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報名未參加考試會有什么后果?需要考多少門課程?
2025-08-0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考現在成了很多成年人提升學歷的熱門選擇,但第一次接觸的考生往往對流程不太清楚。最近就有同學問,報名了自考卻沒去考試會怎么樣?到底要考多少門課?這些問題其實挺關鍵的,直接影響到能不能順利畢業。

沒去考試其實挺影響的
報名了自考但沒去考試,后果還真不能小看。首先,這門課的成績直接歸零,相當于白學。有些科目可能需要重考,光是重新報名費就夠心疼的。更麻煩的是,考試時間會拖長,本來一年能拿證的,可能要多花半年甚至一年。
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有些地區會把缺考記錄記進誠信檔案。比如廣東那邊規定,無故缺考兩門以上就會被限制報考次數,往后想報名都得排隊。這就像在考試系統里留下“不良記錄”,以后想轉專業或者申請學位都可能受影響。
最現實的是經濟壓力。每次考試都要交錢,還得多花時間復習。對打工族來說,這相當于額外增加了一筆開銷,畢竟備考期間還得請假。
自考到底要考多少門課?
自考的課程數量一般在11到16門之間,具體得看報的專業。比如漢語言文學可能12門,計算機科學可能15門。不同學校同一專業設置也略有差異,建議多看看各省教育考試院的最**知。
課程分公共課和專業課。公共課包括**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些,英語二也是必考項。專業課就更具體了,像會計要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要學數據結構。有個小技巧,可以先查目標學校的課程設置,再根據自己的基礎安排學習計劃。
想拿學位證的話,除了完成所有課程,還得滿足英語成績要求。有些專業對專業課平均分也有硬性規定,建議提前了解清楚。畢竟畢業證和學位證差別挺大,前者是門檻,后者才是加分項。
自考其實是個長期戰,前期多花點時間了解規則,后期能省不少事。建議報考前多和學長學姐交流,或者關注教育考試院官網,最新政策變動要及時掌握。別覺得考試難度大就退縮,只要按計劃堅持下來,畢業證遲早是你的。








