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專升本小學教育專業考試大綱
2025-07-2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專升本小學教育專業考試大綱已公布,大綱介紹了考試內容和要求、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參考書目、題型示例等內容。
小學教育專業綜合考試大綱
Ⅰ.考試性質與目的
專升本招生考試是針對專科學歷的考生通過廣東省普通高校專升本統一考試從而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就讀的選拔考試。我校將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考試應有較高的信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考試內容
(一)考試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學》。考核要求分為“識記”“理解”“應用”三個層次,具體含義是:
1.識記:能理解有關的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
2.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
3.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參考教材
《教育心理學》夏鳳琴 姜淑梅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第1版
Ⅳ.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導論
一、考核知識點
1.心理的實質、心理學發展的主要派別及思想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4.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和意義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心理活動(心理現象)
(2)心理的實質
(3)心理學發展的主要派別及思想
(4)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理解
(1)教育心理學的基本任務
(2)研究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第二章 學生心理發展理論
一、考核知識點
1.心理一般發展的含義、特征及教育意義
2.學生的認知發展
3.學生的人格發展階段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2)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理論
(3)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4)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2.理解與應用
(1)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意義
(2)用認知發展和人格發展理論理解孩子的言行特征
第三章 學習及學習理論
一、考核知識點
1.學習的概念、作用、特點、分類
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3.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5.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6.教育神經科學與腦科學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學習的特點及分類
(2)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內涵
2.理解與應用
(1)學習的作用
(2)教育神經與腦科學對于學習的意義
第四章 學習動機
一、考核知識點
1.學習動機的含義、構成、功能、分類
2.學習動機的幾個理論
3.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學習動機的含義、構成、功能、分類
(2)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3)強化理論
(4)需要層次理論
(5)成就動機理論
(6)成敗歸因理論
(7)習得性無力感理論
(8)自我效能感理論
2.理解與應用
(1)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第五章 知識的獲得
一、考核知識點
1.知識獲得的種類、條件、方式
2.注意、記憶、觀察、思維、概念及遷移對知識獲得的影響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概念界定:感知覺、注意、記憶、遷移
(2)注意、注意的功能及外部表現
(3)注意的種類、品質
(4)記憶過程分析
2.理解與應用
(1)中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
(2)感知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3)注意規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4)遷移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第六章 學習策略
一、考核知識點
1.學習策略的定義、特征和意義
2.學習策略的分類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學習策略定義
(2)學習策略分類
(3)認知策略
(4)元認知策略
(5)資源管理策略
2.理解與應用
(1)如何引導學生用學習策略學習
第七章 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性的培養
一、考核知識點
1.問題解決的概述和階段
2.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
3.問題解決的策略訓練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問題解決及問題解決的階段
(2)問題解決的策略
(3)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2.理解與應用
問題解決的訓練方法
第八章 技能的學習(次重點章節)
一、考核知識點
1.技能的含義及分類
2.操作技能
3.心智技能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概念界定: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2)技能的特點及分類
(3)操作技能的作用及分類
(4)操作技能的掌握階段
2.理解與應用
(1)操作技能的培訓
(2)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3)心智技能的培養
第九章 品德的形成與培養
一、考核知識點
1.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結構
2.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3.良好品德的培養模式
4.不良品德的矯正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2)道德意識、情感、意志、行為的形成
(3)皮亞杰道德理論
(4)科爾伯格道德理論
2.理解與應用
(1)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
(2)不良品德的矯正方法
第十章 教學設計與評價
一、考核知識點
1.設置教學目標
2.選擇教學策略
3.教學評價的概念、特點、作用、范圍及分類
4.教學評價的方法與技術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3)個別化教學策略
2.理解及應用
(1)不同類型教學策略的區別,選用依據
(2)教學評價的類型及作用
第十一章 教師心理
一、考核知識點
1.教師的角色與特征
2.教師的職業倦怠與心理健康
3.教師的成長和培養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教師角色
(2)教師特征
(3)教師的職業倦怠
(3)教師的心理健康
2.理解與應用
(1)教師的成長階段
(2)專家型教師與新手型教師的差異
(3)專家型教師的培養途徑
V.考核形式及試卷結構
1.本科目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考試時間為150分鐘,全卷滿分200分。
2.試題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一般識記占70%,理解與應用占30%。
3.試題難易占分比例是:易約占30%,中約占50%,難約占20%。
4.本科目考試的題型一般有:單選題、多選題、辨析題(判斷對錯并說明原因)、簡答題、論述題、資料分析題等類型。
Ⅵ. 題型示例(滿分2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25題,共50分)
1.學習生活中最穩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動力是?( )
A.學習動機 B.認知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附屬內驅力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10題,共30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組織策略的是( )
A.畫線B.記筆記
C.列提綱 D.記憶術
三、辨析題(每小題4分,共5題,共20分)
1.羅森塔爾效應體現了教師期待對學生的影響。 ( )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題,共50分)
1. 簡述皮亞杰的心理發展理論。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2題,共30分)
1.用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理論談一談教學與發展的關系。
六、材料分析題 (每題10分,2題,共20分)
小學三年級學生張明和李亮在問題處理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例如,要求他們從一個復雜圖形中辨認出一個簡單的圖形,張明能不受其他線條的影響,立即辨認出來,而李亮則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辨認出來。張明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時常利用個人經驗獨立進行判斷,喜歡用概括與邏輯的方式分析問題,很少受同學與老師的建議影響,而李亮遇到問題時的表現則常常與張明相反,他更愿意傾聽老師和同學們的建議,并以他們的建議作為分析問題的依據。在人際交往中,李亮比張明更善于察言觀色,更關注社會問題。(1)張明和李亮的認知風格有何差異?(2)教師應如何針對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