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官方公眾號科情智庫,在7月26日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科學前沿全體會議上,《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報告2025》(以下簡稱《指數報告2025》)正式發布。
該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共同編寫,已連續五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布。

發布現場
《指數報告2025》顯示,美國和中國穩居第一梯隊,總分大幅領先其他國家。2024年,美國以77.97的總分居全球第一,中國總分為58.01分,排名第二。對比2023年,中美整體發展差距呈現縮小趨勢。相對其他國家,中美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兩國的人工智能芯片企業數量、高層次人才數量、頂刊頂會論文數量、大模型數量之和均占參評國家總數的50%以上。
中國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格局中的兩強之一,其發展形勢廣受關注。《指數報告2025》顯示,2024年,中國5個一級指標均排名第二;計算基礎、人才、教育等8個二級指標排在前2名;電站容量、頂級論文量、大模型數量等20個三級指標排在前2名。
對比近幾年的評價結果可以發現,我國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正在取得積極成效: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完善,高質量研究產出持續活躍,超高影響力人工智能開源項目位列全球第二,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但與美國相比,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整體上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高價值專利數量、風險投資規模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結合指數分析結果,報告對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形成幾點觀察:
一是全球大模型創新力量不斷集中,性能差距顯著收窄。大模型技術創新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演進,基礎大模型領域研發門檻日益攀升,大模型數量增長有所放緩。全球大模型集聚效應明顯,中美發展優勢持續增強。
二是AI基礎設施建設成關注重點,南北方基礎支撐鴻溝擴大,亟待推進全球能力共建。《指數報告2025》數據顯示,AI基礎支撐能力與國家經濟水平之間關聯增強,近年來南北方基礎支撐指標方面鴻溝加大,亟待推進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共建。
三是人工智能風險投資熱度回升,資本向優勢國家和頭部企業聚集。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風險投資額回升至1370億美元,同比增長25%。美國在資本方面的優勢在持續擴大,其人工智能風險投資額占全球比例達66%。同時,人工智能資本持續向成熟企業和科技巨頭集聚。
四是開源生態在全球蓬勃發展,發展中國家積極融入,中國成為重要貢獻者、推動者。《指數報告2025》顯示,發展中國家正在積極融入人工智能開源發展,開源活躍度增幅最快的5個國家均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持續推動人工智能開源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開源項目實現群體突破,加速人工智能技術普惠,對于彌合智能鴻溝、推動全球共同發展正在發揮引領作用。
來源:公眾號科情智庫(有刪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