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對于美國商科專業錄取更有幫助
2025-08-19 19:53:2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你為什么學習商科?”“因為畢業之后可以賺很多錢。”
近年來在指導學生撰寫申請材料的過程中,“賺錢”一直是學生“為什么學習商科”這個問題的高頻回答,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會把“商科”和“錢途”劃等號。那么商科的“錢途”到底在哪里?我們來看看美國商科排名第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和排名第二的加州伯克利大學哈斯商學院的統計數據。
在2018屆畢業生中,以上兩所學校商學院的畢業生起薪均在75,000美金以上,遠超去年SentierResearch給出的美國家庭中位數收入62,175美金。而商學院學生的就業方向也集中在投行、咨詢、會計、金融等光鮮亮麗的高薪行業。這么看來,說商科等于錢途也不無道理。
01什么是商科?
在美國,不同大學對商學院的專業劃分不盡相同,但所學課程大體都包括會計、金融、市場、管理這四大類。在這四類課程的基礎之上,一些學校又會衍生出眾多細分專業,如精算、商業分析、管理信息系統、房地產等。
在留學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學生們對“商科”的概念僅僅是停留在“賺錢”這一層面已不能滿足各位“見多識廣”的招生官的胃口,因此我們在做專業選擇之前,需要先深入了解商科各個專業的研究范圍和就業方向,以便更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
以會計為例。在美國,會計師跟醫生、律師一樣,都是專業性強且備受尊重的職業。會計師不只是記賬算賬,更是為其他商業活動提供數據上的支持。在企業中,財務信息是商業決策和業績評估的基礎;在投資時,財務信息將決定投資的可行性;在政府監管方面,財務信息將幫助政府監測個人和企業的違法欺詐行為。
可以說,會計專業的就業方向遍布企業、稅務、政府等各個領域,更有著名的四大會計事務所,即普華永道(PwC)、德勤(DTT)、畢馬威(KPMG)和安永(EY),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全面的會計服務。
當然,如果想在會計領域就業,僅僅是會計專業畢業并不能滿足職業需求,需要考取會計方面的資格證書,如Certifie Public Accountant (CPA)。在美國,CPA資格是由NASBA評估頒發的。不論是哪個州的會計畢業生,均可以選擇美國50個州的任意一個州,包括美屬領地波多黎各、關島等,進行CPA的注冊和考試(注冊和考試無需在同一州)。
美國CPA考試一共分四部分,分別是Auiting an Attestation (AUD)、FinancialAccounting an Reporting (FAR)、Regulation (REG)、Business Environment an Concepts (BEC),考生需在18個月內完成并通過全部四門考試,才能有機會獲得CPA執照。
02商科專業申請
鑒于商科的就業“錢”景,商科專業一直是美國本科申請中競爭最激烈的專業之一。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商學院,錄取標準常常遠高于學校的整體錄取。例如商科排名第10的印第安納大學,據某教育機構收集的錄取數據,學校整體錄取的平均分在1380左右,但其學校的Kelley商學院,SAT的平均分高達1450。
因此,在商學院高門檻的重壓下,很多對商科感興趣的同學紛紛選擇了學習文理學院下的Economics(經濟專業),這其實也不失為一種接近并了解商科的好方法。
商科錄取的學生大致包含以下特質:
1.商科經歷。不論是在活動列表中羅列,還是在申請材料中體現,大多數商科錄取的學生都包含商賽、實習、經濟學學習、甚至創業等經歷。在這些經歷的加成下,學生表達學習商科的意愿也就順理成章更有說服力。
2.社會責任感。雖然經濟學原理假定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但是美國大學并不希望錄取那種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關心周遭事物的同學。社會服務或志愿者經歷也是學生申請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許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志愿活動并沒有對社會現狀造成多大的改變,但是畢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讓招生官看到我們對社會的關注,他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未來回報社會的可能性。
3.家庭背景。大家都知道美國申請是綜合評估,而個人和父母信息是申請表的必要板塊。雖然聽起來不太公平,但大多數錄取商學院的孩子,家長同樣擁有商業背景,或從事金融行業,或是企業高管。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環境更容易引起學生對商科的興趣,也許學校認為這樣的孩子在商業領域更容易有所發展,不論是哪種因素,家庭背景在商科申請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商科申請“錢途”光明卻難度不小。致力于學商的孩子們,你們準備好了么?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