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12 大學語文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江蘇教育學院編
編寫說明
根據蘇教師[1999]9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教師自學考試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們制定了江蘇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專科)課程考試新方案,按照此新方案,我們組織江蘇教育學院的專業人員編寫了2001年(上)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各開考課程的考試大綱,并經專家進行了審定。現印發給各助學單位和考生使用,作為考試的要求和依據。歡迎各地在使用過程中提出修改意見。
江蘇省中小學教師自學考試辦公室二000年十月
一、能力要求
1、了解中化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識記文學只上有關的名家名篇。 2、能夠順利閱讀一般的文章,能夠借助工具書讀懂簡單的文言文。 3、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一般的文章或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語言形式和寫作藝術。 4、具備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文章的一般寫作知識,能對課本中所涉及到的文章寫作藝術作出正確的分析。
二、知識范圍
(一)文學基本常識 掌握課本所涉及到的幾十位作家知識與作品知識,識記重要作家的名號所屬時代、國別、了解他們的文學主張,文學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識記重要作品的文學價值和文學史地位。
(二)課文基本內容 掌握課本中64篇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能借助文后注釋與評析準確掌握各篇文章的寫作背景、主題思想、語言特色、重點詞句、寫作技巧等。(三)漢語與寫作常識 掌握作品中有關文言詞語的詞義及用法,能分析一般單句的語法成分,掌握比喻、比擬、對偶、排比、夸張、層遞等常用修辭格。掌握各篇作品的文體分類與相關寫作知識。
三、課文的評價與要求(標題前加*號的為精讀篇目)
1、*東山
本文選自《詩經·豳風》。識記《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500余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分“風”、“雅”、“頌”三大類。 掌握該篇主題:表達了一位遠戌歸來的士兵在還鄉途中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描述了他出征以后家園殘破的景象,以及妻子孤苦無依的痛苦生活,揭示了戰爭帶給人民的苦難,反映了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了解該詩使用了賦的表現形式有哪些作用。 重點句子 (1)鸛鳴于垤,婦嘆于室。 (2)有敦瓜苦,蒸在栗薪。 (3)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重點詞語 (1)我徂東山 (2)零雨其濛 (3)勿士行枚 (4)伊可懷也 2、*殽之戰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識記《左傳》是戰國初期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司馬遷認為是魯國只官左丘明撰寫的。 概述《殽之戰》的主要內容。 分析蹇叔“哭師”的原因。 重點段落 第一自然段“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秦師遂東。” 第六自然段“秦伯素服郊次——(文末)” 重點句子 (1)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2)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3)彼實構吾二君。 重點詞語 (1)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2)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3)鄭有備矣,不可冀也。 (4)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3、叔向賀貧
本篇選自《國語·晉語八》。識記《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性質的歷史文獻,它的特點是記錄言論多于記載史實。 理解叔向提出的貧富與道德的觀點。 掌握文中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 重點句子 (1)一朝而滅,莫之哀也,惟無德也! (2)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 重點詞語 (1)行刑不疚,以免于難。 (2)諸侯親之,戎狄懷之。 (3)起也將亡,賴子存之。4、*荊軻剌秦王
本篇選自《戰國策》。 識記《戰國策》是漢代劉向編訂而成,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全書分十二國,共三十三篇。 概述荊軻剌秦王的過程,分析荊軻的俠士形象。 重點段落 第三自然段:荊軻知太子不忍——遂自刎。 第十七自然段:是時,侍醫夏無且——被八刨。 重點句子 (1)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3)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重點詞語 (1)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2)今日往而不返者,豎子也。 (3)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本篇選自《論語·先進》。 識記《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 理解曾皙的志向,掌握孔子的“治國以禮”的思想觀點。 掌握本文記敘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段:為國以禮——孰能為之大 重點句子 (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以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重點詞語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夫子哂之。 (3)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6、*齊桓晉文之事章
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識記孟子主張施仁政、行王道,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 識記《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先秦散文的杰出代表,是孟子與弟子合著,共7篇,分上下。 掌握文中的比喻句、對偶句、排比句。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段:“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未之有也。” 重點句子 (1)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3)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5)明君制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重點詞語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3)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 (4)謹庠序之教。7、*山木
本文選自《莊子》外篇,其要旨是闡明處濁世避禍害之木。 識記莊周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莊周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把他們并稱“老莊”。《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所著,今存33篇,分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三部分。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自然段:莊子消曰——則胡可得而累邪! 重點句子 (1)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2)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3)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重點詞語 (1)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2)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8、山鬼
本文選自屈原《九歌》 識記屈原是我國最早的一位詩人,他留存的作品有25篇,《九歌》是屈原根據民間流傳的祭神巫歌,經過藝術加工而寫成的組詩,共11篇。 識記全詩通過對女神失戀悲哀的描寫,表現了它堅貞誠摯的情操。 重點句子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2)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3)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重點詞語 (1)既含睇兮又宜笑。 (2)杳冥冥兮羌晝晦。 (3)山中人兮芳杜若。9、*孫子列傳
本文選自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識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130篇,分有十表、八書、十二本記、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52萬多字。 理解本文從孫子操練吳王宮中180名婦女之事著筆,生動展現了一位軍事家的治軍才能,也表現了“孫子兵法”的實際價值。 掌握本文的寫作特點。 重點句子 (1)可以小試勒兵乎? (2)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重點詞語 (1)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 (2)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 (3)遂斬隊長二人以循。10、*飲馬長城窟行
本詩屬漢樂府 相和樂府。 識記漢樂府民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新階段,漢樂府根據所用音樂的不同,分成郊廟歌辭、鼓吹歌辭、相和歌辭和雜曲歌辭等四種。 理解本詩寫的是一位婦人對遠方行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長年征戰給廣大人民造成的家庭分離的痛苦。 背誦全詩。 重點詞語 (1)夙昔夢見之 (2)入門各自媚
11、*短歌行
識記這是一首樂府舊題詩,作者曹操。 劃分詩的層次,掌握各層層意,理解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渴望早日建功立業,積極進取的精神。 掌握詩中的比喻用法。 背誦第一、第四自然段。 重點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4)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重點詞語 (1)但為君故 (2)枉用相存 (3)契闊談宴
12、詠貧士
識記作者陶淵明,東晉大詩人,開創古代田園詩歌的傳統,前人稱他為“隱逸詩人之宗”。 《詠貧士》共七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 識記本詩的主題:敘述詩人的貧困狀況與理想節操。 歸納各層大意 背誦全詩 重點句子 (1)傾壺絕余瀝,窺灶不見煙。 (2)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見言。 13、蕪城賦
識記本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抒情小賦之一,作者鮑照是我國南北朝時代有代表性的杰出詩人。了解詩人寫作的社會背景。 識記本賦采用的夸張、對比手法。 重點句子 (1)格高五岳,袤廣三墳。 (2)制磁石以御沖,糊赬壤以飛文。 (3)千齡兮成代,共盡兮何言! 重點詞語 (1)胡能侈秦法 (2)峻隅又已頹 (3)東都妙姬,南國麗人。 14、過香積寺
識記作者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與孟浩然齊名,世稱王孟。 理解本詩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晚年恬靜淡泊的心志。 背誦全詩。
15、*夢游天姥吟留別
識記作者李白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識記本詩是一首記夢詩,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創造出一個雄奇瑰麗的夢中幻境,反襯出現實的丑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理想和自由生活的追求,與權貴勢不兩立的決心。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世間行樂亦如此——使我不得開心顏! 重點句子 (1)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2)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重點詞語 (1)煙濤微茫信難求。 (2)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3)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4)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16、*行路難
識記《行路難》這組樂府舊題詩,原為三首,這是第一首。 掌握全詩的內容和層次,以及抒發的情感。理解詩歌中所用的典故和比喻。 背誦這首詩。 重點句子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2)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重點詞語 (1)玉盤珍饈直萬錢。 (2)今安在? (3)直掛云帆濟滄海。17、*兵車行
識記作者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自唐代起,就獲得了“詩史”的美稱。 掌握本詩是一首敘事詩,它通過對人民被迫出征的情景的描繪,深刻揭露了唐王朝長期黷武,連年征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災難。掌握全詩的內容和層次,并正確概括各層層意。 分析本詩“寓情于敘事”的寫作方法。 重點句子 (1)耶娘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干云霄。 (2)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3)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重點詞語 (1)道旁過者問行人。 (2)武皇開邊意未已。 (3)縣官急索租。 (4)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18、登高
識記本詩是一首七言律詩,曾被后人推崇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掌握本詩在景物描寫方面的特點。 背誦全詩。
19、*原毀
識記本文作者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主張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主張創新,強調“惟陳言之務去”。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理解本文是一篇針砭時弊的議論文。 掌握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 重點段落 第三自然段: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道德之行,難已! 重點句子 (1)其責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3)其責人也詳,其待已也廉。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重點詞語 (1)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2)一善易修也。 (3)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4)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20、*琵琶行
識記作者白居易中唐詩壇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識記本詩與《長恨歌》同為敘事名篇,代表了我國古代長篇敘事詩的卓越成就。 理解該詩的思想內容。 重點段落 序:元和十年——曰《琵琶行》 第二自然段:轉軸撥弦三兩聲——唯見江心秋月白。 第四自然段:我聞琵琶已嘆息——為君翻作《琵琶行》 重點句子 (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重點詞語 (1)遂命灑,使快彈數曲。 (2)感斯人言,是夕始覺遷謫意。 (3)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4)為君翻作《琵琶行》。21、*三戒并序
識記作者柳宗元和韓愈齊名,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與之并稱韓柳。 識記本文為一組寓言。作者用寓言形式隱晦曲折的諷剌那些恃寵驕橫、外強中干、肆意作惡的藩鎮、宦官及其爪牙們,指出這些可惡的東西,必然要遭到覆沒的下場。 重點段落 開頭段:吾恒惡世之人——作《三戒》。 重點句子 (1)然卒迨于禍。 (2)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 (3)因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4)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 重點詞語 (1)吾恒惡世之人,不知推已之本。 (2)臨江之人,畋得麋麂,蓄之。 (3)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4)夜則竊嚙斗暴。22、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識記本詩是一首七律感懷詩,作者借景抒懷,為自己政治上遭受的不平,為好友與已一樣,同被貶到南荒,抒發了悲憤憂愁的情懷。 理解頷聯的象征意義。 背誦全詩。 重點詞語 (1)驚風亂飐芙蓉水。 (2)猶自音書滯一鄉。 23、*泊秦淮
識記本詩作者杜牧是晚唐詩人,被時人稱之“小杜”。本詩為七言絕句。 理解本詩主題:通過對秦淮夜景的描繪,歷史興衰的感嘆,譴責人晚唐統治者和官僚貴族不恤國事尋歡作樂的丑惡,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隱憂。 背誦這首詩。 掌握“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曲筆內涵。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識記作者李煜是五代時南唐的最后一個君主,世稱李后主。 掌握本首詞寫的是作者對故國和過去享樂生活的懷念,抒發了深沉的哀怨情感。這首詞是作者被俘后的作品。 背誦這首詞。 25、*秋聲賦
識記作者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集》、《新五代史》等。 理解本文為一篇文賦,特點是鋪陳夸飾,詞藻比較華麗,句子駢散結合,富于變化,駢文部分要求押韻。 掌握本文的主題:人受自然(有聲之秋)的影響較小,而受自我憂慮(無聲之秋)的影響較大,因而在生活的挫折面前應保持樂觀曠達的態度,不應陷入憂慮悉苦不能自撥,即: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句子及詞語 1、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 2、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3、有動于中,必搖其精。 4、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26、*訓儉示康
識記作者司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著有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掌握《資治通鑒》的含義。 掌握本文是司馬光寫給兒子司馬康,訓誡他崇尚節儉的一篇家訓。 重點段落 全文第四自然段:“又聞昔李文靖公……豈庸人所及哉!” 重點句子和詞語 1、眾心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議也。 3、卿為清望官,奈何飲于酒肆? 4、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5、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27、江城子(密州出獵)
識記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與其你蘇洵,弟弟蘇轍為后人稱之“三蘇”。 掌握這首詞寫于蘇軾居密州的第二年,時年40歲。 重點句子及詞語 1、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2、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背誦全詞。28、*教戰守策
識記這篇文章選自《東坡文集》,原題為《教戰守》,“策”字是后人加的。 重點段落 全文第三自然段:“蓋嘗試論之——養之太過歟?” 重點詞語與重點句子 1、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 2、此疾之所由生也。 3、論戰斗之事,則縮頸而股栗。 4、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 5、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29、聲聲慢(尋尋覓覓)
識記作者李清照,宋代詞壇婉約派大家,有《漱玉詞》。掌握這首詞:作者抒發了國破家亡后,深沉而悲痛的心情。理解這首詞開頭的七組疊字及結尾處的兩組疊字表達效果。 背誦該首詞。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滿地黃花堆積。 2、梧桐更兼細雨。 3、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0、*關山月
識記作者陸游,自號放翁,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詩現存9300多首。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 掌握關山月,原為漢樂府橫吹曲名,內容多寫戌邊戰士月夜思鄉及家人互傷離別之情。 掌握全詩的層次及內容。 理解該詩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 理解該詩的中心句。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朱門沉沉按歌舞。 2、戌樓刁斗催月落。 3、中原干戈古亦聞。 4、遺民忍死望恢復。
31、沈園二首
識記這兩首七絕是陸游悼念原配妻子唐婉所作。 識記沈園故址在今浙江省紹興東南。3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識記作者辛棄疾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詞風以豪放悲壯為主,發展了蘇軾的詞風,后人以“蘇辛”并稱。有《稼軒長短句》。 重點詞語和句子 1、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2、生子當如孫仲謀! 背誦全首詞3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熟讀全首詞 重點詞語和句子 1、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34、天凈沙(秋思)
識記作者馬致遠是元代前期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在散曲上的成就可稱元代之冠。著有雜劇《漢宮秋》等七種,散曲有《東籬樂府》,其中小令104首,套數17套。 識記《天凈沙·秋思》,被王國維視為元人小令中之最佳者。該首小令千百年來傳誦不絕,被尊為“秋思之祖”。 背誦全篇。 35、*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識記作者睢景臣元代著名散曲、雜劇作家。 識記元曲分雜劇和散曲兩類,其中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 掌握該首套曲在寫作上的三大特點。 理解該首套曲主要內容;了解該曲中劉邦的形象特點。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暢好是妝幺大戶。 2、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 3、明標著冊歷,見放著文書。 4、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喚作漢高祖! 5、車前八個天曹判,車后若士遞送夫。
36、滄浪亭記
識記本文作者歸有光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三吳水利錄》。 掌握滄浪亭在今江蘇省蘇州市,是宋代詩人蘇舜卿建造,后來湮沒。至明代,文瑛和尚又在這里重新修造了滄浪亭。 了解全文靈活地運用對比方法,即甲和乙比,否定甲;甲和丙比,肯定甲。37、*報劉一丈書
識記本文作者宗臣在明代文壇上有較大的影響,散文創作尤為突出,與當時的李攀龍等合稱“后七子”。 理解這篇書信體散文中所指的權者是隱射明嘉靖年間的奸相嚴嵩的。 重點段落 文全第2自然段。掌握該段按照時間順序,具體描繪“客”在進見“相見”的整個過程,了解作者運用的漫畫式描寫手法。 重點句子 (1)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也!姑容我入。” (2)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上所上壽金。 (3)“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 重點詞語 (1)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 (2)自歲時伏臘一剌之外,即經年不往也。 (3)斯則仆之褊衷,以此長不見悅于長吏。38、林黛玉進賈府
識記作者曹雪芹字夢阮,號雪芹。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的創作,由于貧病早卒,只完成全書中的前八十回。 掌握《紅樓夢》的主題:主要表現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興盛和衰亡的過程,以賈家的榮、寧二府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對黑暗的封建社會腐朽生活,虛偽的禮教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被壓迫者的苦難與反抗,對封建社會叛逆者表示了同情、贊美和惋惜。 掌握本文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特點是借助林黛玉的眼睛來表現賈府的人和事。 重點詞語 1、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2、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3、座上珠璣昭明,堂前黼黻煥煙霞。 4、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 5、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 39、*治平篇
識記作者洪亮吉,清乾隆時編修,著有《春秋左傳詁》、《公羊轂梁古義》、《六書轉注錄》等多種。本文選自《卷施閣詩文甲基》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詞語 1、人未有不樂為治平之民者也。 2、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 3、高、曾之時,隙地未盡辟,閑廛未盡居也。 4、一人居百人之屋,一戶占百戶之田。 重點句子 1、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2、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 3、此吾所以為治平之民慮也。 40、*《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識記孫文,號中山,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領導者。 掌握本文的寫作背景。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山戲。 2、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 3、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 4、視清季有加。 5、予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41*燈下漫筆
識記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說集《吶喊》、《傍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雜文集《熱風》、《墳》、《華蓋集》等。 識記本文選自魯迅雜文集《墳》。 理解第一部分作者對中國歷史的剖析結論及對青年提出的希望。 理解第二部分作者對國“固有精神文明”和軍閥統治的現實的剖析結論,掌握作者對中國青年使命的呼喚。 理解全文的“漫筆”形式。 42、自題小像
識記這首詩是作者留學日本時題在自己的小照后面送給友人許壽裳的,該詩表達了青年魯迅獻身祖國和人民的宏偉志愿和愛國情感。 背誦全詩。 重點詞語及句子 1、風雨如磐闇故園。 2、寄意寒星荃不察。 43、*范愛農
掌握本文的主題及寫作背景。 分析范愛農的性格特征。 掌握作者用以說明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反動勢力篡奪的幾個基本事實。
44、*爐中煤
識記本詩選自郭沫若詩集《女神》,是一首表現眷念祖國之情的現代詩。作者郭沫若是我國杰出的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識記《女神》的出版年代及歷史評價。 識記郭沫若參與組織的文學社團“創造社”。 掌握本詩在藝術構思上的特點。 掌握本詩中使用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掌握本詩中的擬人,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45、沁園春(長沙)
熟讀本首詞,掌握該詞的寫作背景。 理解本首詞景物描寫的作用。 重點詞語及句子 1、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2、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3、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4、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46、*七律(長征)
背誦全詩,掌握中心句,掌握全詩的主題。 掌握全詩既高度概括,又具體生動的寫作特色。 重點詞語及句子 1、萬水千山只等閑。 2、五嶺逶迤騰細浪。 3、三軍過后盡開顏。 47、*夜
識記作者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還有《劍鞘》、《腳步集》等5部散文集。識記葉圣陶開拓了中國童話的創作,有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識記本篇小說選自《葉圣陶文集》,作者當時以“桂山”為筆名,是我國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的作品之一。 掌握本小說題目命名的意義。 理解本小說采用一明一暗雙線結構的方式。
48、*屯溪夜泊記
識記作者郁達夫1921年,在東京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發起組織創造社,是“五四”以來較有影響的作家之一。 識記作者第一本小說集《沉淪》是我國五四后的第一部新文學白話小說集。作者另有作品《蔦蘿集》、《寒厭集》、《雞肋集》等。 識記本文選自《郁達夫游記》 理解本文寫作上的三個特點。49、*當鋪前
識記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1921年,與鄭振鐸、葉圣陶、周作人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 識記作者所著的長篇小說《子夜》是我國新文學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識記作者所著《幻滅》、《動搖》、《虹》、《春蠶》、《林家鋪子》等多種小說。 理解本小說的主題。掌握小說前后兩部分的內容和作用。 分析小說主人公形象特點50、再別康橋
識記作者徐志摩是我國現代的早期文學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詩集。 識記本詩選自《猛虎集》。 背誦本詩的第二節和第三節。 掌握詩中所使用的比喻。51、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識記作者朱自清是現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詩人,是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大量的散文作品,比如《背影》、《歐游雜記》、《你我》、《經典常談》、《詩言志辨》、《新詩雜話》等,最著名的散文是《荷塘月色》。 識記本文最初發表于1924年1月《東方雜志》,是作者前期散文的名篇之一。 理解本文的主題和結構。 掌握作者在本文中狀物寫景的特點。52、*死水
識記作者聞一多,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斗士。著有詩集《紅燭》、《死水》等。 識記本篇選自詩集《死水》,是一篇抒情詩。 識記作者詩的“三美”的理論和本篇的象征手法與比擬手法。 背誦全詩。 重點段落。 第二、第三、第五節。53、*駱駝樣子(節選)
識記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杰出的小說家、藝術家。曾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有《離婚》、《駱駝樣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鼓書藝人》等小說;《龍須溝》、《茶館》《西望長安》等劇本。 掌握本篇的內容和主題。 理解本篇通過對人物的肖像描寫和心理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54、*寄小讀者(通訊十四)
識記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是“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散文《笑》、《夢》、《往事》、《寄小讀者》、《山中雜記》等;兒童文學作品主要有《小桔燈》、《拾穗小扎》等。 識記冰心散文題材多是母愛、童年生活、自然景物、異國風光等。 識記本文是一篇書信體散文,表達了作者熱愛人生、自然和親友的溫柔情感,抒發了戰勝疾病的樂觀情懷。 識記冰心作品的三個藝術特點,了解人們對其特點的評價。
55、*燈
識記作者巴金,原名李堯棠,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很大影響的優秀作家。著有小說《家》、《春》、《秋》、《憩園》、《寒夜》等,還有《海行雜記》、《生之懺悔》、《龍·虎·狗》散文集等。 識記本文的寫作年代與寫作背景。 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56、海市
識記作者楊朔,是我國當代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著有《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櫻花雨》、《生命泉》等數十篇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優秀散文。 識記本文的內容和主題 理解本文的藝術成就。57、*瑣憶
識記作者唐 ,是我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散文作家,著有《唐弢雜文集》、《春濤集》、《落帆集》、《雛燕集》等。 掌握本文的寫作背景。 理解本文與魯迅名句之間的關系。 掌握本文中提及的《閑話皇帝》事件。58、*小溪流的歌
識記作者嚴文井是我國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著有童話作品《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驕傲的小貓》、《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等。 掌握本文的主題與結構。 理解本文中的正面形象與落后保守者的形象。59、*社稷壇抒情
識記作家秦牧,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其散文在內容上最大的特點,是思想性與知識性的完美統一、相輔相成。 掌握本文主題。 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60、春之歌
識記作家王蒙,優秀小說作家,先后發表過《青春萬歲》、《小豆兒》、《組織部新來的年青人》等長、短篇小說多部。 識記本篇小說選自《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集》 掌握聯想在小說中的作用,理解小說中借鑒了西方現代派文學中意識流表現方法。61、歌
識記作者拜倫,是19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著有《閑暇的時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異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海盜》、《唐璜》等多篇詩作。 識記本篇為抒情短詩。 掌握本篇所使用的擬人化的手法。62、門檻
識記作者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著有《獵人日記》、《木木》、《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煙》、《處女地》等多種作品。 識記本文是作者生前的未發表過的一篇散文,后收入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集》。 理解本文的形象的象征性與代表性。63、項鏈
識記作者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杰出的小說家,著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菲菲小姐》等作品,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識記本文原名為《首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 掌握本小說的內容和主題。64、*麥琪的禮物
識記本文是美國現代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享利的杰作。歐·享利著有《警察與贊美詩》、《最后的藤葉》、《帶家具出租的房間》等300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被人稱為“曼哈頓的桂冠詩人”。 理解“麥琪的禮物”的含義。 掌握本文的主題 理解小說“一詳一略,一明一暗”的結構安排及作用。
選用教材意見
《大學語文》王存信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江蘇教育學院編
編寫說明
根據蘇教師[1999]9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教師自學考試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們制定了江蘇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專科)課程考試新方案,按照此新方案,我們組織江蘇教育學院的專業人員編寫了2001年(上)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各開考課程的考試大綱,并經專家進行了審定。現印發給各助學單位和考生使用,作為考試的要求和依據。歡迎各地在使用過程中提出修改意見。
江蘇省中小學教師自學考試辦公室二000年十月
一、能力要求
1、了解中化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識記文學只上有關的名家名篇。 2、能夠順利閱讀一般的文章,能夠借助工具書讀懂簡單的文言文。 3、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一般的文章或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語言形式和寫作藝術。 4、具備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文章的一般寫作知識,能對課本中所涉及到的文章寫作藝術作出正確的分析。
二、知識范圍
(一)文學基本常識 掌握課本所涉及到的幾十位作家知識與作品知識,識記重要作家的名號所屬時代、國別、了解他們的文學主張,文學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識記重要作品的文學價值和文學史地位。
(二)課文基本內容 掌握課本中64篇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能借助文后注釋與評析準確掌握各篇文章的寫作背景、主題思想、語言特色、重點詞句、寫作技巧等。(三)漢語與寫作常識 掌握作品中有關文言詞語的詞義及用法,能分析一般單句的語法成分,掌握比喻、比擬、對偶、排比、夸張、層遞等常用修辭格。掌握各篇作品的文體分類與相關寫作知識。
三、課文的評價與要求(標題前加*號的為精讀篇目)
1、*東山
本文選自《詩經·豳風》。識記《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500余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分“風”、“雅”、“頌”三大類。 掌握該篇主題:表達了一位遠戌歸來的士兵在還鄉途中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描述了他出征以后家園殘破的景象,以及妻子孤苦無依的痛苦生活,揭示了戰爭帶給人民的苦難,反映了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了解該詩使用了賦的表現形式有哪些作用。 重點句子 (1)鸛鳴于垤,婦嘆于室。 (2)有敦瓜苦,蒸在栗薪。 (3)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重點詞語 (1)我徂東山 (2)零雨其濛 (3)勿士行枚 (4)伊可懷也 2、*殽之戰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識記《左傳》是戰國初期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司馬遷認為是魯國只官左丘明撰寫的。 概述《殽之戰》的主要內容。 分析蹇叔“哭師”的原因。 重點段落 第一自然段“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秦師遂東。” 第六自然段“秦伯素服郊次——(文末)” 重點句子 (1)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2)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3)彼實構吾二君。 重點詞語 (1)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2)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3)鄭有備矣,不可冀也。 (4)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3、叔向賀貧
本篇選自《國語·晉語八》。識記《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性質的歷史文獻,它的特點是記錄言論多于記載史實。 理解叔向提出的貧富與道德的觀點。 掌握文中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 重點句子 (1)一朝而滅,莫之哀也,惟無德也! (2)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 重點詞語 (1)行刑不疚,以免于難。 (2)諸侯親之,戎狄懷之。 (3)起也將亡,賴子存之。4、*荊軻剌秦王
本篇選自《戰國策》。 識記《戰國策》是漢代劉向編訂而成,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全書分十二國,共三十三篇。 概述荊軻剌秦王的過程,分析荊軻的俠士形象。 重點段落 第三自然段:荊軻知太子不忍——遂自刎。 第十七自然段:是時,侍醫夏無且——被八刨。 重點句子 (1)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3)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重點詞語 (1)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2)今日往而不返者,豎子也。 (3)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本篇選自《論語·先進》。 識記《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 理解曾皙的志向,掌握孔子的“治國以禮”的思想觀點。 掌握本文記敘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段:為國以禮——孰能為之大 重點句子 (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以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重點詞語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夫子哂之。 (3)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6、*齊桓晉文之事章
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識記孟子主張施仁政、行王道,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 識記《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先秦散文的杰出代表,是孟子與弟子合著,共7篇,分上下。 掌握文中的比喻句、對偶句、排比句。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段:“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未之有也。” 重點句子 (1)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3)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5)明君制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重點詞語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3)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 (4)謹庠序之教。7、*山木
本文選自《莊子》外篇,其要旨是闡明處濁世避禍害之木。 識記莊周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莊周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把他們并稱“老莊”。《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所著,今存33篇,分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三部分。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自然段:莊子消曰——則胡可得而累邪! 重點句子 (1)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2)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3)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重點詞語 (1)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2)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8、山鬼
本文選自屈原《九歌》 識記屈原是我國最早的一位詩人,他留存的作品有25篇,《九歌》是屈原根據民間流傳的祭神巫歌,經過藝術加工而寫成的組詩,共11篇。 識記全詩通過對女神失戀悲哀的描寫,表現了它堅貞誠摯的情操。 重點句子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2)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3)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重點詞語 (1)既含睇兮又宜笑。 (2)杳冥冥兮羌晝晦。 (3)山中人兮芳杜若。9、*孫子列傳
本文選自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識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130篇,分有十表、八書、十二本記、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52萬多字。 理解本文從孫子操練吳王宮中180名婦女之事著筆,生動展現了一位軍事家的治軍才能,也表現了“孫子兵法”的實際價值。 掌握本文的寫作特點。 重點句子 (1)可以小試勒兵乎? (2)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重點詞語 (1)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 (2)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 (3)遂斬隊長二人以循。10、*飲馬長城窟行
本詩屬漢樂府 相和樂府。 識記漢樂府民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新階段,漢樂府根據所用音樂的不同,分成郊廟歌辭、鼓吹歌辭、相和歌辭和雜曲歌辭等四種。 理解本詩寫的是一位婦人對遠方行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長年征戰給廣大人民造成的家庭分離的痛苦。 背誦全詩。 重點詞語 (1)夙昔夢見之 (2)入門各自媚
11、*短歌行
識記這是一首樂府舊題詩,作者曹操。 劃分詩的層次,掌握各層層意,理解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渴望早日建功立業,積極進取的精神。 掌握詩中的比喻用法。 背誦第一、第四自然段。 重點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4)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重點詞語 (1)但為君故 (2)枉用相存 (3)契闊談宴
12、詠貧士
識記作者陶淵明,東晉大詩人,開創古代田園詩歌的傳統,前人稱他為“隱逸詩人之宗”。 《詠貧士》共七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 識記本詩的主題:敘述詩人的貧困狀況與理想節操。 歸納各層大意 背誦全詩 重點句子 (1)傾壺絕余瀝,窺灶不見煙。 (2)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見言。 13、蕪城賦
識記本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抒情小賦之一,作者鮑照是我國南北朝時代有代表性的杰出詩人。了解詩人寫作的社會背景。 識記本賦采用的夸張、對比手法。 重點句子 (1)格高五岳,袤廣三墳。 (2)制磁石以御沖,糊赬壤以飛文。 (3)千齡兮成代,共盡兮何言! 重點詞語 (1)胡能侈秦法 (2)峻隅又已頹 (3)東都妙姬,南國麗人。 14、過香積寺
識記作者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與孟浩然齊名,世稱王孟。 理解本詩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晚年恬靜淡泊的心志。 背誦全詩。
15、*夢游天姥吟留別
識記作者李白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識記本詩是一首記夢詩,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創造出一個雄奇瑰麗的夢中幻境,反襯出現實的丑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理想和自由生活的追求,與權貴勢不兩立的決心。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世間行樂亦如此——使我不得開心顏! 重點句子 (1)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2)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重點詞語 (1)煙濤微茫信難求。 (2)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3)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4)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16、*行路難
識記《行路難》這組樂府舊題詩,原為三首,這是第一首。 掌握全詩的內容和層次,以及抒發的情感。理解詩歌中所用的典故和比喻。 背誦這首詩。 重點句子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2)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重點詞語 (1)玉盤珍饈直萬錢。 (2)今安在? (3)直掛云帆濟滄海。17、*兵車行
識記作者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自唐代起,就獲得了“詩史”的美稱。 掌握本詩是一首敘事詩,它通過對人民被迫出征的情景的描繪,深刻揭露了唐王朝長期黷武,連年征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災難。掌握全詩的內容和層次,并正確概括各層層意。 分析本詩“寓情于敘事”的寫作方法。 重點句子 (1)耶娘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干云霄。 (2)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3)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重點詞語 (1)道旁過者問行人。 (2)武皇開邊意未已。 (3)縣官急索租。 (4)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18、登高
識記本詩是一首七言律詩,曾被后人推崇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掌握本詩在景物描寫方面的特點。 背誦全詩。
19、*原毀
識記本文作者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主張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主張創新,強調“惟陳言之務去”。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理解本文是一篇針砭時弊的議論文。 掌握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 重點段落 第三自然段: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道德之行,難已! 重點句子 (1)其責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3)其責人也詳,其待已也廉。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重點詞語 (1)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2)一善易修也。 (3)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4)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20、*琵琶行
識記作者白居易中唐詩壇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識記本詩與《長恨歌》同為敘事名篇,代表了我國古代長篇敘事詩的卓越成就。 理解該詩的思想內容。 重點段落 序:元和十年——曰《琵琶行》 第二自然段:轉軸撥弦三兩聲——唯見江心秋月白。 第四自然段:我聞琵琶已嘆息——為君翻作《琵琶行》 重點句子 (1)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重點詞語 (1)遂命灑,使快彈數曲。 (2)感斯人言,是夕始覺遷謫意。 (3)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4)為君翻作《琵琶行》。21、*三戒并序
識記作者柳宗元和韓愈齊名,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與之并稱韓柳。 識記本文為一組寓言。作者用寓言形式隱晦曲折的諷剌那些恃寵驕橫、外強中干、肆意作惡的藩鎮、宦官及其爪牙們,指出這些可惡的東西,必然要遭到覆沒的下場。 重點段落 開頭段:吾恒惡世之人——作《三戒》。 重點句子 (1)然卒迨于禍。 (2)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 (3)因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4)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 重點詞語 (1)吾恒惡世之人,不知推已之本。 (2)臨江之人,畋得麋麂,蓄之。 (3)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4)夜則竊嚙斗暴。22、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識記本詩是一首七律感懷詩,作者借景抒懷,為自己政治上遭受的不平,為好友與已一樣,同被貶到南荒,抒發了悲憤憂愁的情懷。 理解頷聯的象征意義。 背誦全詩。 重點詞語 (1)驚風亂飐芙蓉水。 (2)猶自音書滯一鄉。 23、*泊秦淮
識記本詩作者杜牧是晚唐詩人,被時人稱之“小杜”。本詩為七言絕句。 理解本詩主題:通過對秦淮夜景的描繪,歷史興衰的感嘆,譴責人晚唐統治者和官僚貴族不恤國事尋歡作樂的丑惡,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隱憂。 背誦這首詩。 掌握“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曲筆內涵。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識記作者李煜是五代時南唐的最后一個君主,世稱李后主。 掌握本首詞寫的是作者對故國和過去享樂生活的懷念,抒發了深沉的哀怨情感。這首詞是作者被俘后的作品。 背誦這首詞。 25、*秋聲賦
識記作者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集》、《新五代史》等。 理解本文為一篇文賦,特點是鋪陳夸飾,詞藻比較華麗,句子駢散結合,富于變化,駢文部分要求押韻。 掌握本文的主題:人受自然(有聲之秋)的影響較小,而受自我憂慮(無聲之秋)的影響較大,因而在生活的挫折面前應保持樂觀曠達的態度,不應陷入憂慮悉苦不能自撥,即: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句子及詞語 1、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 2、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3、有動于中,必搖其精。 4、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26、*訓儉示康
識記作者司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著有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掌握《資治通鑒》的含義。 掌握本文是司馬光寫給兒子司馬康,訓誡他崇尚節儉的一篇家訓。 重點段落 全文第四自然段:“又聞昔李文靖公……豈庸人所及哉!” 重點句子和詞語 1、眾心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議也。 3、卿為清望官,奈何飲于酒肆? 4、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5、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27、江城子(密州出獵)
識記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與其你蘇洵,弟弟蘇轍為后人稱之“三蘇”。 掌握這首詞寫于蘇軾居密州的第二年,時年40歲。 重點句子及詞語 1、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2、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背誦全詞。28、*教戰守策
識記這篇文章選自《東坡文集》,原題為《教戰守》,“策”字是后人加的。 重點段落 全文第三自然段:“蓋嘗試論之——養之太過歟?” 重點詞語與重點句子 1、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 2、此疾之所由生也。 3、論戰斗之事,則縮頸而股栗。 4、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 5、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29、聲聲慢(尋尋覓覓)
識記作者李清照,宋代詞壇婉約派大家,有《漱玉詞》。掌握這首詞:作者抒發了國破家亡后,深沉而悲痛的心情。理解這首詞開頭的七組疊字及結尾處的兩組疊字表達效果。 背誦該首詞。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滿地黃花堆積。 2、梧桐更兼細雨。 3、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0、*關山月
識記作者陸游,自號放翁,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詩現存9300多首。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 掌握關山月,原為漢樂府橫吹曲名,內容多寫戌邊戰士月夜思鄉及家人互傷離別之情。 掌握全詩的層次及內容。 理解該詩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 理解該詩的中心句。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朱門沉沉按歌舞。 2、戌樓刁斗催月落。 3、中原干戈古亦聞。 4、遺民忍死望恢復。
31、沈園二首
識記這兩首七絕是陸游悼念原配妻子唐婉所作。 識記沈園故址在今浙江省紹興東南。3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識記作者辛棄疾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詞風以豪放悲壯為主,發展了蘇軾的詞風,后人以“蘇辛”并稱。有《稼軒長短句》。 重點詞語和句子 1、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2、生子當如孫仲謀! 背誦全首詞3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熟讀全首詞 重點詞語和句子 1、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34、天凈沙(秋思)
識記作者馬致遠是元代前期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在散曲上的成就可稱元代之冠。著有雜劇《漢宮秋》等七種,散曲有《東籬樂府》,其中小令104首,套數17套。 識記《天凈沙·秋思》,被王國維視為元人小令中之最佳者。該首小令千百年來傳誦不絕,被尊為“秋思之祖”。 背誦全篇。 35、*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識記作者睢景臣元代著名散曲、雜劇作家。 識記元曲分雜劇和散曲兩類,其中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 掌握該首套曲在寫作上的三大特點。 理解該首套曲主要內容;了解該曲中劉邦的形象特點。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暢好是妝幺大戶。 2、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 3、明標著冊歷,見放著文書。 4、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喚作漢高祖! 5、車前八個天曹判,車后若士遞送夫。
36、滄浪亭記
識記本文作者歸有光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三吳水利錄》。 掌握滄浪亭在今江蘇省蘇州市,是宋代詩人蘇舜卿建造,后來湮沒。至明代,文瑛和尚又在這里重新修造了滄浪亭。 了解全文靈活地運用對比方法,即甲和乙比,否定甲;甲和丙比,肯定甲。37、*報劉一丈書
識記本文作者宗臣在明代文壇上有較大的影響,散文創作尤為突出,與當時的李攀龍等合稱“后七子”。 理解這篇書信體散文中所指的權者是隱射明嘉靖年間的奸相嚴嵩的。 重點段落 文全第2自然段。掌握該段按照時間順序,具體描繪“客”在進見“相見”的整個過程,了解作者運用的漫畫式描寫手法。 重點句子 (1)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也!姑容我入。” (2)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上所上壽金。 (3)“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 重點詞語 (1)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 (2)自歲時伏臘一剌之外,即經年不往也。 (3)斯則仆之褊衷,以此長不見悅于長吏。38、林黛玉進賈府
識記作者曹雪芹字夢阮,號雪芹。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的創作,由于貧病早卒,只完成全書中的前八十回。 掌握《紅樓夢》的主題:主要表現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興盛和衰亡的過程,以賈家的榮、寧二府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對黑暗的封建社會腐朽生活,虛偽的禮教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被壓迫者的苦難與反抗,對封建社會叛逆者表示了同情、贊美和惋惜。 掌握本文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特點是借助林黛玉的眼睛來表現賈府的人和事。 重點詞語 1、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2、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3、座上珠璣昭明,堂前黼黻煥煙霞。 4、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 5、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 39、*治平篇
識記作者洪亮吉,清乾隆時編修,著有《春秋左傳詁》、《公羊轂梁古義》、《六書轉注錄》等多種。本文選自《卷施閣詩文甲基》 重點段落 全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詞語 1、人未有不樂為治平之民者也。 2、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 3、高、曾之時,隙地未盡辟,閑廛未盡居也。 4、一人居百人之屋,一戶占百戶之田。 重點句子 1、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2、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 3、此吾所以為治平之民慮也。 40、*《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識記孫文,號中山,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領導者。 掌握本文的寫作背景。 重點詞語及句子 1、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山戲。 2、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 3、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 4、視清季有加。 5、予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41*燈下漫筆
識記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說集《吶喊》、《傍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雜文集《熱風》、《墳》、《華蓋集》等。 識記本文選自魯迅雜文集《墳》。 理解第一部分作者對中國歷史的剖析結論及對青年提出的希望。 理解第二部分作者對國“固有精神文明”和軍閥統治的現實的剖析結論,掌握作者對中國青年使命的呼喚。 理解全文的“漫筆”形式。 42、自題小像
識記這首詩是作者留學日本時題在自己的小照后面送給友人許壽裳的,該詩表達了青年魯迅獻身祖國和人民的宏偉志愿和愛國情感。 背誦全詩。 重點詞語及句子 1、風雨如磐闇故園。 2、寄意寒星荃不察。 43、*范愛農
掌握本文的主題及寫作背景。 分析范愛農的性格特征。 掌握作者用以說明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反動勢力篡奪的幾個基本事實。
44、*爐中煤
識記本詩選自郭沫若詩集《女神》,是一首表現眷念祖國之情的現代詩。作者郭沫若是我國杰出的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識記《女神》的出版年代及歷史評價。 識記郭沫若參與組織的文學社團“創造社”。 掌握本詩在藝術構思上的特點。 掌握本詩中使用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掌握本詩中的擬人,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45、沁園春(長沙)
熟讀本首詞,掌握該詞的寫作背景。 理解本首詞景物描寫的作用。 重點詞語及句子 1、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2、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3、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4、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46、*七律(長征)
背誦全詩,掌握中心句,掌握全詩的主題。 掌握全詩既高度概括,又具體生動的寫作特色。 重點詞語及句子 1、萬水千山只等閑。 2、五嶺逶迤騰細浪。 3、三軍過后盡開顏。 47、*夜
識記作者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還有《劍鞘》、《腳步集》等5部散文集。識記葉圣陶開拓了中國童話的創作,有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識記本篇小說選自《葉圣陶文集》,作者當時以“桂山”為筆名,是我國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的作品之一。 掌握本小說題目命名的意義。 理解本小說采用一明一暗雙線結構的方式。
48、*屯溪夜泊記
識記作者郁達夫1921年,在東京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發起組織創造社,是“五四”以來較有影響的作家之一。 識記作者第一本小說集《沉淪》是我國五四后的第一部新文學白話小說集。作者另有作品《蔦蘿集》、《寒厭集》、《雞肋集》等。 識記本文選自《郁達夫游記》 理解本文寫作上的三個特點。49、*當鋪前
識記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1921年,與鄭振鐸、葉圣陶、周作人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 識記作者所著的長篇小說《子夜》是我國新文學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識記作者所著《幻滅》、《動搖》、《虹》、《春蠶》、《林家鋪子》等多種小說。 理解本小說的主題。掌握小說前后兩部分的內容和作用。 分析小說主人公形象特點50、再別康橋
識記作者徐志摩是我國現代的早期文學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詩集。 識記本詩選自《猛虎集》。 背誦本詩的第二節和第三節。 掌握詩中所使用的比喻。51、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識記作者朱自清是現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詩人,是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大量的散文作品,比如《背影》、《歐游雜記》、《你我》、《經典常談》、《詩言志辨》、《新詩雜話》等,最著名的散文是《荷塘月色》。 識記本文最初發表于1924年1月《東方雜志》,是作者前期散文的名篇之一。 理解本文的主題和結構。 掌握作者在本文中狀物寫景的特點。52、*死水
識記作者聞一多,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斗士。著有詩集《紅燭》、《死水》等。 識記本篇選自詩集《死水》,是一篇抒情詩。 識記作者詩的“三美”的理論和本篇的象征手法與比擬手法。 背誦全詩。 重點段落。 第二、第三、第五節。53、*駱駝樣子(節選)
識記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杰出的小說家、藝術家。曾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有《離婚》、《駱駝樣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鼓書藝人》等小說;《龍須溝》、《茶館》《西望長安》等劇本。 掌握本篇的內容和主題。 理解本篇通過對人物的肖像描寫和心理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54、*寄小讀者(通訊十四)
識記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是“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散文《笑》、《夢》、《往事》、《寄小讀者》、《山中雜記》等;兒童文學作品主要有《小桔燈》、《拾穗小扎》等。 識記冰心散文題材多是母愛、童年生活、自然景物、異國風光等。 識記本文是一篇書信體散文,表達了作者熱愛人生、自然和親友的溫柔情感,抒發了戰勝疾病的樂觀情懷。 識記冰心作品的三個藝術特點,了解人們對其特點的評價。
55、*燈
識記作者巴金,原名李堯棠,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很大影響的優秀作家。著有小說《家》、《春》、《秋》、《憩園》、《寒夜》等,還有《海行雜記》、《生之懺悔》、《龍·虎·狗》散文集等。 識記本文的寫作年代與寫作背景。 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56、海市
識記作者楊朔,是我國當代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著有《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櫻花雨》、《生命泉》等數十篇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優秀散文。 識記本文的內容和主題 理解本文的藝術成就。57、*瑣憶
識記作者唐 ,是我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散文作家,著有《唐弢雜文集》、《春濤集》、《落帆集》、《雛燕集》等。 掌握本文的寫作背景。 理解本文與魯迅名句之間的關系。 掌握本文中提及的《閑話皇帝》事件。58、*小溪流的歌
識記作者嚴文井是我國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著有童話作品《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驕傲的小貓》、《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等。 掌握本文的主題與結構。 理解本文中的正面形象與落后保守者的形象。59、*社稷壇抒情
識記作家秦牧,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其散文在內容上最大的特點,是思想性與知識性的完美統一、相輔相成。 掌握本文主題。 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60、春之歌
識記作家王蒙,優秀小說作家,先后發表過《青春萬歲》、《小豆兒》、《組織部新來的年青人》等長、短篇小說多部。 識記本篇小說選自《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集》 掌握聯想在小說中的作用,理解小說中借鑒了西方現代派文學中意識流表現方法。61、歌
識記作者拜倫,是19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著有《閑暇的時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異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海盜》、《唐璜》等多篇詩作。 識記本篇為抒情短詩。 掌握本篇所使用的擬人化的手法。62、門檻
識記作者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著有《獵人日記》、《木木》、《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煙》、《處女地》等多種作品。 識記本文是作者生前的未發表過的一篇散文,后收入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集》。 理解本文的形象的象征性與代表性。63、項鏈
識記作者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杰出的小說家,著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菲菲小姐》等作品,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識記本文原名為《首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 掌握本小說的內容和主題。64、*麥琪的禮物
識記本文是美國現代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享利的杰作。歐·享利著有《警察與贊美詩》、《最后的藤葉》、《帶家具出租的房間》等300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被人稱為“曼哈頓的桂冠詩人”。 理解“麥琪的禮物”的含義。 掌握本文的主題 理解小說“一詳一略,一明一暗”的結構安排及作用。
選用教材意見
《大學語文》王存信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