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綱要各章節必背知識點總結
2023-09-0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近代史綱要相對重要的是政治史,黨的歷史發展以及毛澤東思想的確立,是近代史中的重中之重,學習史綱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以時間或事件為節點,梳理線索與框架,再加以背景、意義等內容分析,不斷完善考點。
考研政治近代史綱要各章節知識點
第一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必要前提、最終目的。
第二章:階級局限性、偉大的革命潛力、不能負擔起反帝反封建的領導重任、軟弱性、改良行不通、必須用革命手段。
第三章:封建帝制、未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民族偉大復興的開始。
第四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群眾運動、馬克思主義傳播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堅強的領導核心、科學的指導思想、明確的奮斗目標、全新的革命方法、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合作的政治基礎、右傾錯誤、無產階級領導權。
第五章: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左”傾錯誤、不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第六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減租減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黨的建設、整風運動、反對主觀主義、毛澤東思想成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共七大。
第七章:解放區土改、實現“耕者有其田”、“五四指示”和《中國土地法大綱》、摧毀中國封建制度根基、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三大法寶。
第八章: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社和主義改造理論、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人民當家做主、社會性質和矛盾變化。
第九章:《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成果、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第十章: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跨世界發展、新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如何才能學好中國近代史綱要
第一,了解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國情。
認清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國情,是認清一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基本依據。所謂基本國情,包括這個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基本特點、面對的中心任務等。
第二,了解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跡、功過是非。
例如,1840年以后,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一次又一次侵略戰爭以及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洪秀全、洪仁玕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奕等與洋務運動;康有為、梁啟超等與戊戌變法;孫中山等與辛亥革命;毛澤東與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鄧小平與改革開放事業的開創,等等。這些歷史事件,有的勝利了、成功了,要把握其勝利的主要原因、成功的基本經驗;有的失敗了,要把握失敗的主要原因以及教訓。相應地,還要把握相關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以及評價。
第三,巧用口訣記憶。近代史科目里會有很多重要的會議需要記憶,每場重要的會議起到什么關鍵性的轉折作用都需要記憶。在沒有任何技巧的情況下去記憶,會感覺特別枯燥,記了又忘。尚德老師會特別用心的整理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訣,方便同學記憶。短短的幾句口訣,就能串聯很多知識點在里面,所以一定要用好這些口訣,幫助自己更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