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strike id="jbj1b"><i id="jbj1b"><del id="jbj1b"></del></i></strike>
<strike id="jbj1b"></strike>
<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span>
<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
<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strike id="jbj1b"></strike>
<strike id="jbj1b"><dl id="jbj1b"><del id="jbj1b"></del></dl></strike>
<span id="jbj1b"><noframes id="jbj1b"><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video id="jbj1b"><strike id="jbj1b"></strike></video></span>
<ruby id="jbj1b"></ruby>
<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span>
<span id="jbj1b"><video id="jbj1b"><strike id="jbj1b"></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video id="jbj1b"></video></span><strike id="jbj1b"></strike>
<th id="jbj1b"><video id="jbj1b"><ruby id="jbj1b"></ruby></video></th><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全國自考試題2008年1月04729大學語文參考答案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全國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472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五代史伶官傳序》的中心論點是( C )

  A.滿招損,謙得益 B.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

  C.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D.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既肯定大學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學問”,又批評“求學為升官發財”的腐敗風氣,這種論證方法是( D )

  A.演繹法 B.例證法

  C.類比法 D.對比法

  3.《吃飯》中,從吃飯想到結婚、想到政治,這種聯想方式的基礎是( C )

  A.時間統一性 B.地點統一性

  C.相似性 D.對比性

  4.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中所說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 )

  A.對最深奧理性和最燦爛美的執著追求 B.對占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

  C.承認有一個能夠賞罰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體死亡之后靈魂還會繼續活著

  5.下列《張中丞傳后敘》中的典型事例,用來刻畫許遠形象的是( B )

  A.背誦《漢書》 B.為國讓賢

  C.拔刀斷指 D.抽矢射塔

  6.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 A )

  A.韓愈 B.柳宗元

  C.歐陽修 D.杜甫

  7.《馬伶傳》:“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這里使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是( C )

  A.語言描寫 B.細節描寫

  C.行為描寫 D.肖像描寫

  8.下列《西湖七月半》語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 D )

  A.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環坐露臺

  B.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

  C.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

  D.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

  9.《秋夜》所寫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躪卻還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B )

  A.小青蟲 B.小粉紅花

  C.蝴蝶 D.蜜蜂

  10.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對比寫作方法的是( B )

  A.《哭小弟》 B.《香市》

  C.《紀念傅雷》 D.《都江堰》

  11.《都江堰》所寫到的器物中,象征為民造福的是( B )

  A.金杖 B.長鍤

  C.鐵戟 D.鋼錘

  12.《我與地壇》中,讓讀者聯想到“我”艱難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強不屈精神的景物是( D )

  A.“誰也不能改變”的落日光輝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

  C.憂郁而鎮靜的蒼黑古柏

  D.“歷盡滄桑”、“荒蕪但并不衰敗”的園子

  l3.《詩經·秦風·蒹葭》是一首( D )

  A.山水詩 B.送別詩

  C.悼亡詩 D.愛情詩

  14.《陌上桑》寫羅敷美貌所運用的主要表現方法是( B )

  A.正面刻畫 B.側面烘托

  C.對比反襯 D.類比彰顯

  15.李白《行路難》中情感流程的特點是( C )

  A.逐層遞進 B.逐層減退

  C.起伏跌宕 D.平緩舒展

  16.《秋興八首》(其一)中對偶極為精當工穩的兩聯是( B )

  A.首聯與頷聯 B.頷聯與頸聯

  C.頸聯與尾聯 D.首聯與尾聯

  17.柳永《八聲甘州》抒寫的主要情感內容是( B )

  A.貧困潦倒之愁 B.羈旅行役之苦

  C.報國無門之悲 D.家破人亡之痛

  18.李清照《聲聲慢》中引發詞人故鄉之思的景物是( B )

  A.晚風 B.過雁

  C.黃花 D.細雨

  19.戴望舒《雨巷》的寫作背景是( D )

  A.五四運動高潮時 B.五四運動低潮時

  C.大革命高潮時 D.大革命失敗時

  20.《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的象征意義是( C )

  A.古老中國負重前行 B.祖祖輩輩希望失落

  C.新時期中國如日東升 D.新時期青年熱血沸騰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香市》的語句中,運用了比喻手法的有( BCE )

  A.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 B.這香市就是農村的“狂歡節”

  C.燦如繁星的“燭山” D.那不是無名的“江湖班”

  E.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2.下列以“居士”為別號的人物,屬于唐代的有( AC )

  A.青蓮居士 B.六一居士

  C.香山居士 D.東坡居士

  E.易安居士

  23.下列《長恨歌》中的詩句,屬于融情入景的有( BE )

  A.夜雨聞鈴腸斷聲 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葉落時 D.春風桃李花開日

  E.遲遲鐘鼓初長夜

  24.《我愿是一條急流》中互相對應的比喻意象有( ABCD )

  A.急流與小魚 B.荒林與小鳥

  C.廢墟與常青藤 D.小草棚與爐火

  E.云朵與破碎的大旗

  25.《哦,香雪》以“哦,香雪!香雪!”的反復呼告收結,所表現的復雜情感有( BCE )

  A.對貧窮落后的憐憫

  B.對現代文明的召喚

  C.對質樸心靈的贊嘆

  D.對這質樸美可能被現代文明吞沒的擔憂

  E.對現代文明改變質樸美的企盼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26.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歲:埋怨年成不好

  2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逸懶惰

  28.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過:拜訪

  29.所擊者服,未嘗敗北

  敗北:敗走

  30.引商刻羽,抗墜疾徐

  抗墜疾徐:指音調高低快慢

  31.生聞之,不覺解頤

  解頤:大笑

  32.漢皇重色思傾國

  傾國:美女

  33.這一聲名狼藉的念頭也多少改變了一點形象

  聲名狼藉:名聲不好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34.閱讀《論毅力》開頭一段文字:

  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敗?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請回答:

  A.從這個開頭看,《論毅力》的總論點是什么?

  答:有無毅力是成敗的關鍵。

  B.這個開頭有什么特點?

  答:開門見山。

  C.這個開頭體現出《論毅力》怎樣的論證方法?

  答:正反對比法

  35.閱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中一段文字:

  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請回答:

  A.這里記敘了趙武靈王堅持推行胡服騎射的哪一個舉措?

  答:變服騎射。

  B.這里塑造人物形象采用了何種描寫手法?

  答:語言描寫

  C.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

  3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很早以來,她就在想這樣一條裙子,像家中一切喜慶日子時,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們所穿的一樣。她要把金鯉魚和大紅百裥裙,有一天連在一起——就是在她親生兒子振豐取親的那天。誰說她不能穿?這是民國了,她知道民國的意義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紅百裥裙”,這就是民國。

  請回答:

  A.金鯉魚為什么想穿百裥裙?

  答:因為金鯉魚是小妾身份,雖為許家生了兒子使得能傳宗接代,但她仍然沒有與不生育的明媒正娶的許太太有平等的地位,沒有生兒子的驕傲,她想改變這一切,爭得在許家的夫人地位。

  B.這段文字反映了金鯉魚怎樣的思想觀念?

  答:反抗意識

  C.舉例說明這段文字所運用的人物描寫方法。

  答:行為描寫,心理描寫。

  37.閱讀辛棄疾《摸魚兒》的下片: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請回答:

  A.誰用“千金”買了“相如賦”?“佳期又誤”的寓意是什么?

  答:皇后。 寓意是:作者被重用的機會又失去了。

  B.“閑愁最苦”的情感內涵是什么?

  答:暗示自己長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擠、華年虛度,抱負成空的苦悶和激憤。

  C.“斜陽”、“煙柳”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答:象征南宋衰微的國勢。

  五、作文題(30分)

  38.請以《水的聯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