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愛曼華一些“摸魚”專業的看法
2025-08-19 18:41:4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臨近申請季,很多人問我G5、王愛曼華有沒有可以摸魚的專業、有沒有和商科、數據沾邊的、還未被人發掘的冷門專業。雖然我很想回答,“xxx很適合你,還沒多少人知道”,但事實上這種好事真的越來越少——在信息如此透明的現在,你知道UCL官網的專業列表每天要被留學生們犁多少遍嗎?
然而,確實也存在一些相對好申 的專業,他們的“價格”在“市場”上已經穩定,但由于學生們對專業內涵認識不清、對前景把握不到位,錄取標準“定價不合理”的情況依然存在。比如曼大、KCL的發展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愛丁堡的環境經濟學、碳金融,還有其他校的公共經濟學、氣候金融等等。
有些話在這里我覺得可以說的直白些,以上這些項目雖然都被視為代替商科的撿漏專業,但 有些是撿漏,有些是撿坑。
這里面最大的漏說過幾次,目前是 發展經濟學, 發文章、拿錢、拿項目都相對簡單,尤其是在國內。一方面,專業的研究內容和中國的國情和發展模式比較切合,可以為中國的經濟制度做背書。另一方面,學到的方法以實務為重點,如制定產業政策、做行業規劃等等,畢業之后可以做到 “能文能武” ——學術上,可以研究區域發展和經濟現象發文章報基金;工作上,可以在發展經濟學和新結構經濟學的基礎上搭建理論模型,為企業和政府做橫向和縱向課題。
拿曼大SEED的發展經濟學與政策舉例,課設就是奔著實際問題去的。大部分學習內容都是當下世界和中國學術界的關注點。如果畢業后有心繼續在本領域發展,我相信是有前途的。
政治經濟學研究政治和市場運行如何互相影響。關注于市場失靈、環境規制、治理質量、貨幣政策應用等主題。事實上,我們可以將這個專業稱之為一個“文科”經濟學——大部分的政治經濟學專業并不重視計量,而是關注于意識形態、制度和政府治理等問題。國內國外的學科積累比較深厚,有很多的大牛研究這一方面。 發文章可能稍難,但讀博機會是很多的。
環境經濟學談的是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企業的重視度實際不高,但政府和NGO還是會有一定關注。 學科建設也是在成長期,發文章還好,但讀博機會不多。
公共經濟學為政府提供指導,但至少在國內重視度不是很高。前人們研究的也差不多了,出成果可能比較難。
KCL新出來的數字經濟其實談不上是一個經濟學專業,更是一個 人文學科。課設和經濟學的關聯很小。這個專業關注數字貨幣、數字服務、數字商業模型等一系列的數字產品的社會經濟影響。畢業之后的去向很廣,比如去互聯網公司做輿論管理、數字營銷、數據分析、產品、運營,未必比商學院的市場營銷要不對口。而從學術方面講,這個學科也是在發展前期, 對社會學和數字科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專業 。
然后, 和碳、氣候有關的這些項目,其實和金融基本無關 ,是研究碳權益交易的。但連歐盟的碳權益交易市場都做的不怎么樣,更別說國內了。研究內容care的人真不多,不管你是愛丁堡還是ic。
最后,雖然很多學科都能和經濟學扯上關系,
但這個交叉學科的重視度還是取決于前兩個字 ,而不是經濟學。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