(一)課程內容
通過學習掌握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的內容,了解實施GMP的意義,了解衛生標準操作程序的內容,掌握HACCP體系的七大原理,能夠將食品質量管理體系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二)學習要求
1 食品良好生產規范(1)實施GMP的意義;(2)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的內容(3)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的認證2* 衛生標準操作程序(1)衛生標準操作程序的內容;(2)衛生監控與記錄3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1)HACCP體系; (2)HACCP的基本術語及特點(3)HACCP的原理 (4)HACCP的支持性程序(5)HACCP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5)HACCP 的應用(6)HACCP體系的審核與認證(7)監督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GMP的歷史與現狀、基本理論、推廣GMP的意義2.GMP的主要內容3.GMP的認證4.HACCP的產生與發展6.HACCP的基本原理7.HACCP的制定與實施8.HACCP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實例(重點掌握良好生產規范的內容及實施意義, HACCP的原理及食品生產中的應用實例)
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幾點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學習要求”、“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以及重點掌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1、學習要求: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歸納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2、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步驟等。3、重點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吳曉彤、王爾茂,《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科學出版社,2010年。(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基礎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理解性知識和記憶性知識并存,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3、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填空題、簡答題及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4、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舉例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字母標號填入題干的括號內。1.《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時間是:( )A.2009 年2 月28 日B.2009 年6 月1 日C.2009 年5 月1 日D.2009 年7 月1 日二、 填空題1.食品質量安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名詞解釋1.良好操作規范四、簡答題1.有機食品的特征?五、論述題1.簡述食品衛生法與現行的食品安全法相比,有哪些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