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公共關系學》考點:公共關系活動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宣傳型公共關系
宣傳型的公共關系活動主要是運用印刷媒介、電子媒介等宣傳性手段,傳遞組織的信息,影響公眾輿論,迅速擴大組織的社會影響。這種模式公共關系的特點是主導性強,時效性強,傳播面廣,推廣組織形象的效果快,能較為有效地溝通組織與公眾之間的關系,特別有利于提高組織的知名度。
這種模式表現的形式很多,可以歸為兩大類:一類是借助大眾媒介來傳播信息。如在報刊、電臺、電視臺上刊播新聞稿、專題通訊、經驗介紹、記者專訪、廣告等,或舉行記者招待會、新聞發布會、信息發布會,向大眾媒介提供各種信息;另一類是由組織自己舉辦各種宣傳活動,如展覽會、展銷會、經驗技術交流會、演講會、有獎競賽、接待參觀、印發宣傳品、制作視聽資料等。
交際型公共關系
交際型的公共關系活動主要運用各種交際方法和溝通藝術,廣交朋友,協調關系,緩和矛盾,化解沖突,為組織創造“人和”的社會環境。這種模式的公共關系,具有直接性、靈活性,在加強感情聯絡方面效果突出,它融匯在日常交往的各個方面,是運用最多、最廣泛的模式。
它的操作形式可分為社團交際和個人交際兩大類。社團交際包括組織舉辦招待會、聯誼會、聯歡會、茶話會、座談會、接待、工作午餐、宴會、舞會、團拜、慰問等;個人交際包括攀談、祝賀、拜訪、個人署名的信件往來等。
服務型公共關系
服務型公共關系是組織向公眾提供各種實惠的服務為主的公共關系模式,它通過特殊的媒介——服務這一實實在在的行動,顯示組織的宗旨、性質、誠意,吸引公眾,感化人心,獲得好評,爭取合作,使組織與公眾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為組織提高社會信譽。
服務型公共關系的特點是以行動作為最有力的語言,實在實惠,最容易為公眾所接受,特別有利于提高組織的美譽度。
社會活動型公共關系
社會活動型公共關系主要是以組織的名義發起或參與社會性的活動,在公益、慈善、環保、文化、體育、教育等社會活動中充當主角或熱心參與者,在支持社會事業的同時,擴大組織的整體影響。社會活動型公共關系的特點是社會參與面廣,與公眾接觸面大,社會影響力強,形象投資費用也高,能同時有效地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征詢型公共關系
征詢型公共關系是以采集信息、調查輿論、民意測驗為主的公共關系模式,它通過了解社情民意,為組織決策提供依據。
反映民意,是公共關系的天職。
征詢型公共關系的特點在于細水長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
公共關系活動的行為方式
(1)建設型公共關系
(2)維系型公共關系
(3)進攻型公共關系
(4)防御型公共關系
(5)矯正型公共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