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T的王牌專業—第四彈:建筑設計
2025-08-01 20:16: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第四彈我們將為您介紹的是建筑設計專業,作為RMIT目前最王牌的設計專業,有太多的亮點和內容值得宣說。今年6月RMIT在QS藝術與設計學科榜單中繼續蟬聯 澳洲Top1, 世界Top20!多年來RMIT藝術與設計領域在澳洲一直有口皆碑,而今在QS的藝術與設計學科排名中名列前茅也是眾望所歸。
首先作為一所坐落于墨爾本市中心的學校,我們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校園,市中心的每個角落都有RMIT的教學樓,并且風格迥異,幾乎每一棟教學樓都是建筑系學生值得研究的例子。就像RMIT的建筑系一樣,培養不同學生獨特的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
建筑設計
Architecture
相關課程:
***>Avance Diploma of Builing Design* 建筑設計高級文憑
Bachelo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建筑設計學士**
****>Master of Architecture** 建筑碩士
**
在2014年國際設計生活雜志Jebiga將RMIT列入世界頂尖建筑學校,與哈佛、麻省理工和英國AA建筑學院齊名。“我們塑造大樓;而大樓成就我們。”-丘吉爾,丘吉爾的語句簡單明了:能夠完整理解創意理念,體會設計的責任,對于所有的建筑學生都十分重要。那么RMIT如何稱得上或被評選為世界頂級建筑院校TOP5,如何與美國的sci-archi和英國的AA并駕齊驅呢?
答案就是RMIT的建筑學院有著 先進的教學理念, 完善的教育設施, 合理的課程安 排以及 強大的教育師資。
先進的教學理念
先來說說RMIT建筑學院的理念吧,就兩個字 “先鋒”。RMIT給予了建筑系學生們無限地發揮自我創造的機會,在不斷培養學生的建筑基礎知識的同時,給學生灌輸了先進的建筑思想以及推動學生們不斷挖掘更深入的建筑領域;
完善而與時俱進的教育設施!
在學校設施方面,RMIT學生要比其它學校的學生幸福太多,不僅有著新老兩棟建筑教學樓,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機械臂以外,RMIT對建筑系學生真是關愛有加,建筑系實驗室的電腦有著超高性能的配置而且基本年年更新。為學生學習以及研究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
合理的課程安排!
RMIT對課程也有著很合理的安排。軟件,畫圖,結構,設計,歷史等,每門課都有著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成9個level,就像打游戲練級一樣,從大一的level 1到研二的level 9,然后才能見大boss畢業設計。
強大而藏龍臥虎般的師資力量!
RMIT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師資,盡管很少人提及澳大利亞的建筑和建筑師,聊到澳洲也無非是悉尼歌劇院,但殊不知在藏龍臥虎的RMIT有頂級的幾位建筑大師任教。
*****藏龍* 臥虎** 之Mark Burry**
首先是Mark Burry這位大師帶領著RMIT的SIAL做了多項研究,對參數化建筑感興的同學一定看過他編著的The new mathematics of architecture和Scripting culture. Mark現身為巴塞羅那圣家堂的執行建筑師帶領空間信息建筑實驗室(SIAL)用新技術幫百年前未完成的項目。同時Mark也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的顧問。
**臥虎藏龍之** Paul Minifie
另一位大師Paul Minifie,作為參數化研究的鼻祖,Paul做事低調,但在參數化建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培養了很多參數化方向頂級的學者。
**臥虎藏龍之Rolan Snooks**
說到Rolan Snooks,國內的建筑系學生一定不會陌生,很多人都沖著他去申請的哥大,賓大,他研究的Swarm Intelligence也曾風靡全球,大家都想玩一把那樣酷炫的建筑,如今Rolan回到了母校RMIT和他的導師Paul一起致力于教學事業。
*臥虎藏龍* 之Peter Corrigan
RMIT最值得一提的名師就是Peter Corrigan。這位澳大利亞后現代主義建筑師代表,為RMIT培養了一撥又一撥優秀的人才。學生上過他的stuio之后,都對建筑的一個新的理解。
*****藏龍* 臥虎** 之** Vivian Mitsogianni
Vivian2009年的博士論文“白色噪音全景:基于工藝之美的建筑設計”,作為設計工藝領域的偉大杰作,廣為流傳。她的設計項目,預測和批判性評論,以及研究型預測設計工作室都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出版和展出。目前Vivian是城市未來結構旗艦研發項目的研發負責人,她對協調設計創意的流程很有經驗,善于通過將實驗設計研究和“現實生活”中業界項目相關聯。
總結:RMIT每年都會請來歐美的大師來一起帶領stuio,例如林純正(CJ Lim),Francois Roche。學生不僅能在教學中獲得交流的機會,更能學習到不同的設計文化理念。
優秀的建筑設計校友
Giana Zulkafli和Don Nazrain
2015馬來西亞雙年展匯聚了設計界領導者,創立對未來城市和社區改革高瞻遠矚的想法。
RMIT建筑專業校友Giana Zulkafli和Don Nazrain同其他世界頂級設計師一同被任命為活動的總監。該活動旨在將500多名優秀建筑師、工程師、科學家、企業家、經濟學家、藝術家、哲學家和學生匯聚在一起,一起為設計低成本房屋獻計獻策。
雙年展主題-“百年城市”全球工作室,旨在為馬來西亞的發展創立新視野-在今后的100年豐富并轉變馬來西亞的未來。
RMIT建筑設計學院會在國際建筑學校和機構的支持下,引領“百年城市”項目。
建筑師兼RMIT教授Tom Kovac教授表示該倡議將在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國際建筑師的指引下,在全球范圍展開合作,并分享城市和建筑成就。
RMIT Swanston Acaemic Builing設計出自澳洲建筑師事務所Lyons,而Lyons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團隊主任Arian Stanic是RMIT校友,畢業于RMIT 建筑學設計學士并獲一等榮譽學位(Bachelor of Architecture(First Class Hons)。
RMIT Swanston Acaemic Builing于2012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大樓位于Swanston大街。這棟34,350平方米的建筑是RMIT學術大樓建設史上最大的投資(總投資達2億澳元),大樓也是RMIT商學院的“新家”。Lyons團隊將城市的多元化植入其設計概念中。 RMIT Swanston Acaemic Builing從完工至今獲得多項榮譽,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綠色建筑委員會對于SAB五星級綠色之星教育設計的評定以及2014年由澳大利亞房地產協會頒發的最佳公共建筑獎。
RMIT Swanston Acaemic Builing
RMIT領跑著澳洲的先鋒建筑,對于國內高中畢業剛過來或者參加澳洲高考的國際學生來說可能少了一些基礎,所以上預科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循序漸進,作為一個鮮為人知的澳洲建筑院校到如今人人都向往的建筑名校,RMIT靠得是自身的實力和不斷突破的能力!
小貼士:
1,每周有12小時的課堂學習;
2,每周24小時以上的自主學習和研究;
3,測驗通過后,會有集中的課外工作時間;
4,在美國,亞洲和歐洲都有游學和交換生計劃。
RMIT 建筑設計本科階段課程
BP250 Bachelo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設計學士(建筑設計)
學制:3年
**開學時間:2 月
**
校區:City
學費: 36480澳元 ( 2018年 )
**課程 簡介:**
總共為5年制課程,包括3年建筑設計本科和2年(授課式)建筑碩士。
作為成為建筑師的第一步, 建筑設計本科課程幫助學生理解建筑并提供各項技能和學習體驗。很多RMIT畢業生畢業后接連獲得國內外建筑專業領域最高成就。2012年我們的學生Ton Vu被提名“全球建筑畢業生獎”,該提名含金量極高,全球僅10人,其余都是其它國家的學生。
入學要求:
語言: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于6.0;IBT總分92,單項不低于20。
國內高中平均分85分及以上。
作品要求:
填寫一個預選表格。
作品集要包含15-30張個人作品,可以突顯你在設計和構圖方面的天賦。形式上可涵蓋素描、色彩、平面設計、攝影、數碼成像、模型、雕像、視頻、腳本、短篇和/或2D和3D動漫等。
作品集需要包含能展示創作過程的半成品和成品。建議對每個作品解釋你的設計創意及想法,幫助審核咨詢師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
作品應以電子格式遞交,文件格式以能在Mac OSX上可讀的PDF, JPEG, SWF, DCR或 QuickTime形式。每個文檔不能大于10MB。
RMIT建筑設計碩士階段課程
MC163Master of Architecture
建筑設計碩士
學制:2年
**開學時間:2 月/7月
**
校區:City
學費: 36480澳元 ( 2018年 )
**課程 簡介:**
建筑設計碩士課程注重特定學科和設計。會讓學生著重提升自己建筑設計領域的重要技能,加強自己對于以建筑和設計為基礎的研究,學會各種技能,體驗各種教學經歷并帶著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作品。碩士畢業后,學生將踏上獲專業協會認證的建筑師設計師道路。
建筑設計碩士配備了專業和專用的設計工作室。學生們需要處理很有挑戰的設計難題以及大規模的項目。
課程的后期,會與同學一起完成專業課程的實踐。還能選修其它專業的工作室和講座課程,比如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以及城市設計和數字設計研發領域。這些課程將有助于學生進入到RMIT研究生項目的學習-城市設計實驗室&(SIAL)空間信息建筑實驗室。
**職業認證 **:
**建筑設計碩士獲澳大利亞皇家建筑師學會認證。**
入學要求:
語言: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于6.0;IBT總分92,單項不低于20。
國內本科平均分75分及以上。
相關建筑設計本科學歷背景。
海外及國內建筑設計本科畢業的學生或未達到直接錄取的RMIT建筑設計本科畢業生會需要參加一個作品(或以網絡形式)的面試會。
作品要求:
作品必須包括個人創造設計的效果圖、手繪圖、設計草圖、色彩圖、模型、照片、電腦制圖等,體現出設計靈感和理念的來源。僅限印刷材料(不接受CD或大于A3作品)
PS:關于申請本課程動機的說明(不超過一頁A4紙的內容)
CV:簡歷需包括你的個人詳細信息,學術成就,專業經驗(任何工作經驗)
作品應以電子格式遞交,文件格式以能在Mac OSX上可讀的PDF, JPEG, SWF, DCR或 QuickTime形式。 至多不超過30張,每個文檔不能大于10MB。
以上學術和作品要求僅供參考,所有學術和作品是否能被RMIT通過,最終以RMIT官方所發布學生的(OFFER)錄取通知書為準!
本文部分文字轉載改編自“時界”所發布微文《世界頂級設計院校讀書(四) 》,旨在與大家分享設計學生在RMIT的學習生活。
聽了課程的介紹,是不是又心動了?想要了解更多入學要求和申請方面的問題,歡迎咨詢咨詢師。
電話: 400-010-8000 ,郵箱: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