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蚌埠工商學院專升本《統計學基礎與應用》考試大綱
2025-07-1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4年蚌埠工商學院專升本《統計學基礎與應用》考試大綱已公布,大綱包括了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試卷結構等內容,試卷總分為150分。

2024年專升本《統計學基礎與應用》考試大綱
一、總綱
本大綱適用于:安徽省屬普通高校(以及經過批準舉辦普通高等職業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應屆全日制普通高職(專科)畢業生;安徽省高校畢業的具有普通高職(專科)學歷的退役士兵。考試是國家承認的招收專科學生升入本科階段學習的選拔性考試,旨在考核學生對于本課程是否達到進入本科學習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試需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采用閉卷方式進行。
本大綱旨在規定課程學習和考試的內容和范圍,是實施課程考試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高效學習的綱領性文件,有助于考試標準的規范化和具體化。
本大綱的制定旨在貫徹國家和安徽省的相關要求,依據有關政策文件,根據“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實現培養高級應用性統計人才的目標。本科目考查內容圍繞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應用,主要包括統計學的基本框架、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與顯示、數據特征的描述、抽樣分布與參數估計、相關與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統計指數等。本課程強調課程的基礎性和實踐應用性,考查學生應用統計方法分析和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科考查內容綱要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本課程考試參考書目:《統計學基礎與應用》(第二版),王稼才編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23年。
《統計學基礎與應用》課程是經濟統計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在經濟統計學專業課程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基礎地位和作用。通過對統計學基本理論及描述統計和推斷統計的教學,培養學生能夠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更加深刻地理解統計學的有關基本概念和范疇;掌握并能運用統計基本方法和技術進行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一定的統計分析,并應用該工具為自己所學專業服務,以提高學生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使得學生具備更為扎實和全面的學科素養。具體包括:
1.能力目標
準確、適當地理解有關統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
系統地培養學生養成統計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對社會經問題的數量分析能力;
提高對社會經濟等現象的認識,完成從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從現象到本質的進一步推進。
2.知識目標
掌握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統計學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掌握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與顯示;
掌握統計綜合指標的計算,包括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及標志變異指標;
掌握動態數列分析,包括水平指標和速度指標的計算,現象長期趨勢及季節變動的分析;
掌握抽樣推斷法,能用相關與回歸分析法解決實際問題;
掌握統計指數的編制方法、指數體系的計算及因素分析方法。
3.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能用統計學的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能結合基本統計軟件,能運用描述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經濟數據進行加工處理;
培養能運用推斷統計的理論方法對軟件輸出結果進行簡單的推斷統計分析;
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技能,以適應市場經濟中各類問題的實證研究、科學決策和經營管理的需要。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范圍主要圍繞總論、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綜合指標、動態數列分析、抽樣推斷法、指數分析法和相關與回歸分析法等主要內容展開。具體考查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統計學概述(一般)
了解統計學概念、產生及發展
第二節統計的任務與工作過程(不考)
掌握統計工作的任務及開展統計工作的過程
第三節統計學中常用的基本概念(重點)
掌握統計學中的總體、總體單位、樣本、標志、指標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 統計調查
第一節 統計調查的意義與種類(不考)
了解統計調查的定義、意義及種類
第二節 統計調查方案(重點)
了解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的目的,掌握統計調查方案的內容
第三節 統計調查方法(重點)
掌握統計調查的各種方法及適用情況
第三章 統計整理
第一節 統計整理的意義和步驟(不考)
了解統計整理的概念、內容及程序
第二節 統計分組(重點)
掌握統計分組的概念、作用、種類、分組原則以及方法
第三節 統計分布(一般)
了解常見的幾種統計分布形式
第四節統計資料顯示方法(一般)
了解常見的統計資料顯示方法
第四章 綜合指標
第一節 總量指標(重點)
掌握總量指標的概念、種類
第二節相對指標(重點)
掌握相對指標的概念、種類及計算方法
第三節平均指標(重點)
掌握平均指標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第四節標志變異指標(重點)
掌握標志變異指標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第五章動態數列分析
第一節動態數列概述(一般)
了解動態數列的概念、種類及編制原則
第二節動態數列的水平指標(重點)
掌握動態數列的發展水平、平均發展水平、增長量及平均增長量的計算
第三節動態數列的速度指標(重點)
掌握動態數列的發展速度、平均發展速度、增長速度及平均增長速度的計算
第四節現象長期趨勢變動和季節變動的分析(一般)
掌握動態數列的影響因素
第六章 抽樣推斷法
第一節抽樣推斷法概述(不考)
掌握抽樣推斷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節抽樣誤差計算與分析(重點)
掌握樣本均值和樣本比例的抽樣誤差的計算,并能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
第三節抽樣估計方法(一般)
掌握點估計和區間估計的定義、計算方法及優缺點
第四節抽樣組織形式(了解)
了解抽樣的各種組織形式
第七章 指數分析法
第一節 統計指數概述(一般)
了解指數的基本概念、分類和作用
第二節 統計指數編制方法(重點)
掌握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種形式的編制方法
第三節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方法(一般)
掌握利用指數體系進行因素分析
第八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法
第一節相關分析法(重點)
了解相關分析的意義、種類,掌握相關系數的計算和應用,并能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
第二節回歸分析法(重點)
了解回歸分析的意義,掌握簡單線性回歸方程的建立、應用和分析方法,并能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
第九章 統計技能實訓(不考)
三、試卷結構
分值比例:試卷總分為150分
| 序號 | 題型 | 題量 |
| 1 | 單項選擇題 | 10 |
| 2 | 判斷題 | 15 |
| 3 | 名詞解釋 | 4 |
| 4 | 簡答題 | 4 |
| 5 | 計算題 |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