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貴州遵義師范學院專升本專業課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2025-08-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3年貴州遵義師范學院專升本專業課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已發布,應用化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等13個專業對應的考試科目、考試總體要求、參考書及作者、出版社、考試形式等信息均已公布,請報考2023年貴州遵義師范學院專升本的考生參考。

應用化學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考試從三個層次上對考生進行測試,較高層次的要求為“理解”和“掌握”,較低層次的要求為“了解”。“了解”和“理解”是對概念與理論提出的要求,“掌握”是對方法、計算和應用能力的要求。
二、考試科目
《無機及分析化學》
三、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四、考試內容
考試選用的教材是:《無機及分析化學》南京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編寫組編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具體要求:
1.了解氣體和溶液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道爾頓分壓定律及其應用,掌握溶液濃度的表達式,了解稀溶液的依賴性及其應用。
2.可以應用化學熱力學的基本知識來解釋無機化學的一些現象。了解熱力學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了解熱力學第一、二、三定律的基本內容,掌握化學反應標準摩爾焓變化的各種計算方法,掌握化學反應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的計算方法,用吉布斯自由能變化判斷化學反應的方向,了解溫度對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的影響。
3.了解經驗平衡常數與標準平衡常數的區別,掌握不同類型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表達式的書寫和應用,掌握標準平衡常數與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的關系,判斷化學平衡的移動方向,掌握化學平衡的定量計算。
4.熟悉離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和知識。了解酸堿質子理論和水的離解平衡,熟悉共軛酸堿對之間的關系,掌握弱酸弱堿(包括一元和二元)與弱電解質離解平衡的計算,了解同離子效應的作用,掌握緩沖溶液的原理,緩沖溶液pH的計算、選擇和配制,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特點,掌握溶度積法則的應用和計算,分步沉淀的原理,沉淀的溶解和轉化。
5.熟悉氧化還原反應。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用離子電子法平衡氧化還原反應方程,了解電極電勢的概念,掌握原電池的書寫方法,原電池中半反應和全反應的書寫,能利用能斯特方程進行相關計算,掌握電極電勢的應用,理解原電池電動勢與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的關系,了解元素電勢圖及其應用。
6.掌握配合物的組成和命名,通過其穩定常數判斷配合物的穩定性,掌握影響配位平衡的因素及相關計算,了解螯合物的一般性質(配合物的價鍵理論不做要求)。
7.掌握定量分析的基礎知識。了解定量分析的任務和一般步驟,熟悉誤差的來源和分類,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的減少和免除方法,掌握有效數的運算和使用,掌握可疑值的選擇(Q檢驗法)。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如化學計量點、指示劑、終點等,掌握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校準,并計算滴定分析的結果。
8.了解酸堿滴定中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和變色范圍,掌握強酸(堿)、弱酸(堿)的滴定,繪制多元酸(堿)的滴定曲線,選擇酸堿指示劑,熟悉影響跳躍范圍的因素,判斷酸堿滴定的可行性。
9.了解配位滴定中EDTA的解離平衡,EDTA形成絡合物的特性,酸效應和配位效應,掌握金屬指示劑的變色原理,指示劑的封閉性和剛性,熟悉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
10.了解氧化還原滴定常用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碘量法。
五、試題難度分布
低難度題目約占50%,中等難度題目約占30%,高難度題目約占20%。
六、題型及題型分數的分布
(一)題型:
填空題約占20%,單選題約占30%,判斷題約占10%,簡答題約占10%,計算題約占30%。
(二)題型分數的分布
1.氣體和溶液部分約為5分
2.化學熱力學基礎部分約10分
3.化學平衡部分約為10分
4.離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部分約為30分
5.氧化還原反應部分約30分
6.配位化合物部分約為15分
7.定量分析基礎知識部分約為15分
8.酸堿滴定部分約25分
9.配位滴定部分約為5分
10.氧化還原滴定部分約為5分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電路分析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理論應用的能力,全面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電路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科目
本專業專升本入學考試科目為《電路》。
三、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四、考試內容
【基本要求】
《電路》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核心必修課,也是一門基礎課。通過考試,考察考生對于電路分析所用到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理論應用的能力的掌握程度,考察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工程電路中的實際問題能力。
【考試內容】
一、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
1.掌握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關聯與非關聯參考方向的概念以及電功率和能量的相關概念。
2.掌握電阻元件、電感元件、電容元件、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受控源的參數、性質、電壓電流關系以及功率關系。
3.熟練掌握基爾霍夫兩大定律:電壓定律和電流定律。
二、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1.掌握電路的等效變換的概念。
2.熟練掌握電阻的串聯、并聯,電阻的Y型聯結與△聯結的等效變換,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和并聯。
3.熟練掌握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4.掌握輸入電阻的求解方法。
三、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
1.掌握支路電流法。
2.熟練掌握節點電壓法以及網孔電流法。
3.了解回路電流法。
四、電路定理
1.熟練掌握疊加定理。
2.掌握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3.掌握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五、含有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
1.了解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模型
2.了解比例電路的分析。
3.掌握含有理想運算放大器的電路分析。
六、儲能元件
1.掌握電容元件電壓電流之間的動態關系。
2.掌握電感元件電壓電流之間的動態關系。
七、一階電路
1.掌握換路定理。
2.掌握一階電路的輸入響應。
3.掌握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4.掌握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八、相量法
1.掌握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相量和正弦量之間的關系。
3.熟練掌握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理解相量的幾種表示方法。
九、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1.掌握阻抗和導納的基本概念以及電路的相量圖。
2.熟練掌握阻抗和導納的串聯和并聯。
3.掌握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4.掌握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關系。
十、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
1.掌握互感、同名端的概念。
2.了解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
3.掌握理想變壓器電壓的變比關系和電流的變比關系。
十、三相電路
1.掌握三相電路的組成。
2.熟練掌握電壓和電流的相值和線值之間的關系。
3.熟練掌握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4.了解三相電路的功率。
十一、線性動態的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1.了解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2.掌握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3.掌握拉普拉斯反變換的部分分式展開。
五、試卷結構
試卷題型分為單選題、判斷題、簡答題、計算題。小題總量52個,試卷總分為150分。小題數在題型中的分配參考下表。
| 題型 | 單選題 | 判斷題 | 簡答題 | 計算題 |
| 小題數 | 30 | 15 | 5 | 2 |
| 分值 | 60 | 30 | 40 | 20 |
六、參考教材
考試參考教材:《電路》(第五版),邱關源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第5版。
土木工程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土木工程用天然石材、氣凝膠、水泥、混凝土、砂漿、金屬材料、墻體等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設計和應用范圍,土石方工程、樁基礎處理及樁基礎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砌體工程、腳手架工程等施工技術和流水施工組織設計原理、方法,并能靈活運用其相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為下一階段專業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儲備。
二、考試科目
本專業專升本入學考試科目為《土木工程專業綜合》,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
三、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閉卷;考試時間: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其中:《土木工程材料》占49%,《土木工程施工》占51%。
四、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所含知識點、知識點的所屬層次及各章節知識點參考下表:
土木工程材料考試內容及基本要求
| 章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質 | 1.材料的物理性質、與水有關的性質和熱工性質。 | √ | |||
| 2.材料的力學性質。 | √ | ||||
| 3.材料的耐久性。 | √ | ||||
| 第二章天然石材 | 1.巖石的三大類型。 | √ | |||
| 2.常用的天然石材種類。 | √ | ||||
| 第三章氣硬性膠凝材料 | 1.石灰的生產和種類、石灰的硬化與熟化、技術性質與應用。 | √ | |||
| 2.石膏的生產與種類、石膏的凝結與硬化、技術性質與應用。 | √ | ||||
| 第四章水泥 | 1.通用硅酸鹽水泥種類、代號和組分差異。 | √ | |||
| 2.硅酸鹽水泥的礦物組成及特性、凝結與硬化機理、技術要求、腐蝕機理與防護措施、技術性質與應用。 | √ | ||||
| 3.其他通用硅酸鹽水泥主要性能和使用特點。 | √ | ||||
| 第五章普通混凝土 | 1.普通混凝土的組成材料及其技術要求。 | √ | |||
| 2.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術性質、評定方法和各性質影響因素。 | √ | ||||
| 3.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 | √ | ||||
| 第六章建筑砂漿 | 1.建筑砂漿的組成和分類。 | √ | |||
| 2.砌筑砂漿的組成材料和技術性質。 | √ | ||||
| 第八章建筑金屬材料 | 1.鋼材的分類。 | √ | |||
| 2.鋼材的主要技術性能。 | √ | ||||
| 3.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建筑鋼材的分類及其選用。 | √ | ||||
| 第九章墻體材料與屋面材料 | 1.墻體材料分類。 | √ | |||
| 2.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尺寸規格、技術要求、應用。 | √ | ||||
土木工程施工考試內容及基本要求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2章土方工程 | 2.1概述 | 土方工程的內容及施工要求 | √ | |||
| 土的工程分類 | √ | |||||
| 2.3基坑工程 | 土壁支護的方法 | √ | ||||
| 降水的方法 | √ | |||||
| 2.4土方的填筑與壓實 | 土料的選用與處理 | √ | ||||
| 填土的方法與壓實方法 | √ | |||||
| 影響填土壓實質量的因素及其檢查 | √ | |||||
| 第3章樁基礎處理與樁基礎工程 | 3.1概述 | 常用的低級處理方法簡介 | √ | |||
| 樁基礎工程的分類 | √ | |||||
| 3.3混凝土灌注樁施工 |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流程 | √ | ||||
| 第4章砌體工程 | 4.1砌筑砂漿 | 砌筑砂漿的種類 | √ | |||
| 4.2砌體工程的施工要求 | 磚砌體的分類 | √ | ||||
| 磚砌體的施工工藝要點 | √ | |||||
| 磚砌體施工的質量要求 | √ | |||||
| 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施工 | √ | |||||
| 第5章混凝土結構工程 | 5.1模板工程 | 模板的組成和分類 | √ | |||
| 模板的拆除 | √ | |||||
| 5.2鋼筋工程 | 鋼筋的種類 | √ | ||||
| 鋼筋的加工與存放 | √ | |||||
| 鋼筋的連接方式 | √ | |||||
| 鋼筋代換 | √ | |||||
| 5.3混凝土工程 | 混凝土的配料 | √ | ||||
| 混凝土的攪拌 | √ | |||||
| 混凝土的運輸 | √ | |||||
| 混凝土的澆筑成型 | √ | |||||
| 混凝土養護 | √ | |||||
| 第7章腳手架工程 | 7.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構配件 | √ | |||
|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要求 | √ | |||||
| 第13章流水施工原理 | 13.1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 組織施工的基本方式 | √ | |||
| 組織流水施工的主要條件和分類 | √ | |||||
| 13.2流水施工參數 | 工藝參數 | √ | ||||
| 空間參數 | √ | |||||
| 時間參數 | √ | |||||
| 13.3有節奏流水施工 | 全等節拍流水施工 | √ | ||||
| 成倍節拍流水施工 | √ | |||||
五、試卷結構
試卷題型分為選擇、判斷、簡答、計算等,小題總量控制在51個左右,試卷總分為150分。小題數在題型中的分配參考下表:
| 題型 | 選擇題 | 判斷題 | 簡答題 | 計算題 |
| 小題數 | 30個 | 15個 | 4個 | 2個 |
| 分值 | 60分 | 30分 | 40 分 | 20分 |
六、參考教材
1.《土木工程材料》科目考試參考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1版),崔德芹編,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2.《土木工程施工》科目考試參考教材:《土木工程施工》,徐國強、楊紅霞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旅游管理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本考試主要檢測學生對旅游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了解和認識程度,要求學生能正確把握旅游活動和旅游業發展的規律,熟練掌握旅游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理論,能運用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處理旅游業的實際問題,為以后的學習、工作作好知識的鋪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檢驗學生對旅游學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理論的理解掌握情況。
2、檢驗學生是否具備旅游學科基本的學習方法。
3、檢驗學生是否能運用旅游學科基本知識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
二、考試科目
旅游學概論
三、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考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四、考試內容
考試選用教材是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李天元編著的《旅游學概論》(第七版)。考試內容所含各章節、各章節知識點、知識點所屬層次參考下表。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一章旅游活動的歷史分期 | 第一節十九世紀以前的旅行活動 | 原始時代早期的遷徙活動 | √ | ||||
| 人類旅行需求的出現和旅游活動的歷史發展 | √ | ||||||
| 19世紀之前旅行發展的特點 | √ | ||||||
| 第二節近代旅游和旅游業的開端 | 產業革命對近代旅游發展的影響 | √ | |||||
| 旅游發展史上的鐵路時代 | √ | ||||||
| 托馬斯.庫克的活動與旅游業的誕生 | √ | ||||||
| 第三節現代旅游的興起 | 現代旅游的概念 | √ | |||||
| 二戰后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 | √ | ||||||
| 第四節我國旅游業的歷史發展 | 舊中國的旅游 | √ | |||||
| 新中國的旅游 | √ | ||||||
| 第二章認識旅游活動 | 第一節旅游活動的界定 | 旅游活動 | √ | ||||
| 旅游活動的基本特征 | √ | ||||||
| 旅游活動的要素 | √ | ||||||
| “艾斯特”定義 | √ | ||||||
| 第二節旅游活動類型 | 分類依據 | √ | |||||
| 國際旅游 | √ | ||||||
| 國內旅游 | √ | ||||||
| 第三節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 | 普及性 | √ | |||||
| 發展性 | √ | ||||||
| 地理性 | √ | ||||||
| 季節性 | √ | ||||||
| 第四節旅游活動狀況基本測量指標 | 旅游人數方面的指標 | √ | |||||
| 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 √ | ||||||
| 停留天數 | √ | ||||||
| 第三章旅游者 | 第一節旅游者的界定 | 國際聯盟的解釋 | √ | ||||
| 羅馬會議的界定 | √ | ||||||
| 我國的入境旅游統計口徑 | √ | ||||||
| 我國國內旅游統計中的有關界定 | √ | ||||||
| 第二節個人旅游需求的客觀因素 | 足夠的支付能力 | √ | |||||
| 足夠的閑暇時間 | √ | ||||||
| 其他方面的客觀因素 | √ | ||||||
| 第三節決定個人旅游需求的主觀因素 | 旅游動機和個人需求 | √ | |||||
| 旅游動機的基本類型 | √ | ||||||
| 旅游消費者購買動機的影響因素 | √ | ||||||
| 第四節旅游者的類別劃分 | 世界旅游組織對旅行者的分類 | √ | |||||
| 常用的旅游者分類 | √ | ||||||
| 第四章旅游資源 | 第一節認識旅游資源 | 基于需求角度的旅游資源定義 | √ | ||||
| 旅游資源的分類 | √ | ||||||
| 旅游資源的基本特點 | √ | ||||||
| 旅游資源的價值決定 | √ | ||||||
| 第二節旅游資源的開發 | 開發工作的必要性 | √ | |||||
| 開發工作的參與者 | √ | ||||||
| 開發項目的價值評價 | √ | ||||||
| 開發工作的主要內容 | √ | ||||||
| 開發工作的原則 | √ | ||||||
| 旅游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 | √ | ||||||
| 第三節旅游資源的保護 | 保護與開發的辯證關系 | √ | |||||
| 旅游資源被破壞的原因 | √ | ||||||
| 旅游資源保護的原則與措施 | √ | ||||||
| 第五章旅游業 | 第一節旅游業的概念 | 旅游業的概念 | √ | ||||
| 旅游業的構成 | √ | ||||||
| 第二節旅游業在促進旅游活動發展中的作用 | 旅游供給的主要提供者 | √ | |||||
| 溝通供需的橋梁 | √ | ||||||
| 旅游活動的催化劑 | √ | ||||||
| 第三節旅游業的性質與特點 | 旅游業的性質 | √ | |||||
| 旅游業的基本特點 | √ | ||||||
| 第四節旅游業的產品 | 旅游產品的概念 | √ | |||||
| 旅游產品的特點 | √ | ||||||
| 旅游產品的質量 | √ | ||||||
| 實施旅游服務質量管理的基本途徑 | √ | ||||||
| 第六章旅游業中的主要經營部門 | 第一節旅行社行業 | 旅行社的界定 | √ | ||||
| 旅行社的分類 | √ | ||||||
| 旅行社在旅游業中扮演的角色 | √ | ||||||
| 我國旅行社的基本業務 | √ | ||||||
| 第二節飯店與住宿業 | 住宿業的演進 | √ | |||||
| 飯店的分類 | √ | ||||||
| 飯店的等級及其評定工作 | √ | ||||||
| 飯店業中的集團化經營 | √ | ||||||
| 我國飯店業的發展 | √ | ||||||
| 第三節旅游交通 | 旅游交通的定義 | √ | |||||
| 主要的旅行方式 | √ | ||||||
| 我國旅游交通的發展 | √ | ||||||
| 影響旅游者選擇旅行方式的因素 | √ | ||||||
| 第四節旅游景點 | 認識旅游景區 | √ | |||||
| 旅游景區的類別 | √ | ||||||
| 旅游景區長期成功的關鍵 | √ | ||||||
| 第七章政府調控與旅游組織 | 第一節政府對旅游發展的干預 | 政府支持旅游業發展的動機 | √ | ||||
| 政府介入和干預旅游發展的必要性 | √ | ||||||
| 政府對旅游發展行使調控的手段 | √ | ||||||
| 第二節國家旅游組織 | 國家旅游組織的定義 | √ | |||||
| 國家旅游組織的基本職能 | √ | ||||||
| 第三節我國旅游業中的非營利組織 | 旅游行政組織 | √ | |||||
| 旅游行業組織 | √ | ||||||
| 第四節國際旅游組織 | 國際旅游組織的分類與成因 | √ | |||||
| 我國加盟的國際旅游組織 | √ | ||||||
| 第八章旅游市場 | 第一節旅游市場的概念 | 市場的概念與旅游市場 | √ | ||||
| 客源市場的重要性 | √ | ||||||
| 第二節旅游市場細分 | 市場細分的概念 | √ | |||||
| 旅游市場細分的基本方法 | √ | ||||||
| 第三節全球國際旅游市場基本狀況 | 市場規模 | √ | |||||
| 國際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格局 | √ | ||||||
| 全球國際旅游客源的地區分布 | √ | ||||||
| 旅游客流規律與發展趨勢 | √ | ||||||
| 第四節我國的入境旅游市場 | 入境旅游市場的發展與現狀 | √ | |||||
| 主要客源市場 | √ | ||||||
| 關于重點客源市場的選擇 | √ | ||||||
| 我國作為旅游目的地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存在的問題 | √ | ||||||
| 第五節我國的國內旅游市場 | 國內旅游市場的基本特點 | √ | |||||
| 國內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 | √ | ||||||
| 第七節我國居民的出境旅游 | 我國對出境旅游的類型劃分 | √ | |||||
| 我國居民出境旅游的特點 | √ | ||||||
| 出境旅游的發展前景 | √ | ||||||
| 第九章旅游的影響 | 第一節旅游的經濟影響 | 正面作用 | √ | ||||
| 負面影響 | √ | ||||||
| 第二節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的理論依據 | 旅游收入的乘數效應 | √ | |||||
| 旅游乘數的類型 | √ | ||||||
| 影響旅游乘數效應的因素 | √ | ||||||
| 第三節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 | 積極方面的影響 | √ | |||||
| 消極方面的影響 | √ | ||||||
| 正確認識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 | √ | ||||||
| 第四節旅游的環境影響 | 積極方面的影響 | √ | |||||
| 消極方面的影響 | √ | ||||||
| 第五節可持續旅游發展 | 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 √ | |||||
| 可持續旅游的內容 | √ | ||||||
| 實現可持續旅游發展的關鍵 | √ | ||||||
五、試卷結構
試卷共六種題型,其中判斷題15分,單項選擇題20分,填空題20分,名詞解釋20分,簡答題50分,論述題25分,共150分。其中名詞解釋要求對基本概念表述完整、清楚、規范;簡答題不僅要求回答基本知識點,還需簡要闡述對基本知識點的理解;論述題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語言表達清楚、規范。
六、參考教材
李天元編著的《旅游學概論》,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2014年10月第七版,書號:ISBN9787310045969
酒店管理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系統理解飯店管理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掌握飯店管理的基本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達到本科階段學習所需要的素質、知識和能力基本要求。考察學生在系統掌握飯店管理的理論框架基礎上,能夠認識飯店管理活動的各項職能和管理活動的各種規律,并能運用所學方法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
本大綱的考核要求分“識記”“理解”“應用”三個層次,具體含義是:
識記:對本課程有關的名詞、概念和基本知識的正確記憶。
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理解本課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系。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科學地分析和解釋有關現象,運用有關理論說明現實問題。
二、考試科目
飯店管理
三、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考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考試內容
考試選用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鄒益民主編的《飯店管理—理論、方法與技巧》。考試內容所含各章節、各章節知識點、知識點所屬層次參考下表。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一章飯店與飯店集團 | 第一節飯店特征與類型 | 飯店的特征 | √ | ||||
| 飯店的類型 | √ | ||||||
| 飯店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 | ||||||
| 第二節飯店等級劃分與評定 | 飯店等級評定模式 | √ | |||||
| 飯店分級的意義與種類 | √ | ||||||
| 中國星級飯店的評定 | √ | ||||||
| 最佳飯店的評選 | √ | ||||||
| 第三節飯店集團與集團化 | 飯店集團的特征與優勢 | √ | |||||
| 飯店集團的經營方式 | √ | ||||||
| 飯店集團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 √ | ||||||
| 第二章飯店管理基本問題 | 第一節飯店管理目標、職能與方法 | 飯店管理的目標 | √ | ||||
| 飯店管理的職能 | √ | ||||||
| 飯店管理的方法 | √ | ||||||
| 第二節飯店管理的環境、資源與能力 | 飯店宏觀環境 | √ | |||||
| 飯店行業環境 | √ | ||||||
| 飯店自身實力 | √ | ||||||
| 第三節飯店組織和業務體系的設計與經理人的修煉 | 飯店組織的設計 | √ | |||||
| 飯店業務體系的設計 | √ | ||||||
| 飯店經理人的修煉 | √ | ||||||
| 第三章飯店競爭戰略與營銷策略 | 第一節飯店競爭戰略選擇 | 成本領先戰略 | √ | ||||
| 特色經營戰略 | √ | ||||||
| 集中經營戰略 | √ | ||||||
| 第二節飯店市場定位與營銷組合 | 飯店目標市場選擇 | √ | |||||
| 飯店市場形象定位 | √ | ||||||
| 飯店營銷組合決策 | √ | ||||||
| 第三節飯店營銷活動策劃 | 飯店營銷活動策劃原則 | √ | |||||
| 飯店營銷活動策劃程序 | √ | ||||||
| 飯店營銷活動策劃書 | √ | ||||||
| 第四節飯店促銷策略與技巧 | 飯店營業推廣策略 | √ | |||||
| 飯店廣告促銷策略 | √ | ||||||
| 飯店人員推銷的策略與技巧 | √ | ||||||
| 第四章飯店前廳業務與管理 | 第一節飯店客房預定管理 | 客房預定的類別 | √ | ||||
| 客房預定的程序 | √ | ||||||
| 客房預訂的控制 | √ | ||||||
| 第二節飯店前廳服務管理 | 前廳氣氛控制 | √ | |||||
| 前廳入住接待控制 | √ | ||||||
| 前廳對客服務管理 | √ | ||||||
| 第三節飯店客房收益及管理 | 飯店房價的種類 | √ | |||||
| 客房推銷技巧 | √ | ||||||
| 客房收益管理 | √ | ||||||
| 前廳客賬管理 | √ | ||||||
| 第五章飯店客房業務與管理 | 第一節客房設計 | 客房的類型 | √ | ||||
| 客房設計的原則 | √ | ||||||
| 客房設計的基本內容 | √ | ||||||
| 第二節客房服務管理 | 客房服務項目的設計 | √ | |||||
| 客房服務形式的選擇 | √ | ||||||
| 客房清潔工作的控制 | √ | ||||||
| 客房服務常見的問題處理 | √ | ||||||
| 客房的個性化服務 | √ | ||||||
| 第三節客房物資管理 | 客房用品的控制 | √ | |||||
| 客房布件的管理 | √ | ||||||
| 清潔設備與清潔劑 | √ | ||||||
| 第六章飯店餐飲業務與管理 | 第一節飯店餐飲生產管理 | 菜單決策與設計 | √ | ||||
| 餐飲原料采供管理 | √ | ||||||
| 菜肴質量控制與開發 | √ | ||||||
| 第二節飯店餐飲服務與酒水管理 | 餐廳設計 | √ | |||||
| 餐飲服務方式 | √ | ||||||
| 酒水管理 | √ | ||||||
| 第三節飯店宴會產品的設計與控制 | 宴會的特征、類型及趨勢 | √ | |||||
| 宴會的設計 | √ | ||||||
| 宴會產品質量控制 | √ | ||||||
| 第四節飯店餐飲收益管理 | 餐飲促銷策略 | √ | |||||
| 餐飲收入控制 | √ | ||||||
| 餐飲成本控制 | √ | ||||||
| 第七章飯店康樂業務與管理 | 第一節飯店康樂項目的構成 | 康體項目 | √ | ||||
| 娛樂項目 | √ | ||||||
| 保健(消閑)項目 | √ | ||||||
| 第二節飯店康樂項目的設計 | 飯店康體項目設計 | √ | |||||
| 飯店娛樂項目設計 | √ | ||||||
| 飯店保健(消閑)項目設計 | √ | ||||||
| 第三節飯店康樂項目業務管理 | 飯店康樂管理基本要求 | √ | |||||
| 飯店康樂項目營銷管理 | √ | ||||||
| 飯店康樂服務管理 | √ | ||||||
| 第八章飯店安全業務與管理 | 第一節飯店消防管理 | 飯店消防設施與設計 | √ | ||||
| 飯店火災的預防 | √ | ||||||
| 飯店火警的處理 | √ | ||||||
| 第二節飯店治安管理 | 飯店治安管理的特點 | √ | |||||
| 飯店治安管理的原則 | √ | ||||||
| 飯店治安管理的環節 | √ | ||||||
| 第三節飯店意外與突發事件管理 | 飯店顧客傷亡的處理 | √ | |||||
| 飯店顧客違法的處理 | √ | ||||||
| 飯店顧客報失的處理 | √ | ||||||
| 飯店突發事件的處理 | √ | ||||||
| 第九章飯店設備、能源與信息管理 | 第一節飯店設備管理 | 飯店設備管理的特點 | √ | ||||
| 飯店設備的使用、保養與維修 | √ | ||||||
| 飯店設備的更新、改造 | √ | ||||||
| 第二節飯店能源管理 | 飯店能源系統的構成 | √ | |||||
| 飯店能源管理的目標 | √ | ||||||
| 飯店能源管理的內容 | √ | ||||||
| 第三節飯店信息系統管理 | 飯店信息系統的構成 | √ | |||||
| 飯店信息系統的維護 | √ | ||||||
| 飯店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與展望 | √ | ||||||
| 第十章飯店服務質量管理 | 第一節飯店服務質量管理的內容與要求 | 飯店服務質量的構成、屬性與特點 | √ | ||||
| 飯店服務質量管理的內容 | √ | ||||||
| 飯店服務質量管理的要求 | √ | ||||||
| 第二節飯店服務質量控制體系 | 飯店服務設計過程的控制 | √ | |||||
| 飯店服務提供過程的控制 | √ | ||||||
| 飯店服務評價過程的控制 | √ | ||||||
| 第三節飯店服務與管理技巧 | 飯店對客服務技巧 | √ | |||||
| 飯店顧客投訴管理技巧 | √ | ||||||
| 飯店服務質量管理活動 | √ | ||||||
| 第十一章飯店員工快樂工作管理 | 第一節飯店員工快樂工作的管理平臺 | 用人管理機制 | √ | ||||
| 職業生涯管理 | √ | ||||||
| 績效管理體系 | √ | ||||||
| 第二節飯店員工快樂工作的環境氛圍 | 寬松適度的工作空間 | √ | |||||
| 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 | √ | ||||||
| 友好溫馨的人際關系 | √ | ||||||
| 第三節飯店員工快樂工作的心態管理 | 正確的認知 | √ | |||||
| 快樂的感情 | √ | ||||||
| 積極的態度 | √ | ||||||
| 第十二章飯店經營效益管理 | 第一節飯店社會效益管理 | 飯店政府關系管理 | √ | ||||
| 飯店媒體關系管理 | √ | ||||||
| 飯店社區關系管理 | √ | ||||||
| 第二節飯店環境效益管理 | 創建綠色飯店的理論基礎 | √ | |||||
| 創建綠色飯店的基本原則 | √ | ||||||
| 創建綠色飯店的基本措施 | √ | ||||||
| 第三節飯店經濟效益管理 | 飯店的財務預算 | √ | |||||
| 飯店的財務控制 | √ | ||||||
| 飯店的財務分析 | √ | ||||||
五、試卷結構
試卷共六種題型,其中判斷題15分,單項選擇題20分,填空題20分,名詞解釋20分,簡答題50分,論述題25分,共150分。其中名詞解釋要求對基本概念表述完整、清楚、規范;簡答題不僅要求回答基本知識點,還需簡要闡述對基本知識點的理解;論述題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語言表達清楚、規范。
六、參考教材
鄒益民主編的《飯店管理—理論、方法與技巧》,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第1版,書號:ISBN9787040285369
秘書學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較為系統地掌握秘書學專業相關的基本概念、理論、方法,并且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分析問題,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底,能夠進行主要文體寫作。
二、考試科目
秘書學、應用寫作
三、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四、考試內容
要求考生掌握秘書工作的主要內容、秘書工作的性質、特點和作用,認識秘書工作的意義,了解科學決策的原則和程序以及宏觀管理的主要內容,掌握秘書工作的原則和基本要求。考試內容所含各章節知識點參考如下:
第一章秘書學
1.我國秘書學的產生和發展
2.秘書學的研究對象、基本內容和學科性質
3.秘書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
重點、難點:秘書學的研究對象,秘書學的學科體系。
第二章秘書專業
(了解)
第三章秘書的定義和類別
1.秘書的定義
2.秘書的范圍
3.秘書的類型
重點、難點:
1.秘書的定義,秘書的分類;
2.公務秘書和私人秘書的界定。
第四章秘書的社會地位和行業特點
1.秘書的社會地位
2.秘書的行業特點
重點、難點:秘書的社會地位
第五章我國的秘書機構
1.秘書機構的設置原則
2.典型的秘書機構——辦公廳(室)
3.其他秘書機構
4.秘書機構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我國秘書機構設置的原則,辦公廳(室)的基本職能和具體職責。
第六章領導和領導工作
1.領導和領導工作的概念
2.領導的基本職能——決策
3.領導的一般職能——宏觀管理
重點、難點:科學決策的程序和原則、宏觀管理的內容和原則。
第七章秘書工作的內容
1.秘書工作的界定
2.領導決策服務
3.秘書常規業務
4.機關日常事務
重點、難點:
1.秘書工作的界定;
2.秘書工作內容的變化和外延的模糊性
第八章秘書工作的性質、特點和作用
1.秘書工作的性質
2.秘書工作的特點
3.秘書工作的作用
重點、難點:
如何看待有關秘書工作性質的不同觀點。
第九章秘書工作的宗旨、原則和基本要求
1.秘書工作的宗旨
2.秘書工作的原則
3.秘書工作的基本要求
重點、難點:秘書工作的原則和基本要求。
第十章秘書工作方法
1.秘書工作方法概述
2.秘書一般工作方法
3.秘書特殊工作方法
重點、難點:秘書特殊工作方法。
第十一章秘書工作的管理
1.秘書工作管理的一般原理
2.秘書人員的管理
3.秘書工作的制度建設
4.辦公室主任的工作藝術
重點、難點:評價秘書工作的標準,目標管理原理在秘書工作管理中的應用。
第十二章秘書的思想品德
1.秘書的政治素質
2.秘書的職業道德
3.秘書的作風修養
重點、難點:秘書職業道德的內容,秘書應該養成的工作作風。
第十三章秘書的知識和能力
1.秘書的知識結構
2.秘書的能力結構
重點、難點:知識與能力的關系以及能力如何形成的問題。
第十四章秘書的個性心理
1.秘書的興趣
2.秘書的情感
3.秘書的意志
4.秘書的氣質
5.秘書的性格
重點、難點:個性心理的各個要素及其對秘書工作的影響。
第十五章秘書的人際關系
1.人際關系概述
2.秘書與領導的關系
3.秘書與其他人的關系
重點、難點:如何處好人際關系,秘書如何與領導處好關系。
五、試卷結構
(一)單項選擇題單選
(二)多項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
(四)案例分析
(五)應用寫作
六、參考教材
《秘書學概論》,楊樹森主編,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第3版
物流管理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考試內容以物流管理活動為主線,圍繞物流管理活動中的運輸、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庫存、第三方物流、國際物流、電子商務及相關技術保障和環境措施等內容展開,要求學生具備堅實的現代物流管理的理論基礎,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理論與技術方法,熟練應用物流管理工具開展現代商務活動。考試以現代物流管理相關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應用性以及對各章節知識要點的扎實掌握。
二、考試科目
《物流管理概論》
三、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 150分鐘。
四、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所含知識點,知識點的所屬層次及各章節知識點參考下表: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一章物流概述 | 1.1商流與物流 | 商流與物流的含義、關系、商物分離的表現形式 | √ | |||
| 1.2物流概念 | 物流概念的演進和發展、物流活動的構成、現代物流的主要特征等 | √ | ||||
| 1.3物流學科 | 物流學科的主要內容、基本屬性等 | √ | ||||
| 1.4物流的分類和行業組成 | 物流的分類、行業組成、現代物流發展的重大意義 | √ | ||||
| 第二章運輸 | 2.1運輸概述 | 運輸的概念、地位、作用等 | √ | |||
| 2.2運輸方式 | 鐵、公、水、空、管等運輸方式 | √ | ||||
| 2.3運輸合理化 | 不合理運輸的表現、運輸合理化途徑及影響因素 | √ | ||||
| 2.4運輸技術 | 集裝箱運輸、地下物流、高速鐵路運輸等 | √ | ||||
| 第三章儲存保管 | 3.1儲存保管概述 | 儲存保管的概念、作用及庫存量的控制 | √ | |||
| 3.2倉庫與物流中心 | 倉庫的概念、分類、主要作業及設計原理 | √ | ||||
| 3.3儲存保管合理化 | 儲存保管合理化標志和實施要點 | √ | ||||
| 3.4儲存保管技術 | 自動化倉庫技術、貨架儲存技術、堆碼苫墊技術、盤點技術、溫濕度控制技術 | √ | ||||
| 第四章包裝 | 4.1包裝概述 | 包裝的概念、地位、功能、分類等 | √ | |||
| 4.2包裝技術與包裝標志 | 包裝技術、標志與包裝合理化 | √ | ||||
| 第五章裝卸搬運 | 5.1裝卸搬運概述 | 裝卸搬運的概念、作用、特點和方式 | √ | |||
| 5.2裝卸搬運技術 | 起重技術、連續輸送技術、散裝裝卸技術等 | √ | ||||
| 5.3裝卸搬運合理化 | 裝卸搬運合理化措施及設備的投資分析 | √ | ||||
| 第六章流通加工 | 6.1流通加工概述 | 流通加工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 √ | |||
| 6.2流通加工技術 | 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流通加工 | √ | ||||
| 6.3流通加工合理化 | 不合理流通加工的主要形式、合理化的主要措施等 | √ | ||||
| 第七章物流信息 | 7.1物流信息概述 | 物流信息的概念、功能和特征 | √ | |||
| 7.2物流信息技術 | 自動識別系統、EOS、EDI、POS、GIS、GPS | √ | ||||
| 第八章配送 | 8.1配送的概念及類型 | 配送的概念、特點、類型和作用 | √ | |||
| 8.2配送的作業程序 | 配送的基本環節和工藝流程 | √ | ||||
| 8.3配送中心概述 | 配送中心的概念、功能和內部結構 | √ | ||||
| 第九章第三方物流 | 9.1第三方物流概述 |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特征、作用 | √ | |||
| 9.2第三方物流的運作模式 | 第三方物流的典型運作模式及合作經營方式 | √ | ||||
| 9.3物流外包 | 物流外包決策和運作 | √ | ||||
| 9.4第四方物流 | 第四方物流的定義、特征及運營方式 | √ | ||||
| 第十章國際物流 | 10.1國際物流概述 | 國際物流的含義和貿易術語 | √ | |||
| 10.2國際海洋運輸 | 國際海運概述及船貨的基礎知識 | √ | ||||
| 10.3國際貨物的其他運輸方式 | 集裝箱運輸及國際航空運輸概況 | √ | ||||
| 第十一章電子商務與物流 | 11.1概述 | 電子商務物流概念、產生背景 | √ | |||
| 11.2電子商務與物流 | 電子商務應用于物流業的基本模式 | √ | ||||
| 11.3電子商務的物流管理模式 | 電子商務與供應鏈 | √ | ||||
| 第十二章物流的相關法律法規 | 12.1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概述 |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的淵源、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概述 | √ | |||
| 12.2海上貨物運輸國際公約和慣例 | 《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漢堡規則》、《鹿特丹規則》主要內容 | √ | ||||
| 12.3提單與海運單相關法律制度 | 提單的概念、分類、內容及提單的簽發 | √ | ||||
| 12.4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訂立和解約 |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訂立和解除 | √ | ||||
| 12.5國際海上貨物運輸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 承運人的基本權利、義務和賠償責任 | √ | ||||
| 12.6航次租船合同 | 航次租船合同主要內容及簽發提單 | √ | ||||
| 12.7多式聯運合同 | 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責任期間和責任形式 | √ | ||||
| 12.8鐵路貨物運輸合同 | 承運人、托運人及收貨人的權力、義務和責任 | √ | ||||
| 12.9航空貨物運輸合同 | 運輸憑證,托運人、收貨人和承運人的權力、義務、責任 | √ | ||||
五、試卷結構
試卷題型分為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計算分析題等,小題總量控制在51個左右,試卷總分為150分。小題數在題型中的分配參考下表:
| 題型 | 選擇題 | 判斷題 | 名詞解釋 | 簡答題 | 計算分析題 |
| 小題數 | 15個 | 10個 | 4個 | 4個 | 2個 |
| 分值 | 30分 | 20分 | 20分 | 40 分 | 40分 |
六、參考教材
《物流管理概論》(第一版),張榮,支海宇,劉秀英,姚雷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對食品專業有基本的了解,全面、系統地掌握食品營養與食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測定原理與方法,并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般食品營養與食品分析中實際的問題。
二、考試科目
《食品營養與分析》
二、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三、考試內容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由周才瓊主編《食品營養學》第2版(中國計量出版社)、張小鶯、殷文政主編的《食品安全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李和生主編《食品分析》(科學出版社)考試內容所含知識點,知識點的所屬層次及各章節知識點參考下表。
食品營養與分析考試內容及基本要求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一章宏量營養素 | 1.1蛋白質 | 蛋白質的生理作用、蛋白質的互補作用、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評價、必需氨基酸 | √ | |||
| 1.2碳水化合物 |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膳食纖維 | √ | ||||
| 1.3脂類 | 脂肪的生理作用、類脂 | √ | ||||
| 1.4能量 | 能量分類、基礎代謝的計算、宏量營養素的能量 | √ | ||||
| √ | ||||||
| 1.5水 | 水的生理作用 | √ | ||||
| 第二章微量營養素 | 2.1脂溶性維生素 | 維生素A、D的生理功能及主要食物來源 | √ | |||
| 2.2水溶性維生素 | 維生素B族、維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區別 | √ | ||||
| 2.3礦物質 | 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主要食物來源 | √ | ||||
| 第三章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 3.1食物營養價值評價 | 膳食營養攝入量(EAR、RDI、UL)、營養素密度及營養質量指數的計算 | √ | |||
| 3.2谷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 谷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 | √ | ||||
| 3.3豆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 豆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 | √ | ||||
| 3.4動物性食品的營養價值 | 畜禽肉的主要營養成分及特點 | √ | ||||
| 魚肉的主要營養成分 | √ | |||||
| 蛋類的主要營養成分 | √ | |||||
| 第四章社區營養 | 4.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 核心指南、中國居民膳食寶塔 | √ | |||
| 4.2營養與疾病 | 慢性病(糖尿病、痛風、肥胖等)膳食要點 | √ | ||||
| 4.3.特殊人群膳食指南 | 嬰兒期、孕婦、老年人膳食指南 | √ | ||||
| 幼兒、素食人群膳食指南 | √ | |||||
| 第五章食品安全 | 5.1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 | 生物及化學污染因素 | √ | |||
| 物理污染因素 | √ | |||||
| 5.2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 GMP、SSOP的定義及內容 | √ | ||||
| HACCP的核心 | √ | |||||
| 第六章水分和水分活度值的測定 | 6.1概述 | 食品中水分存在的三種形式 | √ | |||
| 6.2水分的測定 | 常見水分含量測定方法中加熱干燥法包括哪幾種方法,每一種方法的原理及適用領域和各自的特點。 | √ | ||||
| 蒸餾法和卡爾費休法的原理和應用范圍 | √ | |||||
| 第七章碳水化合物的測定 | 7.1概述 | 碳水化合物的定義和分類 | √ | |||
| 7.2糖的測定 | 碳水化合物的測定方法 | √ | ||||
| 可溶性糖的提取和澄清的方法 | √ | |||||
| 還原糖的常用測定方法的原理、適用范圍、操作過程、注意事項。 | √ | |||||
| 蔗糖、總糖的各種測定方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 √ | |||||
| 7.3淀粉的測定 | 淀粉測定方法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的原理 | √ | ||||
| 第八章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測定 | 8.1概述 | 蛋白質的來源及各類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換算系數 | √ | |||
| 8.2蛋白質的測定 | 凱氏定氮法 | √ | ||||
| 雙縮脲法和紫外吸收光譜法原理 | √ | |||||
| 8.3氨基酸的測定 | 甲醛滴定法,茚三酮比色法原理 | √ | ||||
| 第九章脂肪及油脂理化指標的測定 | 9.1概述 | 脂肪的特性。脂類的五種提取劑:乙醚、石油醚、醇類、氯仿、氯仿-甲醇混合劑的特點。 | √ | |||
| 9.2脂肪的測定 | 索氏提取法的原理、適用范圍、測量儀器、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 √ | ||||
| 巴布科克氏法和蓋勃氏法、堿性乙醚提取法的測定原理。 | √ | |||||
| 9.3食用油的幾種理化指標的測定 | 油脂的酸價、碘價、過氧化值的定義和測定原理 | √ | ||||
四、試卷結構
試卷題型分為填空、選擇(單項)、判斷、簡答、論述,小題總量在28-36個之間,試卷總分為150分。小題數在題型中的分配參考下表:
| 題型 | 選擇題 | 填空題 | 判斷題 | 簡答題 | 論述題 |
| 小題數 | 8-10個 | 10-15個 | 8-10個 | 4-6個 | 1-2個 |
| 分值 | 24-30分 | 20-30分 | 16-20分 | 40-60分 | 20-40分 |
五、參考教材
1.周才瓊《食品營養學》第2版中國計量出版社
2.貝惠玲《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技術》(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3.李和生,《食品分析》,北京: 科學出版社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環境科學概論的基本概念、專業術語等,能夠用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來判斷、分析具體環境問題,并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闡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二、考試科目
《環境學導論》
三、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四、考試內容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楊志峰、劉靜玲主編的《環境科學概論》(第二版)。考試內容所含知識點,知識點的所屬層次及各章節知識點參考下表。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第1章緒論 | 1.1環境及類型 | 環境的概念及類型 | √ | |||
| 環境的特性 | √ | |||||
| 1.2環境科學及其發展 | 環境科學的形成與發展階段 | √ | ||||
| 環境科學研究對象及任務 | √ | |||||
| 1.3環境科學思想與方法論 | 整體性、系統性、綜合性、復雜性 | √ | ||||
| 第2章自然環境 | 2.1地球表層系統 | 表層系統概述、大地女神假說 | √ | |||
| 2.2自然環境的圈層結構 | 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土壤圈、生物圈 | √ | ||||
| 2.3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與信息傳遞 | 物質循環、能量流動與信息傳遞 | √ | ||||
| 2.4自然環境的地帶性規律 | 陸生/水生生態系統分布規律 | √ | ||||
| 第3章人工環境 | 3.1人工環境的類型及特點 | 人工環境的類型/特點 | √ | |||
| 3.2城市環境 | 城市/城市化/城郊過渡帶 | √ | ||||
| 3.3鄉鎮與農村環境 | 鄉鎮環境/鄉鎮企業/人工種植和養殖基地 | √ | ||||
| 3.4水利環境 | 水利工程/生態水利 | √ | ||||
| 3.5交通環境 | 交通路線與環境/綠色交通 | √ | ||||
| 3.6人文環境 | 人文環境特征/名勝古跡的開發與保護 | √ | ||||
| 第4章 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 | 4.1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 人類與環境相互依存 | √ | |||
| 人類發展過程與環境 | √ | |||||
| 人類發展與資源消費的平衡 | √ | |||||
| 4.2人類活動與環境危機 | 環境問題的實質 | √ | ||||
| 污染型環境問題 | √ | |||||
| 資源短缺與耗竭型環境問題 | √ | |||||
| 生態破壞與環境失衡 | √ | |||||
| 4.3環境與人類健康 |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 √ | ||||
| 環境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 √ | |||||
| 居住環境與人體健康 | √ | |||||
| 第5章 全球環境變化 | 5.1全球變暖 | 溫室效應及全球變暖 | √ | |||
| 未來全球變暖的可能情景 | √ | |||||
| 全球變暖的可能影響及協調行動 | √ | |||||
| 5.2臭氧層耗竭 | 臭氧層存在的重要意義 | √ | ||||
| 大氣臭氧層的形成及破壞 | √ | |||||
| 臭氧層耗竭的潛在威脅 | √ | |||||
| 5.3酸雨危害加劇 | 酸雨污染的態勢 | √ | ||||
| 酸雨的形成 | √ | |||||
| 酸雨的危害 | √ | |||||
| 5.4全球生態系統退化 | 森林與濕地萎縮 | √ | ||||
| 生物多樣性減少 | √ | |||||
| 淡水資源匱乏 | √ | |||||
| 土地退化及荒漠化 | √ | |||||
| 5.5環境安全及國際合作 | 環境安全的概念 | √ | ||||
| 環境安全的主要內容 | √ | |||||
| 環境安全的國際合作 | √ | |||||
| 第6章 環境倫理 | 6.1不同環境倫理觀出現的背景及其發展 | 中國古代樸素的“天人合一”觀/馬爾薩斯的“人地矛盾”觀/人類中心論/生物中心論/地球整體論/ 代際均等的倫理觀 | √ | |||
| 6.2環境道德觀 | 樹立正確的自然觀 | √ | ||||
| 6.3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觀 | 可持續發展觀的倫理學核心是公平與和諧 | √ | ||||
| 6.4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 | 人類對待生態環境的6個原則 | √ | ||||
| 6.5可持續發展 | 定義及基本原則 | √ | ||||
| 6.6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 中國的必然選擇 | √ | ||||
| 生態、環境的發展趨勢與面臨的挑戰 | √ | |||||
|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對策 | √ | |||||
| 7.1環境地學的特點、地位與作用 | 環境地學的研究內容及對象 | √ | ||||
| 7.2人類-地球環境復合系統 | 氣候系統與大氣環境 | √ | ||||
| 水環境與海洋環境 | √ | |||||
| 其他圈層的地位與作用 | √ | |||||
| 7.3 人-地環境復合系統的整體性及各圈層間的影響與響應 | 人地環境復合系統的整體性 | √ | ||||
| 各圈層間及圈層內的相互作用 | √ | |||||
| 人文過程的干擾 | √ | |||||
| 第8章環境生態 | 8.1環境生態學的地位和作用 | 環境生態學概念 | √ | |||
| 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 | √ | |||||
| 8.2生態系統理論 | 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 | √ | ||||
| 生態系統層級理論 | √ | |||||
| 生物多樣性 | √ | |||||
| 生態系統演替 | √ | |||||
| 8.3干擾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 干擾類型及其內涵 | √ | ||||
| 干擾與生態系統調控 | √ | |||||
| 8.4恢復生態學理論 | 生態恢復的內涵和特征 | √ | ||||
| 生態系統工程 | √ | |||||
| 8.5生態系統評價與管理 |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評估 | √ | ||||
| 生態系統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 √ | |||||
| 第12章環境監測 | 12.1環境監測的目的和分類 | 環境監測的目的、分類 | √ | |||
| 12.2環境監測的要求和特點 | 環境監測的要求、特點 | √ | ||||
| 12.3環境監測標準與指標 | 環境監測標準 | √ | ||||
| 環境監測指標 | √ | |||||
| 12.4環境監測方案的制定 | 地面水質監測方案的制定 | √ | ||||
| 大氣污染監測方案的制定 | √ | |||||
| 土壤污染監測方案的制定 | √ | |||||
| 12.5環境監測技術 | 樣品預處理技術 | √ | ||||
| 污染物的測試技術 | √ | |||||
| 12.6環境遙感監測技術 | 遙感技術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優勢 | √ | ||||
| 環境遙感監測方法 | √ | |||||
| 第15章環境污染控制 | 15.1環境污染控制目標 | 環境污染及其特征 | √ | |||
| 環境污染控制的目標 | √ | |||||
| 15.2環境污染控制類型 | 濃度控制與總量控制 | √ | ||||
| 末端控制與全過程控制 | √ | |||||
| 分散控制與集中控制 | √ | |||||
| 15.3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對策 | 水環境污染控制 | √ | ||||
| 大氣環境污染控制 | √ | |||||
| 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 | √ | |||||
| 土壤環境污染控制 | √ | |||||
| 其他物理性污染控制 | √ | |||||
五、試卷結構
試卷題型分為填空、選擇(單項)、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小題總量在25—35個之間,試卷總分為150分。小題數在題型中的分配參考下表:
| 題型 | 填空題 | 選擇題 | 名詞解釋 | 簡答題 | 論述題 |
| 小題數 | 8-10 個 | 8-10 個 | 4-6 個 | 3-4 個 | 2-3個 |
| 分值 | 16-20分 | 24-30分 | 20-30分 | 30-40分 | 30-45分 |
六、參考教材
1、劉培桐環境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曲向榮 環境學概論,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園藝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園藝學概論的基本概念、園藝生產上的基本規律與理論,主要園藝作物生長發育規律、產量形成規律、品質形成規律及其對環境條件的基本要求和實現園藝作物的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而采用的主要農業生產技術措施,并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闡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二、考試科目
《園藝學概論》
二、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
三、考試內容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程智慧主編的《園藝學概論》(第二版)。考試內容所含知識點,知識點的所屬層次及各章節知識點參考下表。
園藝學概論考試內容及基本要求
| 章 | 節 | 知識點 | 層次要求 |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應用 | ||||
| 緒論 | 1.園藝產品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 | 園藝學的基本定義 | √ | ||||
| 園藝生產的意義 | √ | ||||||
| 我國園藝生產的優勢、弱點及發展趨勢 | √ | ||||||
| 2.園藝生產的意義 | 我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 √ | |||||
| 我國傳統的精耕細作生產技術 | √ | ||||||
| 現代園藝學的形成 | √ | ||||||
| 3.園藝的歷史和發展勢 | 園藝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 √ | |||||
| 第一章園藝植物分類 | 1.1植物學分類 | 植物分類學的意義 | √ | ||||
| 植物分類系統的排列級次、拉丁文名稱組成 | √ | ||||||
| 重要園藝植物所述植物學上的科 | √ | ||||||
| 1.2栽培學分類 | 果樹、蔬菜及觀賞植物的栽培學分類系統 | √ | |||||
| 各種分類方法 | √ | ||||||
| 果樹和蔬菜栽培學分類方法,以及常見果樹、蔬菜及觀賞植物按產品器官分類的歸屬。 | √ | ||||||
| 1.3生態學分類 | 果樹、蔬菜及觀賞植物的主要分類方法 | √ | |||||
| 生態學分類的依據 | √ | ||||||
| 第二章園藝植物生物學 | 2.1園藝植物的器官形態與結構 | 園藝植物的基本形態特征 | √ | ||||
| 營養生長規律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 √ | ||||||
| 種子的構造;根的變態及形成、根的生長條件;芽的特性、莖的功能、莖的形態和變態、莖的生長特性;葉的功能、類型及變態、葉幕的形成。 | √ | ||||||
| 2.2園藝植物的生長發育 | 根、莖、葉、花的發育;園藝植物各器官的生長相關性;園藝植物的年生長周期和晝夜生長周期 | √ | |||||
| 花芽分化的調控措施、果樹落花落果的原因;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童期,多年生木本園藝植物的物候期 | √ | ||||||
| 花芽分化的機制、園藝植物生殖生長過程,熟悉花的組成部分、果實品質形成的要素,掌握花芽分化的概念及類型;園藝植物結果習性、授粉類型以及果實的類型和生長動態,明晰花芽分化的調控措施、果樹落花落果的原因;園藝植物的生命周期與年生長周期 | √ | ||||||
| 2.3園藝植物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 按溫度需要不同園藝植物的分類,并能舉出其代表植物;陽生、陰生及中生植物的概念及代表植物;陽生、陰生及中生植物的概念及代表植物 | √ | |||||
| 園藝植物高低溫障礙的原因及克服辦法;光周期的概念 | √ | ||||||
| 第三章園藝植物種質資源及育種途徑 | 3.1園藝植物種質資源 | 種質資源的概念、特性和良種的作用;園藝植物種質資源的管理以及品種改良技術 | √ | ||||
| 種質資源的概念和特性 | √ | ||||||
| 3.2園藝植物的育種途徑 | 引種、選種的意義,熟悉其原理和程序;雜交育種的意義,熟悉雜交育種的方式、方法和程序;雜種優勢利用的原理,熟悉選育雜交種品種的一般程序;誘變育種、倍性育種、基因工程育種的意義和特點 | √ | |||||
| 明晰園藝植物的繁殖習性及其相應的選擇方法;生產雜種種子的途徑;誘變育種、倍性育種、基因工程育種的方法 | √ | ||||||
| 引種、選擇育種、芽變選種的概念,選擇育種和芽變選種的程序;有性繁殖植物兩種基本選擇方法的優缺點;常規育種雜交親本選擇、選配的原則;誘變育種、基因工程育種的概念 | √ | ||||||
| 第四章種植園的規劃和園藝生產設施 | 4.1種植園的規劃 | 種植園的規劃的方法及內容 | √ | ||||
| 果樹樹種和品種的選擇依據;果樹授粉樹的配置方法;菜園選擇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 √ | ||||||
| 4.2園藝生產設施的類型與應用 | 園藝生產設施的類型 | √ | |||||
| 日光溫室的結構與性能;電熱溫床的特點 | √ | ||||||
| 4.3園藝生產配套設施與機械 | 園藝生產配套設施與機械的類型 | √ | |||||
| 園藝作物與田間作業的機械 | √ | ||||||
| 第五章園藝生產基本技術 | 5.1園藝植物種苗及其繁殖技術 | 生繁殖的特點;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嫁接繁殖的原理;扦插繁殖的優點;了解壓條、分株兩種育苗方法的特點,熟悉其繁殖方法 | √ | ||||
| 生產上常用的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影響扦插成活的因素;扦插的種類、技術方法和扦插后的管理措施; | √ | ||||||
| 種子前處理的方法;嫁接的概念和一般方法;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扦插育苗的概念;壓條、分株的概念 | √ | ||||||
| 5.2園藝植物的栽植技術 | 園藝植物的栽植時期、栽植密度的影響因素、常用的栽植方式,熟悉栽植前、中、后各環節的工作 | √ | |||||
| 5.3園藝植物整形與修剪技術 | 園藝植物的生長特性 | √ | |||||
| 園藝植物的整形修剪的作用 | √ | ||||||
| 園藝植物整形修剪的主要方法 | √ | ||||||
| 5.4園藝植物灌水與排水技術 | 園藝植物灌水與排水技術 | √ | |||||
| 園藝植物的灌溉技術 | √ | ||||||
| 園藝植物節水灌溉的措施與排水的主要方式 | √ | ||||||
| 5.5園藝植物的施肥技術 | 常用肥料的種類 | √ | |||||
| 園藝植物施肥的主要時期;園藝植物施肥的主要方法;園藝植物的需肥與施肥特點 | √ | ||||||
| 5.6園藝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 園藝植物的有害生物類型 | √ | |||||
| 園藝植物的有害生物防治的時期、方法 | √ | ||||||
| 有害生物防治的技術――園藝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 | √ | ||||||
| 第六章園藝植物的采收和采后處理技術 | 6.1園藝產品的標準及采收技術 | 園藝產品的標準及采收技術 | √ | ||||
| 園藝產品成熟度的劃分及判定方法 | √ | ||||||
| 6.2園藝產品的商品處理 | 園藝產品的商品處理的流程 | √ | |||||
| 園藝產品預冷的方法 | √ | ||||||
| 6.3園藝產品采后生理及采后病害 | 呼吸強度的概念;園藝產品采后的生理病害及病理病害的概念及特點 | √ | |||||
| 影響呼吸強度的因素 | √ | ||||||
| 6.4園藝產品貯藏技術 | 目前常用的園藝產品貯藏技術方法及特點 | √ | √ | ||||
| 第七章食用園藝植物的栽培技術 | 7.1代表性果樹栽培技術 | 了解主要果樹的類型與品種,植物學的特性,掌握它們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技術。了解桃的品種群,柿的主要類型與品種,獼猴桃的栽培架式 | √ | √ | |||
| 7.2代表性蔬菜栽培技術 | 了解番茄、辣椒、黃瓜、西瓜、菜豆、豌豆、大白菜的類型與品種,植物學的特性,掌握它們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栽培技術要點 | √ | √ | ||||
| 第八章觀賞園藝植物栽培與應用 | 9.1一二年生花卉 | 了解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等各種花卉的代表植物,重點掌握它們的主要類型和品種。掌握球根花卉的分類方法;了解室葉觀葉植物的主要類型;了解木本花卉的主要類型;掌握花壇的概念及類型,了解花卉的應用方式。 | √ | √ | |||
| 9.2宿根花卉 | √ | √ | |||||
| 9.3球根花卉 | √ | √ | |||||
| 9.4室內觀葉植物 | √ | √ | |||||
| 9.5其他觀賞植物 | √ | √ | |||||
四、試卷結構
試卷題型分為填空、選擇(單項)、判斷、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小題總量在32—42個之間,試卷總分為150分。小題數在題型中的分配參考下表:
| 題型 | 填空題 | 選擇題 | 判斷題 | 名詞解釋 | 簡答題 | 論述題 |
| 小題數 | 8-10個 | 8-10個 | 8-10個 | 4-6個 | 3-4個 | 1-2個 |
| 分值 | 16-20分 | 24-30分 | 16-20分 | 20-30分 | 30-40分 | 15-30分 |
五、參考教材
1.程智慧《園藝學概論》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
2.程智慧《園藝學概論》第三版中國農業出版社
舞蹈編導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一)考核和選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具有良好舞蹈基礎和創作潛質的舞蹈領域專業考生。
(二)考核和選拔具有舞蹈編導意識和藝術實踐能力,具備適應國家未來職業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了解舞蹈編導專業的專業特點及一般規律,具有舞蹈編導的基本能力。
(三)通過參加專業考試,建立起基本的舞蹈編導意識和舞蹈編導思維,能夠完成入學之后的實際學習和全面成長。
二、考試科目:舞蹈編導專業技能考試
三、考試形式:專業面試
四、考試內容(滿分150分)
1.基本功(滿分30分):身體基本能力,橫叉、豎叉、下腰,前、旁、后腿的抱、踢動作;跳躍能力;旋轉能力。
2.技術技巧(滿分30):考生可任意選擇古典舞、芭蕾舞、現代舞等技術技巧3-5項自行展示。
3.主題編舞(滿分30):考查考生的舞蹈思維、身體表達、音樂運用、創新創造、綜合呈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采取現場抽題及輪流備考的方式進行,時長2-3分鐘。
4.劇目考試(滿分40):通過劇目(作品)考試有效考查考生的表演能力和綜合素質,時長3分鐘(鼓勵自編作品)。考生按劇目風格著裝,自備MP3模式的音樂伴奏,考場設有手機藍牙播放器。
5.理論面試(滿分20):考查考生的舞蹈基礎知識及綜合文化素養,采取隨機抽題和現場作答的方式進行。參考書目:隆蔭培/徐爾充/歐建平.《舞蹈知識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
音樂表演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本次考試采取專業主科技能現場面試、音樂理論及視唱練耳閉卷筆試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參加音樂表演專升本考試的所有考生以及監考教師需嚴格遵守考試規則進行。
二、考試科目
本次考試由二個部分組成:
1、專業主科技能測試(現場面試):包含聲樂、鋼琴、器樂三個方向
2、音樂理論及視唱練耳筆試:音樂理論(基本樂理、基礎和聲、中外音樂史),視唱練耳(單音聽寫、和聲音程聽寫、和弦性質聽寫、節奏聽寫、旋律聽寫)。
三、考試形式
1、面試+筆試(閉卷):滿分150分,其中,專業主科技能面試75分;音樂理論及視唱練耳筆試75分
2、考試時間:
筆試考試時限:90分鐘
面試考試時限:筆試結束后立即進行專業主科面試,考生按照各自專業在聲樂考場、鋼琴器樂考場兩個考點進行面試。
四、考試內容
1、聲樂演唱方向
考試內容:中外藝術歌曲或詠嘆調(含中外民歌)一首。
考試時長:不超過4分鐘
考核要求:通過對中外歌曲的演唱,檢驗學生的嗓音條件、歌曲演唱技巧;對聲樂作品的理解和作品風格的把握;以及學生演唱作品的完整度。
2、鋼琴演奏方向
考試內容:練習曲、樂曲各一首,中外作品均可,風格不限。
考試時長:兩首考試作品總時長不超過7分鐘。
考核要求:作品需背譜演奏,演奏流暢,能正確把握作品風格并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3、器樂演奏方向
考試內容:練習曲、樂曲各一首(包含民族樂器、西洋管弦樂器,打擊樂器)中外作品均可,風格不限。
考試時長:兩首考試作品總時長不超過7分鐘
考核要求:作品需背譜演奏,演奏流暢,能正確把握作品風格并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4、音樂理論及視唱練耳筆試試卷構成:
(1)視唱練耳聽寫要求:單音(在五線譜上寫出實際音高);和聲音程性質(只要求寫出性質,不要求標記音高);和弦性質(只要求寫出性質,不要求標記音高);節奏聽寫(8小節);旋律聽寫(8至12小節,五線譜一升一降以內,在五線譜上聽記)。
(2)音樂理論使用教材:《基本樂理教程》音樂卷童忠良著上海音樂出版社;基礎和聲、中外音樂史各出版社出版教材均可。
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總體要求
具有良好的體育專業基本素質,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
二、考試科目
100米、鉛球(男子5kg、女子4kg)、立定三級跳遠、800米。
三、考試形式
注明:現場測試(體育教育專業9:00正式開始,直至結束)
四、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及評分標準同貴州省體育高考評分標準,按150分進行折算。
原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MTE1NDc5MQ==&mid=2247557506&idx=1&sn=83873c9b12cf2e76167fda56148eacb2&chksm=c184440af6f3cd1c9908a2c7ed349eb286159c0865aec5119be054ca91bc302b914d8335aa8f&scene=21#wechat_redire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