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99 環境生態學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江蘇教育學院編
考試要求
1.熟記大綱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規律。 2.了解生物界及其特征,了解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 3.掌握環境污染的對策,生態監測,生態評價以及自然保護的措施。 4.具備對大綱所列主要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和綜合的能力。考試內容
第一章 環境問題和環境生態學
第一節 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其啟示
了解:環境問題的產生及發展過程 理解:環境問題的啟示 理解:三大環境問題及危害
第二節 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
了解:生態學的產生、發展及現狀 了解;環境生態學的定義、研究內容及與之相臨學科的關系
第三節 環境生態學的現狀及發展
了解:環境生態學的產生及現狀 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二章 環境因子的生態作用
第一節 環境與生物
識記:自然環境及各要素 了解:人為環境及污染的環境 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第二節 主要因子的生態作用
理解:光、水和溫度的生態作用 理解:營養鹽類和其他物理因子的作用
第三節 生態因子作用的分析
識記:生態因子一般特征 了解:生態因子的其他作用方式 理解:限制因子作用的4個規律
第三章 種群生態學
第一節 種群與種群生態學
識記:種群的概念及種群生態學的產生和發展 了解:種群的基本特征,種群的基本參數,內稟增長能力 識記:種群增長的基本模式,指數增長和邏輯斯諦增長
第二節 種群動態
識記:自然種群動態數字動態和空間動態 了解:人為干擾下的種群動態 理解:種群調節,非密度調節和密度調節 理解:種群對環境變化的生態對策 生態對策的概念,r-選擇和K-選擇
第三節 種間關系
識記:種間相互作用的類型,正相互作用,負相互作用 了解:種間關系的競爭原理 了解:實驗種群以及自然種群的競爭
第四章 群落生態學
第一節 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理解:群落的定義、群落的生態系統的關系 識記;群落的基本特征 了解:群落的物種組成,優勢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
第二節 群落的結構
識記:群落的外貌,生活型類型 了解:群落的垂直結構,成層現象及主要層的作用 了解;群落的水平格局,時間格局 理解:群落的交錯區和邊緣效應
第三節 群落的演替
識記:群落演替的概念 了解:群落的形成和發育 理解:群落演替的類型 了解:群落演替的理論
第四節 生物群落的分類及排序
了解:生物群落的分類原則 識記: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 理解:群落與環境的關系,及群落對環境的指示作用 理解:群落的排序
第五章 生態系統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和特征
識記: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成分和結構 了解: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 了解;生態系統的類型劃分
第二節 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
理解;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 識記: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及其模式、渠道及熱力學基礎 識記: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概念 理解:生物地化循環 了解: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第三節 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及其調節機制
了解:生態平衡的各種表述 識記:生態平衡失調的基本特征 生態系統的調節
第六章 生物圈主要生態系統及自然資源的保護
第一節 陸地生態系統
識記: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理解:森林生態系統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的作用 了解:森林生態系統遭破壞的原因及產生的危害 了解:我國森林生態的主要問題及重建及恢復的對策 識記:草原生態系統的特點及現狀 了解:草原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及恢復和保護對策 識記: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了解: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
第二節 水域生態系統
識記:水域類型及水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環境特點營養結構及其功能特點 了解: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 理解:水生生態系統恢復和保護對策
第三節 生物資源的科學管理及自然保護區的建設
識記:自然資源與生物資源 了解:我國生物資源的特點 理解:生物資源減少的原因及其保護的價值 了解;生物資源的保護和科學管理 理解: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第七章 環境污染防治的生態對策
第一節 環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識記:環境污染的概念和實質;環境污染的生態對策 了解:環境污染的來源
第二節 水體污染與廢水處理的生物對策
識記:水體的概念;水體污染的概念;水體污染的種類;水體自凈作用;水體自凈的過程;溶解氧指標的意義 識記: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和過程;活性污泥法的機理;生物膜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厭氧生物處理法和生物塘法 識記:水體富營養化的概念和赤潮現象;水體富營養化的機理。 了解:水體富營養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對策
第三節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識記:大氣污染的概念;大氣污染及其來源 理解:大氣污染的危害;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 了解: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對策
第四節 土壤的污染和防治
識記:土壤污染的概念和指標;土壤污染物質來源和種類;土壤凈化作用 理解:土壤污染的發生途徑;農藥化肥污染土壤的機理;土壤凈化的機理 了解: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五節 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資源化
識記:固體廢物的概念和分類;固體廢物的危害;城市垃圾處理利用方法之一:制取沼氣 了解: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利用
第八章 生態監測 第一節 生態監測的概論和理論根據
識記:生態監測的概念;生態監測的特點和意義;生態監測的基本要求 理解:生態監測的理論根據
第二節 野外生態監測的基本方法
識記:指示生物及其基本特征;指示生物的指示方式和指標;夏季用于監測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6種);地衣和苔蘚的敏感性;監測大氣臭氧常用指示植物(煙草、菜豆);監測二氧化氮的指示植物(向日葵、番茄) 理解;指示生物的選擇方法 了解:群落和生態系統層次的生態監測(含污水生物系統、PFU法、生物指數法、群落和生態系統層次的其他監測指標。) 識記:水污染的生態監測(大腸肝菌的檢測價值;浮游生物中清潔水體的指示生物和水體污染的指示生物;生態值的意義)
第三節 生物測試
識記:生物測試的概念;毒物;毒性試驗;急性毒性分級 理解:致突變和致癌物質的檢測 了解:急性毒性試驗;慢性毒性試驗
第九章 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第一節 環境質量與生態環境質量
識記:環境質量;環境質量基準;環境質量標準;環境質量調控;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理解;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質量
第二節 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一般性閱讀
第三節 生態環境質量預測
一般性閱讀
第十章 生態工程
第一節 生態工程的意義
識記:生態工程的概念 理解:生態工程的意義
第二節 生態工程的理論基礎及設計原則
識記:生態工程的理論依據;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典型系統(桑基魚塘)。 了解:生態工程設計的原則
第三節 生態工程能量過程分析
一般性閱讀
第四節 物質循環和平衡分析
一般性閱讀
第五節 生態工程的教學模型及最優化處理
一般性閱讀
選用教材:
環境生態學 金嵐主編 (高教出版社,200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