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3 社會行政(高綱 0434)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蘇州大學編(高綱號 0434)
一、社會行政課程的性質
1、社會行政是社會工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以社會福利理論與公共管理理論為指導,研究社會福利事業的行政管理模式,傳授社會福利機構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介紹西方社會福利事業的行政管理理論與技術,總結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行政管理的模式與經驗,探索新時期我國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2、社會行政是從事社會福利工作與管理的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專業基礎知識。社會福利工作只有運用專業的管理知識與技術,才能在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的制定以及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的推行過程中,實現社會福利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以及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的最佳效率,滿足社會大眾的社會福利需求。
二、社會行政課程的內容
1、社會行政的基本概念 2、社會行政的組織建構模式與領導理論與方法 3、社會行政的具體實施環節及其管理技術 4、社會福利機構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5、社會行政的立法與監督 6、中西方社會行政的經驗總結和發展對策
三、社會行政課程的任務
1、明確社會行政的基本概念 2、介紹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與技術 3、總結西方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理論與經驗 4、建立我國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理論,探索我國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的發展戰略
四、社會行政課程的目的與要求
1、學習社會行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管理技術,提高社會行政從業人員的行政管理能力與行政效率,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2、學習社會行政課程必須認真了解社會行政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論與管理技術,學會抓住重點、難點并加深領會。 3、學習社會行政課程必須緊密聯系我國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的實際情況,努力應用這門課程中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社會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案例,把握問題的實質,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部分 各章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緒論
第一節 社會行政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的定義 (二)社會行政的特征 (三)社會行政的內容
二、考核要求
1、識記:社會行政的定義 2、領會:社會行政的特征與內容
第二節社會行政的由來及功能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的由來 (二)社會行政的功能
二、考核要求
1、識記:社會行政的功能 2、領會:社會行政的由來
第三節研究社會行政學的目的與意義
一、考核知識點
(一)研究社會行政學的目的 (二)研究社會行政學的意義
二、考核要求
1、識記:社會行政學的研究目的 2、領會:社會行政學的研究意義
第一章社會行政組織
第一節社會行政組織概述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組織的涵義 (二)社會行政的組織理論基礎 (三)社會行政組織的設計原則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組織的涵義
1、識記:社會行政組織的涵義 2、領會:行政組織的含義
(二)社會行政的組織理論基礎
1、識記:科學管理理論、科層組織理論、人際關系理論、組織協作理論 2、領會:系統理論與權變理論、制度學派理論
(三)社會行政組織的設計原則
1、識記:社會行政組織設計的傳統原則 2、領會:社會行政組織設計的權變原則
第二節社會行政組織的靜態結構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組織結構 (二)社會行政組織類型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組織結構
1、識記:社會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 2、領會:社會行政組織的橫向結構
(二)社會行政組織類型
1、識記:社會行政組織類型 2、領會:社會中介組織
第三節社會行政組織的組織環境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環境 (二)團體社會環境 (三)社會行政組織氣候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環境
1、識記:一般社會環境 2、領會:特定社會環境
(二)團體社會環境
1、識記:罷休社會環境的概念 2、領會: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互動方式
(三)社會行政組織氣候
1、識記:社會行政組織氣候的概念 2、領會:社會行政組織氣候衡量的尺度
第四節 社會行政組織的運作與發展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組織的權力及其運作 (二)我國社會行政組織的發展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組織的權力及其運作
1、識記:社會行政組織權力的含義 2、領會:社會行政組織的運作過程
(二)我國社會行政組織的發展
1、識記:我國傳統社會行政組織結構的特點 2、領會:體制改革后組織結構的分化及第三部門的研究
第二章社會行政體制
第一節社會行政體制的構成
一、考核知識點
(一)行政體制的概念 (二)社會行政體系的構成內容
二、考核要求
(一)行政體制的概念
1、識記:行政體制的概念 2、領會:社會行政體制的概念
(二)社會行政體系的構成內容
1、識記:社會行政體制的構成內容 2、領會:西方社會行政體制的構成方式及特點
第二節社會行政體制的改革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含義 (二)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內容 (三)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含義
1、識記: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含義 2、領會:社會行政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
(二)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內容
1、識記: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內容 2、領會: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三)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作用
1、識記: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作用 2、領會:社會福利職能有效實施的功能
第三節我國社會行政體制的改革
一、考核知識點
(一)我國社會行政體制的現狀 (二)我國社會行政體制存在的問題 (三)我國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思路
二、考核要求
(一)我國社會行政體制的現狀
1、識記:我國社會福利經費的來源 2、領會: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制的現狀
(二)我國社會行政體制存在的問題
1、領會:我國社會行政體制存在的問題
(三)我國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思路
1、領會:我國社會行政體制改革的思路
第三章社會行政領導
第一節社會行政領導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領導的涵義 (二)社會行政領導的要素 (三)社會行政領導的功能 (四)社會行政領導的獨特性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領導的涵義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的含義 2、領會:從不同角度對行政領導的界定
(二)社會行政領導的要素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的要素 2、領會:社會行政領導要素之間的關系
(三)社會行政領導的功能
1、領會:社會行政領導的功能
(四)社會行政領導的獨特性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的獨特性
第二節社會行政領導者
一、考核知識點
(一)行政領導者的涵義 (二)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產生方式 (三)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素質
二、考核要求
(一)行政領導者的涵義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者的涵義
(二)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產生方式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產生方式
(三)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素質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素質 2、領會:社會行政領導者的社會責任感與成熟度
第三節社會行政領導結構與過程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領導的結構 (二)社會行政領導的過程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領導的結構
1、識記:科層制組織結構中的領導 2、領會:社會行政領導的權威與人格
(二)社會行政領導的過程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的科學化過程 2、領會:社會行政領導藝術的類型
第四節社會行政領導的方式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領導的方式 (二)社會行政領導方式的運用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領導的方式
1、識記:社會行政領導方式的分類 2、領會:人事并重的領導方式
(二)社會行政領導方式的運用
1、識記:機構領導與下屬關系的評估 2、領會:社會行政領導方式的運用
第四章社會行政決策
第一節社會行政決策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決策的涵義 (二)國外行政決策的理論 (三)社會行政決策的地位及作用 (四)社會行政決策的一般運作原則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決策的涵義
1、識記:社會行政決策的涵義 2、領會:社會行政決策區別于其他決策的特征
(二)國外行政決策的理論
1、識記:林德布洛姆的漸進決策理論 2、領會:(1)西蒙的決策程序論(2)Y·德羅爾的綜合決策理論
(三)社會行政決策的地位及作用
1、識記:社會行政決策的地位 2、領會:社會行政決策的作用
(四)社會行政決策的一般運作原則
1、識記:社會行政決策的一般運作原則 2、領會:系統原則、權變原則
第二節 社會行政決策的組織體系及類型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決策的組織體系 (二)社會行政決策的類型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決策的組織體系
1、識記:社會行政決策的組織體系 2、領會:決策系統和執行系統
(二)社會行政決策的類型
1、識記:社會行政決策的類型 2、領會:長期性決策、短期性決策和年度決策
第三節社會行政決策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一)評估需要,發現問題 (二)目標的制定 (三)方案安排 (四)方案的修正完善
二、考核要求
(一)評估需要,發現問題
1、識記:問題識別 2、領會:評估需要的方法
(二)目標的制定
1、識記:界定總目標和子目標 2、領會:建立目標的優先順序
(三)方案安排
1、識記:方案安排 2、領會:選擇最佳方案
(四)方案的修正完善
1、識記:方案監察評估 2、領會:方案效能評估
第五章社會行政計劃
第一節 社會行政計劃的基本概念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計劃的涵義和特點 (二)社會行政計劃的內容和類型 (三)社會行政計劃的地位與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計劃的涵義和特點
1、識記:社會行政計劃的涵義 2、領會:社會行政計劃的特點
(二)社會行政計劃的內容和類型
1、識記:社會行政計劃的類型 2、領會:社會行政計劃的內容
(三)社會行政計劃的地位與作用
1、識記:社會行政計劃的地位 2、領會:社會行政計劃的作用
第二節社會行政計劃的制定
一、考核知識點
(一)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基本原則 (二)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程序 (三)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基本原則
1、識記: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基本原則 2、領會:具體性和民主性原則
(二)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程序
1、識記: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程序 2、領會:制訂計劃
(三)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方法
1、識記:制訂社會行政計劃的方法 2、領會:機構年度計劃的制訂
第六章 社會行政實施
第一節 社會行政實施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實施的含義與特點 (二)社會行政實施的地位和作用 (三)影響社會行政實施的因素 (四)社會行政實施的步驟與環節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實施的含義與特點
1、識記:社會行政實施的含義 2、領會:社會行政實施的特點
(二)社會行政實施的地位和作用
1、識記:社會行政實施的地位 2、領會:社會行政實施的作用
(三)影響社會行政實施的因素
1、識記:影響社會行政實施的因素 2、領會:社會福利服務范圍與服務性質方面的影響因素
(四)社會行政實施的步驟與環節
1、識記:實施前的準備階段 2、領會:實質性的工作階段
第二節社會行政指揮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指揮的作用 (二)指揮者應具備的條件 (三)社會行政指揮的方式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指揮的作用
1、識記:社會行政指揮的作用
(二)指揮者應具備的條件
1、識記:指揮者應具備的條件 2、領會:指揮者必須具備運用權威的能力
(三)社會行政指揮的方式
1、識記:社會行政指揮的方式
第三節社會行政溝通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溝通的意義和作用 (二)社會行政溝通的類型 (三)溝通障礙 (四)社會行政溝通關系的處理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溝通的意義和作用
1、識記:社會行政溝通的意義 2、領會:社會行政溝通的作用
(二)社會行政溝通的類型
1、識記:社會行政溝通的類型 2、領會:非正式溝通
(三)溝通障礙
1、識記:溝通障礙 2、領會:語言符號方面的障礙、認識和理解上的障礙
(四)社會行政溝通關系的處理
1、識記:社會行政溝通關系的處理 2、領會:社會行政溝通的改善
第四節社會行政協調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協調的涵義和功能 (二)社會行政協調的原則和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協調的涵義和功能
1、識記:社會行政協調的涵義 2、領會:社會行政協調的功能
(二)社會行政協調的原則和方法
1、識記:社會行政協調的原則 2、領會:社會行政協調的主要方法
第五節 社會行政控制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控制的涵義 (二)社會行政控制的種類 (三)社會行政控制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控制的涵義
1、識記:社會行政控制的涵義 2、領會:社會行政控制的過程
(二)社會行政控制的種類
1、識記:社會行政控制的種類 2、領會:過程控制的內容
(三)社會行政控制的方法
1、識記:社會行政控制的方法 2、領會:沖突控制的方法
第七章社會行政的效率與評估
第一節社會行政效率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效率的涵義與特點 (二)社會行政效率的類型 (三)研究社會行政效率的意義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效率的涵義與特點
1、識記:社會行政效率的涵義 2、領會:社會行政效率的特點
(二)社會行政效率的類型
1、識記:社會行政效率的類型 2、領會:技術效率和配置效率
(三)研究社會行政效率的意義
1、識記:研究社會行政效率的意義 2、領會:社會行政效率問題是社會行政改革的核心問題
第二節社會行政績效的評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一般意義 (二)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主要類別 (三)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標準與問題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一般意義
1、識記: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一般意義 2、領會: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宏觀作用
(二)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主要類別
1、識記: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主要類別 2、領會:成果評估與效率評估
(三)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標準與問題
1、識記: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標準 2、領會:社會行政績效評估的困難
第三節社會行政績效測定的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績效的測定方法 (二)社會行政績效的評估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績效的測定方法
1、識記:社會行政績效的測定方法 2、領會:間接測定方法
(二)社會行政績效的評估方法
1、識記:直接測定方法與間接測定方法 2、領會:投入評估、過程評估、成果評估
第四節 社會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考核知識點
(一)影響社會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二)提高我國社會行政效率的途徑
二、考核要求
(一)影響社會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1、識記:影響社會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2、領會:環境因素
(二)提高我國社會行政效率的途徑
1、識記:提高我國社會效率的途徑 2、領會:推進機構改善,建立合理的社會行政管理體制
第八章財務行政
第一節財務行政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財務行政的涵義與特點 (二)社會福利資金管理的一般職能 (三)社會福利機構資金管理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財務行政的涵義與特點
1、識記:財務行政的涵義 2、領會:財務行政的特點
(二)社會福利資金管理的一般職能
1、識記:社會福利資金管理的一般職能 2、領會:社會福利資金管理的微觀職能
(三)社會福利機構資金管理的作用
1、識記:社會福利機構資金管理的作用 2、領會:促進社會福利機構的資金募集和管理水平
第二節社會福利財政的收入與支出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福利經費的主要來源 (二)社會福利經費的財政支出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福利經費的主要來源
1、識記:社會福利經費的主要來源
(二)社會福利經費的財政支出
1、識記:社會福利財政支出的分類 2、領會:社會福利財政支出的原則
第三節社會福利資金的財政預算
一、考核知識點
(一)國家社會福利資金的財政預算 (二)社會福利機構財政預算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國家社會福利資金的財政預算
1、識記:國家社會福利財政預算的涵義和內容 2、領會:(1)國家社會福利財政預算的原則 (2)國家社會福利財政預算的程序
(二)社會福利機構財政預算的方法
1、識記:社會福利機構財政預算的方法 2、領會:績效預算與零基預算法
第四節財政審計
一、考核知識點
(一)政府審計的概念和作用 (二)政府審計的一般原則和基本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政府審計的概念和作用
1、識記:政府審計的概念 2、領會:政府審計的作用
(二)政府審計的一般原則和基本方法
1、識記:政府審計的一般原則 2、領會:政府審計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社會福利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人事行政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人事行政的涵義 (二)人力資源管理新觀念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
二、考核要求
(一)人事行政的涵義
1、識記:人事行政的涵義 2、領會:人事行政所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二)人力資源管理新觀念
1、識記: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興起 2、領會: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基本內涵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
1、識記: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的含義和特點 (二)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內容 (三)我國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思考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的含義和特點
1、識記: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的含義 2、領會: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二)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內容
1、識記: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內容 2、領會:教育與培訓、選拔與使用
(三)我國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思考
1、識記:我國社會福利機構人事管理的現狀 2、領會:我國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對策
第十章社會福利機構的職位分類制度
第一節社會福利機構的職位分類
一、考核知識點
(一)職位分類的含義和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職位分類的含義和作用
1、識記:職位分類的含義 2、領會:職位分類的作用
第二節社會福利機構職位分類的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一)工作分析 (二)職位分類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工作分析
1、識記:工作分析的含義和內容 2、領會:工作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二)職位分類的方法
1、識記:職位分類的具體過程 2、領會:職系區分、職位評價
第十一章社會福利機構的人事更新制度
第一節選拔任用制度
一、考核知識點
(一)選拔任用制度的涵義和原則 (二)選拔任用的方式 (三)選拔任用的程序 (四)選拔任用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選拔任用制度的涵義和原則
1、識記:選拔任用制度的涵義 2、領會:選拔任用制度的原則
(二)選拔任用的方式
1、識記:選拔任用的方式 2、領會:聘任制、考任制
(三)選拔任用的程序
1、識記:選拔任用的程序 2、領會:初步評估選擇
(四)選拔任用的方法
1、識記:選拔任用的方法 2、領會:實際工作情境模擬與測試
第二節 培訓制度
一、考核知識點
(一)培訓的重要性和內容 (二)培訓的步驟
二、考核要求
(一)培訓的重要性和內容
1、識記:培訓的內容 2、領會:培訓的重要性
(二)培訓的步驟
1、識記:評估員工的學習需要 2、領會:(1)擬訂培訓方案(2)評估培訓方案的效能
第三節 退休制度
一、考核知識點
(一)退休的條件和方式
二、考核要求
(一)退休的條件和方式
1、識記:退休的條件 2、領會:退休的方式
第十二章 社會福利機構的人事激勵制度
第一節社會福利機構的激勵制度
一、考核知識點
(一)激勵機制的涵義 (二)社會服務的激勵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激勵機制的涵義
1、識記:激勵機制的涵義 2、領會:雙因素理論、需要理論、期望理論、公平理論、工作內容豐富化理論
(二)社會服務的激勵方法
1、識記:社會服務機構的激勵方法 2、領會:創造理想的“工作生活質量” 第二節社會福利機構的考核制度
一、考核知識點
(一)員工績效考核的重要性與功能 (二)員工考核的內容與種類 (三)員工考核的原則 (四)員工考核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員工績效考核的重要性與功能
1、識記:員工績效考核的重要性 2、領會:員工考核的功能
(二)員工考核的內容與種類
1、識記:員工考核的內容 2、領會:員工考核的種類
(三)員工考核的原則
1、識記:員工考核的原則 2、領會:積極原則與持續原則
(四)員工考核的方法
1、識記:員工考核的方法 2、領會:(1)絕對方法(2)成效量度
第十三章社會福利機構的人事調控制度
第一節社會福利機構的督導制
一、考核知識點
(一)督導的功能與目標 (二)督導關系的建立 (三)督導的模式與方法 (四)建立機構的督導計劃 (五)有效督導的實施與評估
二、考核要求
(一)督導的功能與目標
1、識記:督導的功能 2、領會:督導的目標
(二)督導關系的建立
1、識記:影響督導關系建立的因素 2、領會:(1)督導者的領導風格。(2)受導者的學習形態
(三)督導的模式與方法
1、識記:督導的模式 2、領會:督導的方法
(四)建立機構的督導計劃
1、識記:員工督導計劃的制訂 2、領會:督導者對員工績效的觀察和評價
(五)有效督導的實施與評估
1、識記:督導的效果 2、領會:評估督導者績效的準則
第二節社會福利機構的人事行懲戒制
一、考核知識點
(一)員工不良行為的界定 (二)員工問題的診斷與處理
二、考核要求
(一)員工不良行為的界定
1、識記:員工不良行為的界定
(二)員工問題的診斷與處理
1、識記:員工問題的處理程序 2、領會:員工問題的處理原則 員工問題的處理方法
第十四章 社會行政立法與監督 第一節法制社會行政的基本內涵
一、考核知識點
(一)法制社會行政的概念 (二)法制社會行政的基本原則 (三)推進社會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義
二、考核要求
(一)法制社會行政的概念
1、識記:法制社會行政的概念 2、領會:法制行政與法治行政的內涵
(二)法制社會行政的基本原則
1、識記:法制社會行政的基本原則 2、領會:合法原則、適當原則
(三)推進社會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義
1、領會:推進社會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義
第二節社會行政立法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社會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與程序 (三)我國社會行政立法發展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立法的概念
1、識記:行政立法的涵義 2、領會:社會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社會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與程序
1、識記:社會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 2、領會:社會行政立法的程序
(三)我國社會行政立法發展
1、識記:現有社會行政立法的缺陷 2、領會:現有社會行政立法的缺失
第三節 社會行政監督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監督的概念 (二)社會行政監督制度 (三)社會行政監督存在的問題及改革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監督的概念
1、識記:行政監督的概念 2、領會:(1)社會行政監督的概念(2)社會行政監督的意義
(二)社會行政監督制度
1、識記:社會行政監督的體系 2、領會:社會行政監督的原則
(三)社會行政監督存在的問題及改革
1、識記:社會行政監督存在的問題 2、領會:社會行政監督的改革途徑
第十五章 社會行政改革與發展 第一節社會行政改革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社會行政改革的意義 (二)社會行政改革的理論基礎
二、考核要求
(一)社會行政改革的意義
1、識記:社會行政改革的意義 2、領會:社會行政改革是社會行政與其內外環境互動的結果
(二)社會行政改革的理論基礎
1、識記:新公共行政學的理論 2、領會:(1)公共管理學的理論(2)公共政策學理論(3)福利國家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西方社會行政改革
一、考核知識點
(一)當代西方國家社會行政改革的措施 (二)西方社會行政改革的趨勢與特點
二、考核要求
(一)當代西方國家社會行政改革的措施
1、識記:社會福利服務公私并舉,政府與市場兩種制度優勢與功能互補 2、領會:當代西方國家社會行政改革的措施
(二)西方社會行政改革的趨勢與特點
1、識記:西方社會行政改革的趨勢與特點 2、領會:福利服務的市場化
第三節 我國社會行政的改革
一、考核知識點
(一)我國社會行政改革的核心內容與措施 (二)我國社會行政改革的制約與推動因素
二、考核要求
(一)我國社會行政改革的核心內容與措施
1、識記:社會行政系統的功能更新 2、領會:(1)社會行政系統的組織結構改革(2)社會行政制度的創新
(二)我國社會行政改革的制約與推動因素
1、識記:我國社會行政改革的制約因素 2、領會:我國社會行政改革的動力因素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
為了使本大綱的規定在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考試命題中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現就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說明。
一、關于考核目標
為了使考試內容具體化和考試要求標準化,本大綱在列出考試內容的基礎上,對各章規定了考核目標,包括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明確考核目標,使自學者能夠進一步明確考試內容和要求,從而更有目的地系統學習教材,使社會助學者能夠更加明確命題范圍,更準確地安排試題的知識能力層次和難易度。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領會、應用三個層次規定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還可以細分為“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兩個子層次。三個能力層次是遞進等級關系。各能力層次的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名詞、概念、知識的意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達,是較低層次的要求。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其中,“簡單應用”是指在領會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一、二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綜合應用”是指在簡單應用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多個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二、關于自學教材
江蘇省高等自學考試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本科),《社會行政》課程由全省統一命題,指定使用教材是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張曙編著的著作《社會行政》。
三、自學方法指導
1、教材共有十六章。
2、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著重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各章的內容既有聯系又有相對獨立性,自學考試者應首先全面系統地學習各章節,記憶應當識記的基本概念,名詞,深入理解基本理論;其次,要掌握各章節之間的內容聯系;再次,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并有計劃、有目的地深入學習重點章節、但切忌孤立地東抓一點,西抓一點。為此,要求自學者要反復通讀、精讀教材,在全面掌握的基礎上抓重點和難點。
3、本課程主要針對社會福利事業的管理,介紹了社會福利行政管理理論與方法,應考者應著重掌握適合社會福利領域的行政管理理論與方法,既要正確理解社會行政的基本理論,又要運用社會行政的實施技術,解決社會行政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社會福利的行政管理能力。
4、本課程的內容來源與國內外社會行政的實踐總結和理論概括。因此,在自學教材時,應當把社會行政的理論與方法和我國社會行政管理的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對照比較,從而更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教材內容,不斷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社會助學者應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和考核目標,認真學習和鉆研指定的教材,明確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不同特點,明確自學的要求。同時,要對自學應試者進行切實有效的輔導,引導他們掌握重點和難點,防止自學中的各種偏向,把握社會助學的正確方向。
2、要正確處理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之間的關系,努力引導自學應試者將實際、領會和運用聯系起來把基礎知識和理論轉化為應用能力結合起來,在全面輔導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和提高自學應考者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正確處理重點和一般的關系。課程內容有重點和一般之分,但考試內容是全面的,因為重點和一般是互相聯系的,不能截然分開。社會助學者應指導自學應考者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掌握全部考試內容和考核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突出重點。總之,要把重點學習同兼顧一般結合起來切勿孤立地抓重點,甚至把自學應考者引向猜題押題。
五、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要求
1、本課程命題考試,應根據大綱所規定的考試內容和考核目標來確定考試范圍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擴大和縮小考試范圍,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擴大和縮小考試范圍,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試命題要覆蓋全書各章,并適當突出重點章節,體現本課程的內容重點。
2、課程在試題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一般為:識記占20%,領會占50%,應用占30%。
3、試題要合理安排難度結構。試題難易可以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個等級。每份試卷中,不同難易度試題的分比例一般為易占20%,較易占30%,較難占30%,難占20%。
4、本課程考試試卷中采用的題型是: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各種題型的具體樣式可參照本大綱附錄。
附錄:
一、填空:
1、領導權變模式的創始人是……………………(答案:菲德勒)
2、過程評估是……………………………………(答案:對實際服務的過程與計劃方案之間的差異進行評估)
二、單項選擇題:
1、決策程序論的創始人是(1)德羅爾(2)西蒙(3)林德布洛姆(4)韋伯 (答案2)
2、績效預算是指:(1)計劃規劃預算(2)零基預算(3)成本預算(4)單一預算 (答案3)
三、多項選擇題:
1、服務方案成果評估又可分為: (1)目標模式(2)不受目標約束模式(3)體系模式(4)折衷模式 (答案:1、2、3、4)
2、決策的過程有以下幾個階段: (1)情報活動階段(2)設計活動階段(3)抉擇活動階段(4)實施活動階段 (答案:1、2、3)
四、名詞解釋:
1、督導制: (答案:是指在社會服務機構內設立的一種由有經驗資深的機構高層次要員對其他較低級員工在工作知識、技能、工作態度、工作關系等方面進行指導的一種制度,是一種比較特點的人事管理方式。)
2、激勵: (答案:就是激發行政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行政人員產生內在動力,使他們朝向機構所期望的目標前進。)
五、判斷題:
1、社會行政監督和社會行政控制在概念上是沒有區別的。(答案:×)
2、法制行政與法治行政,一般說來,這兩個概念可以互換使用,都是指行政必須依據法律規定的規章制度去運作。(答案:√)
六、簡答題:
1、簡述社會行政組織的設計原則。(答案略)
2、制定社會行政計劃的程序。(答案略)
七、論述題:
1、論述推進社會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義。(答案略)
2、論述西方社會行政改革的趨勢與特點。(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