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自考《國際貿易實務(一)》知識重點五
2025-07-0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71.各國外匯管理的制度主要有三類:
(1)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
(2)實行部分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不實行或基本不實行限制,只對資本和金融項目加以一定的限制)
72.跨國公司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1)跨國公司的數據劇增
(2)跨國公司的跨國化程度不斷提高
(3)跨國公司的戰略聯盟進一步發展
73.外匯管制的作用:
(1)積極作用:
①有利于穩定國內金融秩序
②有利于推行本國財政、貨幣政策
③有利于優化本國經濟結構
(2)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消極作用:
①不能真實地對國際間成本進行比較
②阻礙國際貿易的發展
③會助長不正之風
74.貨幣自由兌換(已考):是指在外匯市場上,能自由分用本國貨幣購買(兌換)某種外國貨幣,或用某種外國貨幣購買(兌換)本國貨幣。
75.人民幣自由兌換:~有兩種含義,一是在經常項目交易中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二是在資本項目交易中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
76.一國若能實現經常項目下的貨幣自由兌換,該國貨幣就被列為可兌換貨幣。
77.對外貿易政策最基本的類型是:
(1)自由貿易政策
(2)保護貿易政策
78.貿易自由化:~就是降低和約束關稅,取消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擴大本國市場準入度。
79.實行貿易自由化的好處:
(1)~可以鼓勵各國在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從事專業化生產,有利于加強各國的專業生產技能,并使勞動/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實現厲害配置,從而提高世界范圍的勞動生產率。
(2)~有利于加強競爭,打破壟斷,促使企業積極進取,不斷提高經濟效率,進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3)~可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可以減少消費著的消費支出,提高國民消費水平。
80.保護幼稚工業論:是指當一個國家的某種工業具有潛在優勢,但在發展初期無法同先進國家同類成熟產業抗衡是,為了促進該產業的發展,該國政府應采用關稅/進口配額和補貼等方法對新興產業予以扶持,使之具有經濟規模,并形成競爭優勢之后,即取消保護。
81.其他支持貿易保護主義的經濟論點:
(1)保護和增加就業
(2)保護本國產業多樣化
(3)改善國際收支
(4)保護公平競爭
82.支持貿易保護主義的政治觀點:
(1)保障國家安全
(2)維護社會公平
83.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由于國際市場上的不完全競爭性質和規模經濟的存在,一國政府可以通過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的手段,扶植本國戰略性工業的成長,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以獲取規模經濟的收益,并奪取市場份額。
84.關稅的特點:
(1)強制性
(2)無償性
(3)固定性
(4)進行國際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手段
85.關稅的作用:
(1)增加財政的收入
(2)保護國內產業和國內市場
(3)調節國內經濟
86.最優關稅:是指通過制定一定的關稅稅率使一國貿易條件改善帶來的利益超過貿易量減少所造成的福利損失,并使該國獲得大的凈利益。這種能使一國經福利水平達到大化的關稅稅率成為最優關稅稅率
87.關稅壁壘:是指對進口商品征收高額的關稅,它形象地將關稅比喻為高筑的城墻,以阻擋外郭尚平的進入。
88.關稅的種類:
(1)進口稅
(2)進口附加稅
(3)普遍優惠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