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93 動物生物學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江蘇教育學院編
第一部分 動物學 一 緒論
1.識記生物的分界和動物在生物界的地位;識記動物分類的知識。 2.識記動物的分界 3.理解動物學概念及其主要分科 4.理解動物分類方法、種的概念和分類等級 5.理解動物的命名和現行分類系統
二 動物體的基本結構與機能
1.識記動物細胞基本結構與機能(包括顯微及亞顯微結構)、形狀、大小和增殖 2.理解細胞是具有高度組織性的統一整體,各細胞器之間是密切相聯系的 3.識記動物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的形態特征和機能 4.識記十大器官系統 5.理解動物體是有機的統一整體
三 原生動物門
1.識記原生動物的主要特征:單細胞、多樣化的營養和繁殖方式:包囊形成的過程及意義;最原始、最低等性;四綱主要特征比較 2.識記鞭毛綱代表動物綠眼蟲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與機能特點:理解二亞綱區別及其常見種類。痢疾內變種蟲生活史、危害與防治 3.識記肉足綱代表動物大變形蟲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機能,理解二亞綱區別及習見種類 4.識記孢子綱代表動物間日瘧原蟲的形態、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則 5.識記纖毛綱代表動物大草履蟲生活習性、形態、結構與機能特點;本綱常見種類
四 多細胞動物的起源
1.理解多細胞動物起源于單細胞動物的證據:古生物學、形態學、胚胎學方面 2.識記早期胚胎發育的幾個主要階段 (1)受精與受精卵 (2)卵裂 (3)囊胚的形成 (4)原腸胚的形成 (5)中胚層及體腔的形成 (6)胚層的分化 3.識記生物發生律
五 腔腸動物門
1.識記腔腸動物門的主要特征(輻射對稱、兩胚層及原始消化腔,細胞和組織的分化,原始的神經系統——神經網,刺細胞的細微結構,水螅型和水母型個體及多態現象,生殖與發育) 2.識記代表動物水螅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及機能 3.識記腔腸動物門三個綱的主要區別性特征;常見種類(水螅、桃花水母、海月水母、海蟄、海葵、珊瑚)
六 扁形動物門
1.識記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體扁平、兩側對稱、三胚層、皮膚肌肉囊、無體腔,不完全消化系統,原腎管系統,梯型神經系統,生殖特點,生活方式);三個綱特征比較 2.理解渦蟲綱代表動物真渦蟲的生活習性、形態、構造和機能特點、生殖、再生 3.識記吸蟲綱代表動物華枝睪吸蟲的寄生部位、形態、構造、生活史、危害、日本血吸蟲構造特點、生活史、危害、防治原則 4.識記絳蟲納適應于腸內寄生生活的特點,代表動物:豬帶絳蟲的形態、構造、生活史、危害
七 原腔動物
1.識記線蟲動物門主要特征(體表有角質膜、假體腔,消化、排泄、生殖系統的構造特點,雌、雄異體異形,蛻皮) 2.理解代表動物:人蛔蟲的形態、構造、生活史、危害 3.理解幾種重要的寄生線蟲:繞蟲、十二指腸鉤蟲、絲蟲等構造特點、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則 4.理解寄生蟲和寄主的相互關系
八 環節動物門
1.識記環節動物門的主要特征(體節的產生,體腔的形成及其意義,疣足和剛毛,閉管式循環,后腎管排泄系統,索式神經系統,擔輪幼蟲) 2.理解代表動物環毛蚯蚓適應于土壤生活的構造特點、生殖、個體發育 3.理解多毛綱、寡毛綱和蛭綱的主要區別性特征 九 軟體動物門
1.識記軟體動物門的主要特征(體柔軟,不分節,體分頭、足和內臟囊三部分,貝殼,體腔退化,具體套膜,外套腔與呼吸的關系,開管式循環,神經系統的特點,個體發育) 2.理解腹足綱的主要特征 3.理解瓣鰓綱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無齒蚌的生活習性,殼的構造及形成,外套膜與外套腔,構造與機能的特點,生殖,個體發生;常見種類 4.理解頭足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烏賊適應于活躍游動和肉食生活的特點:常見種類
十 節肢動物門
1.識記節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異律分節,附肢分節及其意義,體被幾丁質外骨骼,生長與蛻皮,肌肉特點,體腔及血液循環,呼吸,排泄,神經感官司特點,生殖與發育) 2.理解甲殼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沼蝦或螯蝦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及機能特點、生殖及發育:常見種類 3.理解蛛形綱的主要特征及常見種類:蝎,園網蛛,紅蜘蛛,人疥螨等 4.理解多足綱的主要特征 5.理解昆蟲綱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中華稻蝗的生活習性,形態、構造及機能,生殖與發育 6.理解昆蟲的生殖方式,變態發育,行為習性,世代和年生活史 7.理解昆蟲綱分類的主要依據,各目的主要特征,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種類
十一 棘皮動物門
1.識記本門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兩側對稱,成體輻射對稱(次生性),體壁及骨骼特點,體腔發達,水管系,后口動物 2.理解代表動物海盤車的形態構造特點、生殖與發育 3.識記海星綱、蛇尾綱、海膽綱、海百合綱的常見種類。
十二 脊索動物門
1.識記脊索、背神經管和咽鰓裂的結構和功能及在亞門存在的情況 2.理解脊索(以及脊柱)的出現在動物演化史上的意義 3.識記脊索動物分類中的幾個常用概念的含義 無頭類、有頭類、無頜類,有頜類、無羊膜類、羊膜類、變溫動物、恒溫動物
十三 魚綱
1.識記魚類與水生生活相適應的主要特征 (1)體呈紡錘形,無頸部 (2)體表被鱗片,皮膚富有單細胞的粘液腺 (3)用鰓呼吸 (4)用鰭運動 (5)無活動性眼瞼,無淚腺、唾液腺 (6)有特殊構造的鰾和側線 2.理解魚類的外部形態 體形的類型及特點,鰭的種類與功能,鱗的類型及功能。側線的結構與功能,頜的出現及在演化上的意義 3.理解魚類的內部結構 (1)皮膚的結構與功能 (2)骨骼系統的主要特征 (3)肌肉的形態特征 (4)鰓的結構特點 (5)鰾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6)心臟的組成及循環系統的特點 (7)神經與感官:五部腦,腦神經,視覺調節,內耳 (8)雌性、雄性生殖系統的特點 (9)繁殖的特點 4.識記軟骨魚類主要特征 5.識記硬骨魚類主要特征 6.識記我國常見的鱸形目、鯉形目等目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種類。 7.識記魚類洄游的概念
十四 兩棲綱
1.識記兩棲類初步適應陸生生活的主要特征和不完善性特征 2.理解兩棲類軀體結構的其他特點 (1)體形 (2)皮膚結構 (3)骨骼系統的特點(有胸骨無胸廓、頸椎、薦椎、枕骨髁) (4)五趾型附肢及其在演化上的意義 (5)心臟的組成及血循環的特點 (6)呼吸系統的特點 (7)神經系統的特點 (8)雌雄生殖系統的特點 3.識記蚓螈目、蠑螈目、蛙形目的主要特征及習見種類 4.理解蛙類幼體及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態特點
十五 爬行綱
1.識記爬行動物適應陸生生活的主要特征(皮膚、呼吸、骨骼和繁殖) 2.識記羊膜卵的結構及其生物學意義 3.識記爬行類的其他特征(頸椎數目增多,出現了次生顎和胸廓以及肋間肌,皮膚肌,后腎,新腦皮,12對腦神經,頭骨具一個枕髁,心臟四室,不完全的雙循環) 4.識記龜鱉目、蜥蝎目、蛇目、鱷目主要特征及現存種類 5.應用:爬行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十六 鳥綱
1.識記鳥類適應飛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外部形態,特化的前肢,皮膚骨骼,肌肉,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統) 2.識記留下類的其他特征 (1)骨骼系統的特點:(椎體異凹型、開方式骨盆,一個枕骨髁) (2)循環系統的特點:(心臟四室,僅右體動脈弓,完全的循環) (3)恒慢的概念及生物學意義 (4)呼吸系統的特點 (5)消化系統的特點 (6)排泄系統的特點 (7)生殖系統的特點 (8)視覺器官的特點 (9)神經系統的特點 3.識記平胸總目、企鵝總目、突胸總目的主要特征及常見種類;突胸總目十九個目的最主要特征、幼鳥類型及習見種類;八種生態類群及相應特征和代表種類 4.理解鳥類的繁殖、生態及遷徙 (1)較完善的繁殖行為(占區、營巢、配偶、孵卵和育雛) (2)幼鳥的類型(早成鳥,晚成鳥) (3)鳥類的遷徙(誘因及特點) (4)留鳥、候鳥、夏候鳥、冬候鳥和旅鳥的概念 5.應用:鳥類與人類的關系及保護鳥類的意義
十七 哺乳綱
1.識記哺乳綱動物的進步性特征 (高度發達神經感官,高而恒定的體溫,口腔咀嚼和消化,陸上快速運動,胎生,哺乳) 2.識記胎生、哺乳的生物學意義 3.識記哺乳動物的其他特征 (1)皮膚及其衍生物 (2)骨骼系統的特點(肘關節、膝關節、枕骨髁、椎體、頸椎,骨盆) (3)肌質膈 (4)肉質唇 (5)肺泡、支氣管樹 (6)心臟四室,僅左體動脈弓 4.識記原獸亞綱、后獸亞、真獸亞綱的主要特征,分布特點及代表種類及真獸亞綱十四目的最主要特征及主要種類 5.應用: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害獸的防治原則
二十 動物地理分布
1.理解生物圈(水圈、氣圈,土壤巖圈)的含義 2.理解動物的分布(生境,分布區,陸地地帶性分布,水域動物分布) 3.識記世界及我國動物地理區系劃分 (1)世界動物地理分區概述(六界動物區系) (2)我國動物地理區系概述(兩界七區)
二十一 動物生態
1.識記生態因子、種群及種群特征、群落及群落特征 2.識記生態系統概念及結構、物質流與和食物鏈及能量流的概念 3.應用:環境保護
選用教材意見
《普通動物學》(第三版)劉凌云,鄭光美主編,高教出版社(1997年)
第二部分 人體及動物生理學
一 緒論
1.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的定義、研究對象、任務和研究方法(識記) 2.生命現象的基本生理特征及生理機能的調節(識記)
二 神經肌肉的一般生理
1.神經和肌肉的興奮和興奮性 (1)興奮與興奮性的定義與關系(理解) (2)神經細胞具有跨膜電位 靜息電位與動作電位概念(理解); 靜息電位與動作電位產生與傳導的機制(應用) 2.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識記) 3.興奮由神經向肌肉的傳遞 (1)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和機能特征(識記) (2)神經-股肉接頭的傳遞過程及機理(應用) 4.肌肉的收縮 (1)Ca2+是骨骼股興奮-收縮的偶聯因子(理解) (2)肌絲滑行的簡單過程(識記)
三 中樞神經系統
1.神經元活動的一般規律 (1)突觸的結構與突觸傳遞過程(應用) (2)反射活動 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識記) 2.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機能的控制和調節 (1)中樞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脊髓對軀體運動的調節(理解); 腦干對軀體運動的調節(識記); 大腦和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識記); (2)中樞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自主神經系統概述和自主神經系統的興奮傳遞(識記); 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對內臟機能的調節(理解) 3.中樞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識記); (2)感覺得傳入途徑(特異性投射系統及非特異性投射系統)(應用); (3)大腦皮層的感覺分析機能(大腦皮層的感覺代表區)(識記); (4)內臟的痛覺(識記) 4.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機能 (1)腦電圖與皮質電圖概念(識記); (2)條件反射學說(識記); (3)睡眠與覺醒(識記)
四 感覺器官 1.視覺器官 (1)眼的調節(理解); (2)人和大多數脊椎動物的視網膜存在兩種感光換能系統 視網膜的細胞主要細胞類型(識記); 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分別構成不同的感光系統(應用); 感光換能的第一步:視色素的光化學變化(識記) 2.聽覺器官 (1)聲音的傳遞(識記); (2)耳蝸對聲音的感受和分析(理解) 3.前庭器官 (1)前庭器官的適宜刺激和它的作用(識記) 五 血液
1.概述 (1)內環境及其穩態概念(理解); (2)血液的主要生理機能(識記) 2.血液的組成及理化特性 (1)血液的組成(識記); (2)血液的物理特性(紅細胞沉降率)(識記); (3)血漿 血漿的化學成分(識記); 血漿滲透壓(理解); 血漿的酸堿平衡(識記) 3.血細胞生理 (1)紅細胞 紅細胞形態、數量和機能(識記): 紅細胞的脆性和溶血(理解): 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識記) (2)白細胞 白細胞的數量和分類(識記); 白細胞的功能(嗜中性粒細胞)(識記); (3)血小板 血小板的數量和機能(識記) 4.血液凝固 (1)血液凝固(理解) 5.血型與輸血原則 (1)ABO血型的分型依據(識記); (2)ABO血型的鑒定(理解); (3)輸血的原則(識記)
六 血液循環
1.心臟生理 (1)心肌的生理特性(應用); (2)心電圖主要波的意義(識記); (3)心動周期 心臟泵血的過程(理解); 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應用) 2.血管生理 (1)各類血管的功能(識記); (2)動脈血壓 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應用); (3)微循環(血液與組織間的物質交換)(識記) 3.心血管系統的調節 (1)神經調節 支配心臟和血管的主要神經(識記); 心血管系統的反射調節(勁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應用) (2)體液調節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識記); 腎上腺素與上甲腎上腺素(識記)
七 呼吸
1.呼吸道和肺泡 (1)肺泡的結構和功能(識記) 2.呼吸運動與肺通氣 (1)呼吸運動(識記); (2)肺容量與肺通氣量(識記) 3.呼吸氣體的交換 (1)氣體在肺和組織部的氣體交換(理解); (2)肺泡通氣與血流量的相互關系(識記) 4.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1)氧的運輸形式(識記); (2)二氧化碳的運輸形式(識記); (3)紅細胞在氣體運輸過程中的作用(應用) 5.呼吸的調節 (1)各級呼吸中樞及其相互關系(呼吸中樞的組成)(理解); (2)二氧化碳對呼吸的影響(應用) 八 消化
1.總論 (1)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識記) 2.口腔內消化 (1)唾液腺(識記); (2)唾液的作用與分泌調節(識記) 3.胃內消化 (1)胃的運動(容受性舒張)(識記); (2)胃的排空及其調節(識記); (3)胃液的分泌及其調節(應用) 4.小腸內消化 (1)小腸的運動(分節運動)(識記); (2)胰液的成分與作用(理解); (3)胰液分泌的調節(識記) 5.吸收 糖、蛋白和脂肪的吸收(識記)
九 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
1.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理解) 2.體溫調節 (1)體溫的維持有賴于產熱和散熱的平衡(理解); (2)體溫調節中樞(識記)
十 排泄
1.腎臟的結構與基本功能 (1)腎單位與集合管(理解): (2)腎臟的血液循環特點 2.尿的生成(應用) (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2)腎小管與集合管的重吸收作; (3)腎對酸堿平衡的調節 3.腎泌尿功能的調節 (1)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作用(理解); (2)醛固酮的作用(識記)
十一 內分泌
1.概述 (1)激素分類(識記); (2)激素的作用特征(識記); (3)激素的作用機制(識記) 2.下丘腦的內分泌調節機能 (1)下丘腦與腺垂體的機能聯系(理解): (2)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聯系(識記) 3.垂體 (1)腺垂體(生長素)(理解)(促激素)(識記); (2)神經垂體釋放激素(識記) 4.甲狀腺 (1)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應用); (2)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節(理解) 5.腎上腺 (1)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理作用(理解); (2)腎上腺髓質激素的生理作用(識記) 6.胰島 (1)胰島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理解); (2)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識記)
十二 生殖
1.雄性生殖機能 (1)睪丸的內分泌作用(理解) 2.雌性的生殖機能 (2)卵巢的內分泌機能(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理解) 3.受精、妊娠(識記)
十三 實驗項目
1.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制備; 2.脊蛙反射 3.紅細胞滲透脆性觀察 4.刺激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