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嶺南師范學院三二分段專升本《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能綜合》考試大綱
2025-07-3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4年嶺南師范學院三二分段專升本《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能綜合》考試大綱已公布,大綱介紹了考試內容、試題形式等內容,滿分為100分,用時為240分鐘。
嶺南師范學院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試點轉段考核
專業能力考試大綱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能綜合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能綜合考核包括產品硬件設計、產品裝配與檢修、產品軟件設計三個模塊,各部分考核內容如下。
1、產品硬件設計模塊
技能1:電路設計與仿真
運放應用電路設計與仿真,集成功放電路設計與仿真,分立元件設計與仿真。仿真軟件為Multsimu 13及以上版本。
技能2:PCB電路設計
使用Altium Designer 9及以上版本軟件設計PCB電路,包括原理圖繪制、庫元件制作、BOM生成、PCB規則設置、PCB封裝制作、布局、交叉布局、布線、布線完整性檢查、單層板設計、雙層板設計、PCB參數批量修改等。
2、產品裝配與測試模塊
技能1:器件識別與測量
電阻、電容、電感、三極管、場效應等基本元器件的識別。電阻阻值、電容類型及電解電容極性識別和判斷。
電阻阻值測量,三極管引腳識別與放大倍數測量,場效應測量,集成電路引腳識別。
技能2:產品裝配
元器件裝配與焊接,焊接技能、焊接工藝、裝配工藝,0805、1206、SOP等貼片元件拆裝與焊接,裝配圖、接線圖識別。
技能3:產品測試
模擬萬用表、數字萬用表、數字示波器的使用,電子產品基本的測量方法和手段。
產品靜態測試:使用萬用表測電阻、測電壓、測電流。
產品動態測試:使用數字示波器測量電路波形。
技能4:電路故障分析
電路故障現象描述與分析,提出解決方案。
常見的電路檢修方式:電阻法、電壓法、電流法、波形法、干擾法、替換法等。
3、產品軟件設計模塊
技能1:數碼管編程
編程實現2~4個數碼管的動態無閃爍顯示。
技能2:按鍵操作
1-4個開關獨立式按鍵,操作開關可以控制數碼管數字的變換,或控制蜂鳴器做出響應。按鍵操作時還應有去抖功能。
技能3:A/D應用
外擴A/D 8-12bit轉換器,并口或SPI串口,或使用單片機內置A/D轉換器實現模擬-數字轉換,實現電壓、電流信號測量,將測量結果顯示在數碼管或根據測量結果做出I/O控制。
技能4:D/A應用
外擴D/A轉換器,并口或SPI串口,實現數字-模擬信號轉換,輸出信號作用到相應電路后實現某種控制或作用。
技能5:串-并或并-串轉換應用
使用單片機編程,通過控制74HC595實現串-并轉換,或使用DS1302實現日歷功能。
其他說明:
1.單片機默認使用MCS-51或其兼容單片機,考生也可以選擇AVR、STM32等;
2.仿真軟件為Proteus8及以上版本;
3.如需將程序下載在硬件實物,則使用單片機配套下載軟件及工具實現;
4.如需焊接,CPU可以使用獨立核心板,核心板上應僅包含CPU芯片和下載芯片。
(二)試卷結構與樣卷
1、試卷結構
(1)產品硬件設計(40分)
(2)產品裝配與測試(30分)
(3)產品軟件設計(30分)
2、樣卷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能綜合》(實操)
(滿分:100分,用時:240分鐘)
一、題目內容
設計一個放大電路的放大器,放大倍數在3~10倍之間設定,見圖1和圖2所示,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任務要求。
圖1調理電路原理圖
圖2系統原理圖
二、任務要求
(1)完成圖1電路設計并在Multisim或Proteus進行仿真,輸入信號為0.5VDC直流信號,完成后打開示波器仿真波形。(15分)
(2)使用Altium Designer軟件按圖1設計PCB電路,完成單面板布局、布線、規則檢查等。(25分)
(3)按現有元件及電路板完成電路裝配及測試,并將主要測試結果填寫如下表所示。(30分)
所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DDS信號發生器1臺,雙通道數字示波器1臺,31/2數字萬用表1臺。
序號 | 測試對象 | 結果(V) | 備注 |
1 | U2 1腳電壓 | ||
2 | U2 2腳電壓 | ||
3 | U2 1腳波形 | 示波器自動獲取 |
(4)完成圖1電路U2編程,在數碼管中實時顯示測量值,按K1可以切換顯示CH0、CH1測量值。(30分)
(5)芯片器件U1、U2等器件提供pdf附件資料。
六、參考教材
1.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理論綜合,參考書1:《模擬電子技術》(第6版),胡宴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參考書2:《數字電子技術》(第3版),徐麗香,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年16月出版。
2.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技能綜合,參考書1:《單片機應用技術(C語言版)(第二版),田亞娟,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參考書2:《物聯網單片機應用與開發(中級)》,郭書軍,電子工業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