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專科《教育電聲系統與軟件開發》第六章核心知識點
2025-08-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磁帶錄音機的原理
磁帶錄音機其實就相當于把聲音變成磁信號的設備。它的工作原理說白了就是把耳朵聽到的聲音,通過電路轉換成電信號,再用磁頭把信號“印”在磁帶上。磁帶本身是帶基加上一層能被磁化的材料,就像給錄音機裝了一塊可擦寫的磁盤。
為什么需要偏磁?
磁性材料有個特點,剛開始被磁化的時候,信號和磁場之間不是線性關系。這就導致錄音時聲音會變調,聽起來像雜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式錄音機都會給磁頭加個直流電流,讓磁帶先被預熱一下,這樣錄音時信號就不會亂竄了。不過這種辦法有個毛病,會讓磁帶留下不均勻的磁痕,聽起來像是背景里的沙沙聲。
現在都用哪種偏磁?
現在的錄音機基本都改用交流偏磁了。這種方法是在錄音時給磁頭加上一個超音頻信號,頻率在40到120千赫之間。這個頻率人耳是聽不到的,但能讓磁帶的磁化更均勻。選偏磁值的時候要平衡幾個指標:信號最大、失真最小、噪聲最低,但這些條件很難同時滿足,所以得根據實際需求調整。
錄音時會遇到哪些問題?
- 磁帶自己會“忘掉”信號:剛錄完的磁帶如果長時間不用,磁性會慢慢減弱
- 錄音時會“吃掉”信號:磁頭和磁帶接觸時會有能量損耗
- 磁帶太厚影響效果:磁粉層太厚會讓高頻聲音變弱
放音時的麻煩事
- 磁頭縫隙會“漏掉”信號:磁頭和磁帶之間有空隙,容易造成信號丟失
- 磁帶方向不對也白搭:放音時如果磁帶沒對準磁頭,聲音就會變小
- 帶速太快聲音變調:磁帶走得太快,高頻部分會丟失
信號和磁帶的“賽跑”
錄音時如果聲音頻率高,磁帶上的信號波長就會變短。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車速越快,每段路的間隔就越小。所以磁帶的厚度和走帶速度直接影響錄音質量,這就像在拍電影時,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要配合好才能拍出清晰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