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內科護理大專考試試題
2025-07-2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備考護理考試時,掌握核心知識點是關鍵。內科護理作為成人大專考試的重點科目,涉及的內容既基礎又實用,尤其是臨床常見問題的判斷標準,直接影響后續職業發展。下面結合歷年真題,拆解幾個高頻考點。
高頻考點解析
給氧濃度的判斷標準是臨床護理的基礎操作,正確答案是B選項"病情和血氣檢查"。這說明單純依靠觀察癥狀(如紫紺、呼吸困難)容易誤判,必須通過客觀指標確定治療方案。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過量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樞,這種細節在考試中常被重點考察。
痰液惡臭味與感染類型的關聯性也很重要。厭氧菌感染會導致痰液產生腐爛性臭味,這和綠膿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引發的黃綠色痰液形成對比。考試中常通過癥狀特征反推病因,比如肺癌患者出現金屬音咳嗽,這可能與腫瘤壓迫氣道有關,需要警惕早期診斷。
常見誤區提醒
大咯血患者的護理禁忌容易被忽視。屏氣行為可能加重出血風險,因此正確做法是鼓勵患者輕咳排痰而非強行憋氣。類似地,急性胰腺炎患者需絕對禁食,這與胃潰瘍患者需控制飲食的原理不同,需要區分病理機制。
高血壓危象的臨床表現也值得特別關注。收縮壓超過253mmHg時,除了腦血管痙攣,還可能伴隨心功能衰竭、腎功能損害等多系統表現。考試中常通過數據記憶和癥狀組合來考查理解能力,比如舒張壓≥117mmHg是典型特征。
實戰技巧分享
心肌梗死相關酶學指標的判斷需要記住時間規律。Cpk(肌酸激酶)在發病后4-6小時升高,24小時達峰值,比LDH(乳酸脫氫酶)更早反映心肌損傷。這種時效性知識在考試中常以時間軸形式出現。
肝硬化門脈高壓的表現包括腹水、脾大、側支循環形成等。考試中常通過癥狀組合考查判斷能力,比如大隱靜脈曲張屬于下腔靜脈系統異常,而頸靜脈怒張則提示右心功能不全,需要區分不同病因。
備考建議
護理考試不僅考查理論知識,更注重臨床思維的培養。建議考生通過模擬題強化記憶,比如將"十二指腸潰瘍"與"胃酸分泌增多"建立關聯,或者用"肺癌"對應"金屬音咳嗽"這類典型癥狀。同時注意區分相似病癥,如"心房顫動"與"竇性心律失常"在栓塞風險上的差異。
考試內容看似零散,實則有清晰的邏輯脈絡。掌握核心知識點后,通過大量真題訓練,逐步建立臨床思維框架,才能在考場上從容應對。建議結合教材和歷年真題反復練習,尤其注意易混淆概念的區分,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應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