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土地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考試計劃
2023-11-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四川土地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需掌握現代管理學、經濟學以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具備土地調查與規劃、土地制度與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產估價等基本技能,能在各級政府或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資源、規劃、建設、農業、房地產等相關領域工作。專業要求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和道德修養,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綜合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土地資源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技能。
點擊進入: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 自考專業基本信息 | |||
|---|---|---|---|
| 專業名稱 | 土地資源管理 | 學科門類 | 管理學 |
| 主考院校 | 四川農業大學 | 專業類別 | 公共管理類 |
| 專業代碼 | 120404 | 課程門數 | 14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總學分 | 72 |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地資源管理學科肩負著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戰略實施培養土地資源管理人才的重任,在自然資源部門統一行使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權責,加強自然資源管理體制、開展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登記、規劃利用、監督監管、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等新形勢下,更加需要高校培養能夠適應新時代行業發展的高級專業人才。
二、學歷層次及規格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土地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的學歷層次為本科,學科門類為管理學,專業類別為公共管理類。
本專業考試計劃規定合格課程門數14門(其中考試課程相關的實踐考核環節部分不單獨計入課程總門數),總學分72學分。
凡按照本專業考試計劃的規定,取得相應課程合格成績且達到規定學分要求,畢業環節和實踐性環節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經審核通過,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試委員會頒發土地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畢業證書,主考學校副署,國家承認學歷。符合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由主考學校按規定授予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水準、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掌握現代管理學、經濟學以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具備土地調查與規劃、土地制度與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產估價等基本技能,能在各級政府或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資源、規劃、建設、農業、房地產等相關領域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和道德修養,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綜合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土地資源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
1.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和道德修養,具有社會責任感;
2.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國內外土地資源管理的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
3.掌握土地調查與規劃、土地測量與地籍管理、土地評估、土地開發經營等基本技能,具有“測、繪、規、估、表、籍”等方面的實際技能;
4.熟悉國家土地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5.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滿足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
6.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專業代碼:120404

五、主要課程說明
1.土地管理概論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講授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內涵、原理、方法及土地管理操作實務與案例分析。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內涵、土地管理原理、土地管理的組成部分與運作以及地籍管理、土地權屬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場管理等知識,為在國土領域的科研教育單位、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工作打好堅實基礎。
2.土地利用規劃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土地利用規劃學產生背景、理論基礎和歷史沿革,系統闡述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詳細規劃和土地利用專項規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土地規劃的相關概念、基本理論、編制方法,使之具有應用現代技術和方法編制土地規劃的能力。
3.土地法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土地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土地所有權制度、使用權制度、土地規劃、耕地保護、土地用途管制、征地制度、土地稅收、土地行政執法、土地監察、土地行政調處與訴訟和土地法律責任等基本土地制度。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土地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能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思考、解決實際土地問題。
4.測量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研究對地球整體及其表面和外層空間中的各種自然和人造物體上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進行采集處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學和技術。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掌握測量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地圖投影、坐標系統、測量誤差等)、測量原理和方法(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測量學基本應用能力(大比例尺數字測圖和建筑工程測量)。同時,熟悉和了解常規測量儀器(全站儀、水準儀、GNSS、激光掃描儀等)的測量原理和操作規范。
5.區域分析與規劃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區域的概念、區域發展、區域研究及與區域規劃的關系,闡述區域規劃的概念、類型、編制方法和程序,明晰區域發展、區域研究和區域規劃的關系,講解區域發展的主要理論、區域發展戰略、區域規劃中的產業發展與布局、土地利用、區域基礎設施、城鎮體系及環境等各項規劃。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區域分析與規劃的有關理論與方法。
6.地理信息系統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應用實例,學習如何采集地理信息、并被存貯在計算機中,數據編輯處理、查詢檢索、分析處理和綜合應用。注重新理論、新方法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利用GIS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進行科學研究的素養。
7.地籍測量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地籍調查與地籍測量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操作。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土地調查與地籍測量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土地管理基礎知識形成土地調查能力、數字地籍圖測量能力、繪制地籍圖能力。
8.土地經濟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土地的基本特征、分類和土地經濟學的研究領域,講授地租、地價和土地市場基本原理、土地權屬轉移、土地收益分配及其與土地利用的關系,分析我國土地經濟現狀和改革借鑒。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
9.土地資源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以土地資源為研究對象,以人地關系為研究主線,學習土地資源發生、演變及其時空分布規律;土地資源組成要素及其不同組合對土地利用的作用;土地資源類型的劃分及其分類;土地資源調查與土地資源評價;土地資源生產力及其人地關系分析;區域土地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等。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土地資源分析、評價和管理的基礎知識體系和實踐技能。
10.國土開發與整治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土地整治的基本理論、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科學體系,內容涵蓋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土地整治與新農村建設、退化土地修復與治理、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土地整治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從事土地整治規劃設計、土地整治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為學生畢業后能勝任相應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
11.不動產估價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不動產估價的內涵,不動產估價的目的和要求,以及不動產各種價值的認識、分析和利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我國不動產估價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不動產估價的范圍、方法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學會對不動產進行評估的多種方法和撰寫不動產估價報告及分析利用不動產估價報告。
12.遙感原理與應用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遙感基本概念、遙感的物理基礎、遙感的成像機理及傳感器特性等理論知識和遙感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遙感圖像幾何特性和光譜特性,具備數據獲取及數據預處理能力;讓學生能夠對不同類型圖像特點進行分析,具備對不同類型圖像選取恰當方法實現數據處理和出圖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3.地籍管理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介紹地籍管理總論、土地分類系統、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地籍調查、土地變更調查、土地分等定級、不動產登記、土地統計和土地信息管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方法,達到熟悉全國土地調查、土地專項調查和土地變更調查、土地分等定級、不動產登記和地籍信息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手段,全面培養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實際操作運用的能力,并學會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地籍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職業素質,3S技術、互聯網+、現代測量技術、智能技術等在地籍管理中的運用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14.全國統一命題考試課程(略)。
15.實踐性學習環節課程(按主考學校要求執行)。
六、實踐性環節學習考核要求
1.含實踐的課程及實踐所占學分:測量學(2)。
2.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
七、其他必要的說明
無。
注意:2025年10月起,考生須按新考試計劃考試。2025年12月,畢業辦理最后一次按照舊考試計劃申辦;2026年1月1日起,考生須按新考試計劃申請畢業。
以上是關于四川自考的相關內容,考生可以作為備考參考,具體以官方公告為準!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自考的相關資訊,如成人自考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四川自考問答頻道。
熱門推薦:
自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當地政策,點擊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