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18+的孩子,該怎么指引
2023-11-07 17:42:2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選擇留學,那其中年齡18+的孩子,該怎么指引?本文則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整理了資料,接下來咱們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高考即將在下周開始,在這場博弈里,戰士們不僅是學生,還有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家長們。
也許在孩子的童年、少年、青少年階段,家長們都有豐富的育兒經驗,但如何與成年兒女相處,很多家長卻往往束手無策。
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然建立自己的習慣、品格和價值觀等,此時家長應該做的是正確引導使其趨向成熟,轉換教養方式,提供給孩子這個年齡需求上有效的幫助。
那么,對于年齡18+的孩子
什么是有效的幫助呢?
01
尊重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和喜好,也很希望自己來做決定。面對“初長成”的兒女,父母應該更注重“分享”自己的意見,而不是讓兒女像少年期那樣去“執行”自己的想法。不過多干涉、不過多評價好壞,通過提出建議來引導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并讓其承擔結果。這才是“成年人的解決方式”。有時候人跟人之間的關系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觀念不一樣,觀念是沒有對錯的。
02
傾聽
傾聽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建立信任感的過程。父母花時間、有耐心地去心聆聽兒女的心聲,兒女勢必也會勤于表達,從而形成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不僅如此,這同時也是觀察兒女表達能力、思維方式的過程。孩子在講述的時候,會展現出自己的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傾聽”的過程就是鍛煉兒女能力的過程,如果兒女能力不強的話,家長可做“引導式”談話。
03
溝通
面對成年兒女,更要注重溝通的“有效性”。首先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進行溝通,對于談話內容不作褒貶,其次不能敷衍“走過場”,每次溝通都要以“解決問題”或者“增進認識”為目的,同時注意要保持“經常性”溝通,特別是面對重大抉擇是,適當調整溝通同次數和時間,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04
引導
不難發現,家長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導,不是一味地“幫”他/她做決定,讓孩子自己主動思考,遇事不逃;而科學的引導是建立在良好的溝通的基礎上,生活上,與孩子做朋友,學習工作中,以“理”服人。這才是有益的、良性的親子關系。
05
借鑒
如果因社會因素、環境制約,使得父母跟不上“時代思維”,造成“沒有共同話題”的局面,愛子心切的家長們應該怎么辦呢?
以上就是“年齡18+的孩子,該怎么指引”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到考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留學頻道,為您提供更多精彩內容。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