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肥經濟學院專升本《機械設計基礎》考試大綱
2025-07-1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5年合肥經濟學院專升本《機械設計基礎》考試大綱已公布,本站專升本欄目為安徽專升本學子整理了2025年合肥經濟學院專升本《機械設計基礎》考試大綱,供大家參考!考試大綱內容包含了總綱、考試的內容、考試的要求和試卷的結構等信息,詳細內容見下表。
一、總綱
本綱規定需要學生根據使用需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制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本綱涵蓋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類型、運動特點、功能;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選用及設計計算方法。要求學生掌握包括緒論、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機械的調速和平衡;連接、撓性傳動、嚙合傳動、輪系、軸、軸承、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彈簧等機械結構的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
本大綱由合肥經濟學院負責解釋。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標
按照教學 大綱對授課內容、授課進度、重點與難點、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方面的規范,制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考試大綱。本綱要確定的考試目標由知識與技能要點、考試條目和考試水平三部分組成。“知識與技能要點”考查考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試條目”是“知識與技能要點”內容的細化;考試水平是具體確定所考查的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的考查層次。
本綱要的考試水平分為四個層次:A(識記)、B(理解)、C(掌握)、D(綜合運用)。每一較高層次同時包含其較低層次的考試水平。其具體含義為:
A(識記):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識別和記憶水平,要
求考生能正確地辨別、再認或再現相應的基礎知識,如要求學生能從題目所提供的材料中識別出學過的知識(再認)或者能按題目要求復述學過的知識(再現)。即在記憶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學習成果。例如:“運動副”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除“識 記”的要求外,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與其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V帶傳動的特點及應用。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初 步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所學過的知識及方法解決新情況下出現的簡單問題。例如:平面四桿機構的急回特性。
D(綜合運用):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專業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 能力。要求考生在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具有系統的、靈活的、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齒輪傳動設計參數的選擇。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1.緒論
(1)機器的組成及特征 (考試水平A)
(2)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與一般程序
①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考試水平C)
② 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 (考試水平B)2.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1)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① 運動副的概念及分類 (考試水平B)
② 運動鏈和機構 (考試水平A)
(2)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① 運動副及構件的表示方法(考試水平C)
② 繪制機構運動簡圖的步驟(考試水平B)
(3)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① 平面運動構件的自由度(考試水平C)
②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方法(考試水平C)
③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考試水平B)
④ 計算機構自由度的注意事項(考試水平A)3.平面連桿機構
(1)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
①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考試水平B)
② 平面四桿機構的演化 (考試水平C)
③ 鉸鏈四桿機構中存在曲柄的條件(考試水平C)
(2)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① 壓力角和傳動角 (考試水平B)
② 急回特性 (考試水平C)
③ 死點 (考試水平D)4.凸輪機構
(1)凸輪機構的應用及分類
① 凸輪機構的結構和應用 (考試水平B)
②凸輪機構的分類 (考試水平A)
(2)凸輪機構的運動
① 凸輪機構的運動分析 (考試水平D)
② 常用的從動件運動規律 (考試水平C)5.間歇運動機構
(1)棘輪機構
① 棘輪機構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考試水平A)
② 棘輪機構的特點與應用(考試水平B)
③ 棘輪轉角的調整方法 (考試水平B)
(2)槽輪機構
① 槽輪機構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考試水平C)
② 槽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考試水平B)
(3)其他間歇運動機構 (考試水平B)6.螺紋連接和螺旋傳動
(1)螺紋連接
① 螺紋的類型與特點 (考試水平A)
② 螺紋的主要參數 (考試水平B)
③ 螺紋連接的主要類型及應用(考試水平C)
④ 螺紋連接的預緊與防松 (考試水平B)
⑤ 螺紋連接件的材料和性能(考試水平A)
(2)螺旋運動
① 螺旋運動的基本類型 (考試水平A)
② 滾動螺旋機構 (考試水平A)7.帶傳動
(1)帶傳動的工作原理和類型
① 帶傳動的工作原理 (考試水平A)
② 帶傳動的分類 (考試水平A)
③ V 帶傳動的特點及應用 (考試水平B)
(2)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①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 (考試水平C)
② 帶的彈性滑動與傳動比 (考試水平C)
③ 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考試水平B)
(3)普通V帶和V帶輪的結構
①普通V帶的結構與尺寸 (考試水平A)
② 普通V帶輪的結構 (考試水平A)
③ V 帶傳動的設計 (考試水平D)
(4)同步帶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考試水平A)
(5)帶傳動的張緊和維護
① 帶傳動的張緊 (考試水平C)
② 帶傳動的維護 (考試水平B)8.鏈傳動
(1)鏈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① 鏈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考試水平A)
② 鏈傳動主要類型及其結構(考試水平B)
(2)鏈傳動的失效形式、布置、張緊和潤滑。
① 鏈傳動的失效形式(考試水平A)
② 鏈傳動的布置 (考試水平B)
③ 鏈傳動的張緊 (考試水平C)
④ 鏈傳動的潤滑 (考試水平B)9.齒輪傳動
(1)齒輪傳動的特點及分類
① 齒輪傳動的特點 (考試水平B)
② 齒輪傳動的分類 (考試水平B)
(2)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
① 漸開線的形成和性質 (考試水平B)
② 漸開線齒廓嚙合特點 (考試水平C)
③ 漸開線齒輪的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考試水平B)
(3)漸開線標準直齒輪的嚙合傳動
① 漸開線標準齒輪正確嚙合的條件(考試水平C)
② 漸開線齒輪連續傳動的條件(考試水平C)
③ 漸開線齒輪的標準安裝(考試水平B)
(4)漸開線齒輪的切削加工方法
① 仿形法 (考試水平C)
② 展成法 (考試水平C)
(5)齒輪的根切現象與最少齒數
① 漸開線齒輪的根切現象(考試水平D)
② 漸開線標準齒輪的最少齒數(考試水平C)
(6)變位齒輪的概念和影響。 (考試水平B)
(7)齒輪的失效及齒輪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① 齒輪的失效形式 (考試水平B)
② 齒輪的材料選擇 (考試水平B)
③ 許用應力 (考試水平C)
(8)直齒圓柱齒輪的強度計算及設計準則
① 直齒圓柱齒輪的受力分析(考試水平B)
② 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 (考試水平C)
③ 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 (考試水平C)
④ 齒輪傳動設計參數的選擇(考試水平D)
⑤ 齒輪的結構與精度 (考試水平B)
⑥ 齒輪傳動的設計準則與步驟(考試水平B)
(9)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① 齒廓嚙合的特點 (考試水平C)
② 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 (考試水平B)
③ 正確嚙合的條件 (考試水平C)
(10)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① 直齒圓錐齒輪的特點和應用(考試水平B)
② 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 (考試水平B)
③ 正確嚙合的條件 (考試水平C)10.蝸桿傳動
(1)蝸桿傳動的特點及類型
① 蝸桿傳動的特點 (考試水平B)
② 蝸桿傳動的類型 (考試水平A)
(2)蝸桿傳動的基本參數 (考試水平C)
(3)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材料、結構和潤滑
①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 (考試水平B)
② 蝸桿傳動的材料 (考試水平A)
③ 蝸桿傳動的結構 (考試水平C)
④ 蝸桿傳動的潤滑 (考試水平B)11.齒輪系
(1)概述
① 輪系的應用特點 (考試水平A)
② 齒輪系的分類 (考試水平B)
(2)齒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① 定軸齒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考試水平C)
② 行星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考試水平C)
③ 混合齒輪系傳動比的計算(考試水平B)
(3)齒輪系的應用 (考試水平B)12.軸與軸轂連接
(1)軸的作用和分類
① 軸的作用 (考試水平A)
② 軸的分類 (考試水平B)
(2)軸設計的基本要求及軸的結構設計
① 軸設計的基本要求 (考試水平B)
② 軸的結構設計 (考試水平C)
③ 軸上零件的固定 (考試水平C)
④ 軸的結構工藝性和疲勞強度(考試水平B)
(3)軸的材料選擇 (考試水平C)
(4)鍵連接的分類及結構 (考試水平B)
(5)其他軸轂連接。 (考試水平B)13.軸承
(1)概述
① 軸承的分類 (考試水平A)
② 滾動軸承的結構與分類(考試水平A)
③ 滑動軸承的結構與分類(考試水平A)
(2)滾動軸承的代號
① 前置代號 (考試水平B)
② 基本代號 (考試水平B)
③ 后置代號 (考試水平B)
(3)滾動軸承的類型選擇 (考試水平C)
(4)滾動軸承的設計與使用
① 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考試水平C)
②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考試水平D)
③ 滾動軸承的配合和拆裝(考試水平B)
④ 滾動軸承的潤滑 (考試水平B)
(5)滑動軸承的材料和潤滑
① 滑動軸承軸的材料 (考試水平A)
② 滑動軸承的潤滑 (考試水平B)
③ 軸瓦的結構 (考試水平B)14.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
(1)聯軸器的分類與結構 (考試水平B)
(2)離合器的分類與結構 (考試水平B)
(3)制動器的分類與結構 (考試水平B)15.彈性連接
(1)彈簧的結構與分類 (考試水平B)
(2)油壓減震器的機構和原理(考試水平C)
(3)空氣彈簧的結構與分類(考試水平B)
三、試卷結構、題型、分值與時長說明
1.考試形式與分值:
(1)采用閉卷筆答的方式。
(2)總分為150分
2.考試時長: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3.考試題型:
(1)按考試水平分
考試水平 | A | B | C | D |
百分比 | 20% | 30% | 30% | 20% |
(2)按考試題型分
題型 | 填空題 | 選擇題 | 簡答題 | 計算題 | 分析題 |
百分比 | 10% | 15% | 20% | 25% | 30% |
四、參考書目
1.主要參考教材如下:
徐鋼濤等.《機械設計基礎(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09月.
五、補充說明
總分為150分。考試側重考查考生對專業理論課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時注意考查考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