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strike id="jbj1b"><i id="jbj1b"><del id="jbj1b"></del></i></strike>
<strike id="jbj1b"></strike>
<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span>
<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
<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strike id="jbj1b"></strike>
<strike id="jbj1b"><dl id="jbj1b"><del id="jbj1b"></del></dl></strike>
<span id="jbj1b"><noframes id="jbj1b"><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video id="jbj1b"><strike id="jbj1b"></strike></video></span>
<ruby id="jbj1b"></ruby>
<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span>
<span id="jbj1b"><video id="jbj1b"><strike id="jbj1b"></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jbj1b"></strike>
<span id="jbj1b"><video id="jbj1b"></video></span><strike id="jbj1b"></strike>
<th id="jbj1b"><video id="jbj1b"><ruby id="jbj1b"></ruby></video></th><span id="jbj1b"><dl id="jbj1b"></dl></span>
省份
  • 2025年自學考試倒計時
    2025,10,25
  • 2025年自學考試倒計時
    2025,10,25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自考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2022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重要考點匯總

2023-08-1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學考試造就和選拔德才兼備的專門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考點整理

一、名詞解釋

1、吳歌:指《樂府詩集o清商曲辭》所收主要產生于長江下游以建業為中心一帶地區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現存吳歌多為女子的吟唱,生動而集中地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渴望與堅貞,相思的歡樂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悶,以及對男子負心的怨恨等種種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感情和復雜的心態。

2、西曲:指《樂府詩集o清商曲辭》所收主要產生于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以江陵為中心地區,包括其周圍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142首。西曲多寫商人婦的相思離別和勞動者的愛情生活,題材較吳歌略寬,風格也更明快。

3、《敇勒歌》:樂府雜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辭系從鮮卑語譯出。北齊高歡為周軍所敗,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勵士氣。這首歌辭歌唱了草原的遼闊和牛羊的繁盛。風格異常雄渾樸質,不愧為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二、論述題

1、試分別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內容?

參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數表現男女戀情。吳歌和西曲因產生的地域不同,情調和風格略有不同(見基本知識部分)。北朝民歌雖數量不多,題材卻比較廣泛。主要有四方面內容:一是描寫北方的壯麗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現了北方民族粗獷豪邁的個性和豪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頻繁的戰爭以及由此給人民帶來的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愛情婚姻生活。

2、試比較南北朝民歌的藝術風格?

參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為五言四句。語言清新自然,在語言上最大的特色是運用雙關隱語,不僅使語言活潑流暢,而且使情思的表達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語言質樸剛健,風格粗獷豪放,自然清新,多雜言格式而以五言為主。

3、說說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類保存情況?

參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樂府詩集o清商曲辭》里,主要有吳歌、西曲兩類,還有數量極少的神弦歌。此外《雜曲歌辭》、《雜歌謠詞》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樂府詩集o橫吹曲辭》的《梁鼓角橫吹曲》里。多數為北魏、北齊、北周時期的作品,傳入南朝,初梁代的樂府機關保留下來。

4、試簡析《西洲曲》的內容和藝術特點?

參考答案:《西洲曲》是樂府《雜曲歌辭》里的一篇。南朝無名氏作,為五言體。因首句“憶梅下西洲”,故名。原為長江流域的民歌,后經過文人的加工。內容描寫一個少女懷念久別情人的心理。作品通過帶季節特征的人物活動的變換,層層遞進地表現了一位少女從春到秋對遠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語言優美,筆觸細膩,情思纏綿悱惻,頂真和雙關語的運用是其手法上的顯著特點。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轉韻,流利宛轉,聲情和諧。《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的最優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

5、試簡析《木蘭詩》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

參考答案:《木蘭詩》是北朝樂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講述了一位叫木蘭的女子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立功之后不慕富貴退居鄉里的故事。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藝術形象,她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藝術上的成就:一是富于傳奇色彩,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范例;二是出色地運用了民歌常用的復疊、鋪陳排比等藝術技巧,比喻、對偶、反襯、頂真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藝術效果;三是筆墨凝練,繁簡得宜,句式以五言為主,雜以七言、九言,錯落有致,聲韻鏗鏘,富有音樂美。

中國古代文學史考點

李煜

1.李煜(937—978),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世稱李后主。

2.詞分兩期前期:寫宮廷生活,詞作華麗,感情純真;

后期:側重內心感情的表白,和國破家亡的泣血之恨,如:《虞美人》。

3.作品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馮延巳

1.馮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有《陽春集》,存詞九十余首,詞作數量居五代詞之首。

2.寫女子的閨怨,并且展開一些具體情節,卻不為閨情或具體人事所限,完全是一種雅致的情調。詞數居五代之首,重觸景生情,詞風雅麗,深婉蘊藉。

3.作品如下: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模擬試題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 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女媧煉石補天的神話,較早的記載見于

A.《淮南子·覽冥訓》 B.《尚書·堯典》C.《山海經·海內經》 D.《禮記·郊特牲》

2.最早提出“孔子刪經”說的是

A.王逸 B.司馬遷 C.班固 D.韓愈

3.我國古代第一部歷史文集是

A.《周易》 B.《春秋》 C.《尚書》D.《逸周書》

4.《左傳》是一部

A.國別史 B.通史 C.斷代史 D.編年史

5.整理編訂《戰國策》并定為現名的人是

A.西晉陸機 B.東漢王充 C.西漢劉歆 D.西漢劉向

6.《論語》編纂成書,最早也當在

A.春秋中期 B.戰國中期 C.春秋戰國之際 D.戰國后期

7.《墨子》思想的核心是

A.王道和仁政 B.兼愛和非攻 C.無為而治 D.隆禮重刑

8.《五蠹》一文出自

A.《韓非子》 B.《荀子》 C.《墨子》 D.《呂氏春秋》

9.《呂氏春秋》向來被認為是

A.雜家著作 B.陰陽家著作 C.道家著作 D.儒家著作

10.《鹽鐵論》的作者是

A.桓寬 B.桓譚 C.楊惲 D.秦嘉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